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得体会:美国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特点及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美国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特点及启示(最新)

心得体会:美国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特点及启示(最新)
基础研究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中央政府承担主要投资职能,但美国仍有一些州政府支持基础研究。

在支持基础研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支持的重点和方式与中央政府并不相同,主要是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个明显差异在于地方政府可以对需求导向研究给予更大支持,甚至超过兴趣导向研究。

少数地方采取设立专门的基础研究计划的方式,多数地方将基础研究作为项目研发活动的一部分,对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资助。

我国地方政府资助基础研究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

严格来讲,地方资助的“基础研究”更接近应用研究。

但在北京和广东等发达省市,一些纯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仍然获得了支持。

总体上,地方基础研究经费规模小,在地方科技经费中的比重也很低。

近几年,北京等发达省市对基础研究的需求有所增加,经费投入有所增长。

但以论文为主要成果的地方基础研究投入效果仍然受到质疑,让基础研究更直接地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呼声更加强烈。

实际上,关于地方支持基础研究的问题始终存在一些疑问。

一是地方政府是否应该支持基础研究;二是如果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与中央政府支持基础研究有何区别;三是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本报告分析了美国地方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情况,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与否并无一定之规,主要取决于当地科技资源条件和科技战略。

在支持基础研究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支持的重点和方式与中央政府并不相同,不能简单复制国家科学基金的做法。

地方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特点
(一)基础研究的公共品属性决定了中央政府承担主要投资职能
基础研究的成果包括论文和数据等,这些成果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获得(即所谓“搭便车”),因此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私人投资者从基础研究中享受的收益远低于社会收益,导致私人投资基础研究的意愿低。

正因如此,基础研究被视为公共品,资助基础研究、弥补市场失灵被视为政府职能。

理论上讲,基础研究成果的公共品属性同样使地方政府对基础研究缺乏积极性。

一个地方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成果无法排除其他地方享有。

从政府职能角度看,地方政府的权力被限定在行政区划范围内,其职责是维护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往往更倾向于取得短期和直接的回报。

所以,无论从经济还是政府职能角度,中央政府都承担了主要的基础研究投资职能。

尽管如此,并不能简单得出地方政府不应该投资基础研究的结论。

从实践中看,至少美国有一些地方政府在支持基础研究。

(二)地方政府对基础研究有投入但经费不多
在美国的基础研究支出中,联邦政府占50%多,州及以下政府占比不到5%。

美国州政府对基础研究是有投入的,有的州还设有专门的基础研究计划,但经费投入并不太多。

根据美国科学基金(NSF)的调查数据,美国51个州中仅有8个州的基础研究支出在1000万美元以上,其中还可能包括联邦政府投入。

此外,还有6个州没有基础研究投入。

可见,美国州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不活跃。

(三)地方政府主要支持以本地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
地方基础研究与国家基础研究定位不同。

国家科学基金通常以支持学科发展和兴趣导向研究为基本特征。

与国家科学基金相比,地方政府在兴趣导向基础研究和需求导向研究之间的选择余地更大。

通常,地方支持基础研究主要以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需求导向研究的比重更大,甚至远超过兴趣导向研究所占的比重。

地方基础研究资助机构的组织方式
从美国实践看,地方政府很少采取科学基金制的方式支持基础研究,通常的支持方式有两种。

一是设立专门的基础研究计划。

二是不予以专门支持,只是将基础研究作为项目研发活动的一部分,对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资助。

(一)设立专门的基础研究计划
美国地方政府以此种方式支持基础研究的情况不多。

如,阿肯萨斯州科学技术署设立了专门的基础研究计划。

科学技术署是该州R&D投入的主要部门,占到州政府R&D投入的48%。

阿肯萨斯州基础研究计划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该计划声明只资助基础研究,不支持有特定产品或发明的市场研究。

但同时又要求申报项目有明确的经济开发潜力。

从其发布的学科指南可以发现,这个计划还支持通信技术、食品科学与技术等应用研究,并非纯粹的基础研究计划。

第二,要求受资助项目是原创性研究,而且对本州的科学技术进步有重大贡献。

第三,资助对象是在本州高校全时工作的科研人员。

第四,对本地科学家争取国家项目,以及年轻科学家的首个研究项目予以支持。

(二)作为一体化项目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美国绝大多数州是由各专业职能部门(如交通部、卫生部和能源署等)资助本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

这些职能部门通常设置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于一体的研究计划。

对项目研究活动的性质不做严格区分。

因此,这种围绕着具体项目开展的研究活动有很强的目标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是紧密联系的。

此外,美国有个别州采取综合科技管理部门(如纽约州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办公室)与专业职能部门分别支持R&D的混合模式。

同样,在综合科技管理部门支持的研发项目中也会有基础研究活动,不设专门的支持计划。

对我国地方基础研究的启示
我国不少省市对基础研究进行专门支持,在基础研究重点的选择和组织方面,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地方支持基础研究可以强调需求导向
地方支持基础研究主要服务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可以更多地支持需求导向研究,其比重可以超过兴趣导向研究的比重。

这一点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很大区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只能以兴趣导向的基础研究为主,需求导向研究占比低。

(二)区分兴趣导向基础研究和需求导向研究的任务定位
两种研究的定位有较大不同。

兴趣导向研究的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支持本地中青年科研人员提升科研能力;二是发展本地优势学科和急需学科。

而需求导
向研究的任务更强调三个方面:第一,支持以解决本地经济社会问题为目标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第二,支持交叉学科和前沿技术领域研究;第三,促进科研人员在产学研合作中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提升科研能力。

(三)对需求导向研究实行差异化的资助方式
对兴趣导向研究和需求导向研究应采取与任务定位相适应的差异化资助方式。

对兴趣导向研究仍采取基础研究管理方式,即按学科发布指南和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程序。

对需求导向研究不能套用传统的基础研究管理方式,至少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作出调整。

第一,确定优先领域,发布问题导向的基金指南。

尤其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共领域(如环境和健康等)和优势学科研究。

第二,设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合作研究计划。

研究议题采取需求方提出、研究者提出、双方共同提出三种方式。

要求采取产学研合作研究的方式,企业部分出资。

第三,与特定机构开展联合资助。

与政府专业职能部门(如卫生、交通、工业等主管部门)联合资助,促进专业知识与科技资源的结合,有利于解决科学研究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

开展与产业界联合资助,但应注意企业机会平等,防止不公平竞争。

第四,专家委员会构成要能体现需求导向。

专家委员会是发现和凝练需求,反映各方关切,体现决策质量的重要环节。

专家委员会的组织方式、来源构成、知识构成等是实现需求导向的重要保障,应增加产业、工程技术、公共机构的专家比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