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研课标说教材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
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单元编写特点、单元编写体例、全册内容结构、单元内容结构和知识联系;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课程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
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交融。
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课标》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而我今天说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处于第二学段,下面以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为依据,我从以四个方面来对本单元内容进行解读(即: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段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数学思考目标: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问题解决目标: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1.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3.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目标: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数学思考目标: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问题解决目标:能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能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
内容标准:根据课程标准,数学学科的内容又可以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
今天我所说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属于数与代数这个领域,不涉及其他的三个领域。
二、说教材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教材。
(一)编写特点本册教材直观形象,图文并茂,它的编写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素材内容新颖、丰富,以信息窗的形式出现,取材于生活“信息窗”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独创的呈现情境与信息的形式。
2、体现知识的生成性,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教材中都有所体现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信息窗”出现后学生们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并确定方向后,就开始进行探究。
通过相互合作,小组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4、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本册教材继续沿用青岛版前四册教材的特点,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的情境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出示情境图后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只是以一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样的提示语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在其它很多单元中也都是这样。
这种编排方式,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留出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编写体例在青岛版教材的诸多特色中,其栏目的设置可谓是独具匠心、特色鲜明。
信息窗、合作探索、问题口袋、自主练习、你知道吗、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等。
他们在整套教材中发挥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时,每一个栏目,教材都赋予了它一定的内涵和功能。
下面我就逐一进行解读。
信息窗:通过情境串、故事串、问题串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合作探索:就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共同解决,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团队力量。
问题口袋:对于有价值但不属于本课所学习的问题,暂时放入“问题口袋”,从而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一旦具备解决能力,随时取出加以解决。
自主练习: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及时巩固和练习所学知识。
你知道吗:让学生了解更多与数学相关的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
了解数学文化。
我学会了吗:每单元一个,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做出自我评价。
丰收园:左边篮子里的5个苹果功能各不相同,“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是对三维目标的诠释,右边是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交流,在这里学生可以畅谈本单元的收获。
(三)单元内容结构本单元共安排了三个信息窗的内容:信息窗1学习分数的意义;信息窗2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信息窗3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下面我将对每个信息的教学重难点进行解读。
信息窗一的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信息窗二的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信息窗三的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难点: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说知识联系首先,学生在学习本单元时已经学习了整数知识,这是小学阶段一直在学习的一个内容。
其次是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认识认识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简单分数的读写;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用分数的基本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后续的学习过程我们还将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分数问题,分数的乘除法,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等一系列的知识,而本单元的内容将是以后学习的基础。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在以后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三、说建议结合青岛版数学教材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说我的建议。
(一)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信息窗,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信息窗是青岛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
信息窗中不但有生活、有故事,更有数学信息。
在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窗的作用,让学生尽可能地从中提取可以利用的数学信息。
比如“信息窗一”教学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让学生明确:分数只与份数有关,与一份或几份中的数量无关。
2.结合生活实际,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
例如课本上这几道题目。
3.练习中要紧扣意义,加强对比,提高辨别能力。
(二)评价建议结合课程标准,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评价建议。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
”课程标准尤其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评价:所以在每节课或每个单元学完后我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图、卡片、电子文本等)来设计一个‘学习小结’,归纳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学习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等等。
2.评价方式多样化课标要求实施“多元化评价系列活动”。
针对本单元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式:书面测验、口头检测、学生总结、作业评价等方式。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要做教材的开发者、创造者,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生活。
1、利用其他学科资源:在乐谱中,我们可以找到拍号、单纯音符、附点音符等,莫不与分数息息相关。
我们可以借助音乐中的节拍再让学生从另一方面去认识分数。
2、错误资源:在我个人看来学生的回答不能用错来衡量,是由学生的知识经验决定了学生的思考深度,所在只有合理的利用学生的错误,才能激起学生更强的求知欲。
3、开发数学文化资源:数学是一门学科,同时,它也是一种文化。
适时地为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历史等文化,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创新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使数学教学变得更为生机勃勃、有血有肉。
4、开发习题资源:比如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时,学生会做很多计算方面的题目,我会让每个学生提供几道有关分数加减法的题目,共享给大家。
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提供不同层次的习题,这样这些习题就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5、开发网络资源: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并开发网络资源。
比如制作课件,可以形象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观看和课题相关的短片,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我坚信:无论课程怎样改革,钻研教材、驾驭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深入其镜方知教材别有洞天,品尝其味方知教材魅力无限”。
让我们一路钻研,一路探索,一路同行,一路成长,追求更和谐、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