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冬吴相对论88期

冬吴相对论88期

商海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梁:我是梁冬。

吴:大家好,我是吴伯凡。

片花:照妖镜照不出的财经真像,翻斗云道不了的财富天地,一切尽在——两个男人与孕育五年,吴冬、吴伯凡帮你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冬吴相对论,好戏马上开场。

梁: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冬吴相对论,我是吴冬,对面依然是《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吴:大家好!梁:在这之前呢我和伯凡聊到一个话题,为什么很多人每天很忙,但是呢总是出不来成绩,其中的一个原因呢,因为很多人啊每天忙忙碌碌做着有效率但是没效果的事情,他从来不会认真的去审视自己,我每天花了那么多时间做这些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他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没有人去思考,或者很少人去思考,在我们的文化里面还去鄙视那些对自己时间的效果斤斤计较的人,甚至认为那些人比那些守财奴更加的可悲,但实际上呢如果你真的把自己的时间记录的很好,分析的很好,让那些时间用于给你的人生真的价值事情上的话,你会发现你的生命会非常的丰富,这是我们较早时间聊到的话题。

今天我们继续讲这个时间管理的问题,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就如吴伯凡之前给我们分享的,时间的供给弹性为零的那样一种资产,那如何更好的而利用我们的时间,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成效,我觉得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话题。

片花: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什么不能让我们更有成效,为什么时间需要管理,如何利用时间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为什么说时间像资产一样只有聚集起来才能创造价值,经理人为什么要学会关门关电话,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稍纵即逝的时间。

吴:我们老是说珍惜时间,对吧,有些人你发现他也很珍惜时间,坐在公共汽车上也在不停的发短信,现在信息技术有一个好处,他能够让你在任何时间里都有事情可做,你在电梯里头都能够……梁:让你看电视,看广告。

吴:你在公共汽车上你可以发短信,尤其是有了手机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好像是觉得没有什么时间是无事可做的,现在的技术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在飞机上在公共汽车上,你在电梯里头,总有一些东西来占据你的时间,可以说我们现代人呢的确是效率非常高的,非常珍惜时间,见缝插针的去利用每一秒种,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的时间总是不够用,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们这么忙,总是觉的时间不够用,而做出来的事情呢好像又不多,如果一星期清算下来,发现你这一星期好像实际上没有做什么事情。

梁:毫无建树!吴:一个月一年回忆下来,发现不仅没有做什么事情,甚至连一点丰富多彩的记忆都没有,一年就这么过去了,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这要回到一个更加关键的问题,如何来管理时间这种特殊的资产,让他创造价值,创造幸福。

梁:那如何管理呢,比如说在管钱方面,大家都知道是吧你有一毛钱,有一块钱一百块钱,一千块钱,产生不了什么价值,但是如果你有一百万一千万,那这个钱就很有价值。

吴:说攒钱的问题,但时间他是不能攒的你知道吗?梁:对!吴:你只能是利用当下的每一秒时间,这种资产他是一个流动性很强的资产,他XX(04:24)性非常强,过去呢我们用稍纵即逝来形容时间,的的确确是这样如果是一天你只要是稍稍松懈一下,你可以做一个试验,你计划好了星期天要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一天的事情非常的明确,那么你确实能做一个事情,如果这一天你没有什么计划,你可能呢就是一觉醒来十点多了,然后呢磨蹭磨蹭呢又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吃饭中饭又有一点困,再睡一会,然后醒来的时候天色已晚,这一天可能就这样过去了。

梁:对!吴:所以这种稍纵即逝的资产,它是需要管理手段的,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工具的话,那这种有巨大流动性的资产,就会变成什么都没有。

梁:恩,你刚才说到啊,这种过一个散漫的一天,过一天是可以的,你要过一年啊,那种感觉就很糟糕了!吴:你过一辈子,他的逻辑是一样的。

梁:哈哈!吴:我记得拿破仑·希尔说啊,在大学的一个班上大家的成绩啊都差不多,有的高一点,有的低一点,看不出什么分别,二十年之后再见面的话那真是高下立现的是吧!但是呢你只要一回想班上谁他的主动性强一些,他的自律性强一些,可能就那么一点点二十年积累下来,他就会大不一样,有的人呢每天变懒一点点,每天散漫一点点,那二十年下来一泻千里是吧,这时间的可怕就在这里,德鲁克曾经举了一个例子啊,也就说我们写一封报告要六到八个小时,正好相当于一个工作日的时间。

梁:对。

吴:如果告诉你明天你就得把报告交给我,要不然你就写辞职报告,这一天的六到八个小时你可能就把报告写出来了,假如给你俩个星期,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到了那个星期的星期天的晚上你开始写。

梁:也是六到八个小时?吴:也是六到八个小时!梁:关键是吧,在这两个星期里面吧你可能无数次的动了笔。

吴:每天呢,可能花上个十五分钟,想一想,遇到一点点困难,哎!再等一会吧!梁:明天还可以!吴:明天还可以。

梁:或者有人打电话来约你吃饭,又走了,是吧?吴:对,对。

梁:这俩周里面你每天都有十五分钟启动了这个事情,然后无疾而终的让它消失了,算下来差不多也是五六个小时的时间,但是这五六个小时呢是毫无成效的。

吴:是毫无成效的,每天花了十五分钟。

梁:十天下来是一百五十分钟。

吴:每天呢就是上午花了十五分钟,想过这个事,想了一会,甚至是动笔写了一下,反正没有紧迫感吗。

梁:对啊。

吴:反正下午还有时间吗,也就放下了,下午又花了十五分钟,这样加起来每天半个小时,俩个星期加起来也是六到八个小时,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但是实际上可能一事无成,但是明天就要交报告的时候,你就熬通宵也是用了六到八个小时,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时间是不可以攒起来的,时间的的确确需要整块聚集起来才能产生能量,这就跟资本的价值是一样的。

梁:对。

吴:一百万分布在一百万人手中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是吧?梁:恩。

吴:只有把这一百万集中起来它才有价值,叫资本,时间也是这样,它作为一种资产,它必须得集中起来,聚合起来,才会产生一种动能,而我们平常也就说一个人头绪很多,我要做一下这个,我要做一下那个,分布在一天里头我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他的时间差不多都跟我们刚才说的这个每一项事情都是十五分钟,十五分钟的效果是零,那么零加零还是零。

我这个是最有体会的,我们杂志啊是做月刊的,虽然这个周期啊从理论上讲是一个月,但是很多文章根本不是一个月写下来的,都是到最后那几天写的,他总是在不停的准备不停的准备,准备的意思是什么啊,就告诉自己我在忙着,我并没有白白的浪费时间,实际上呢你并没有进入那种状态,甚至进入那种某种仪式性的状态里头,你就不可能把这些时间聚合起来完成一件事情,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就这个道理。

梁:实际上老吴就说明你们杂志社,虽然月刊编辑部,其实就原班人马再搞个周刊也没问题,出四本,反正月刊也是最后一个礼拜干出来的。

吴:做媒体的指导实际上做月刊是最累的。

梁:你要花三个礼拜焦虑,然后用一个礼拜辛苦。

吴:对,对。

梁:前三个礼拜都是焦虑的时光,后一个礼拜是紧迫的时光,呵呵。

最周刊的人稍微就轻松一点,因为他一周就那么结了嘛。

吴:对。

梁:实际上做日报的人是最轻松的,因为每天都是那么多事情,今天做完了今天算每一天他强制你把时间集中起来。

吴:对,双规嘛,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完成了规定的指定动作嘛。

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规定的……三规。

吴:是属于三规,做日报的人都是三规的是吧,所以老吴你刚才讲的做月刊做周刊做日报的时候啊它引发了我一个思考,那就是实际上呢大部分我们要做的事情根本就不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去做,有那么五六个小时绝大部分重要的事情都写完了。

梁:说不定,第二天你又可以做别的事情了。

要不然呢,这个事情搁在那儿,天天都在想,说我要做这件事情,又不能够集中这个时间来做这件事情,每天都是这种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的状态的时候,你别的事情也没法做。

想这我要做这个事情啊,很多事情你都排开了,实际上呢这件事情你也没有做,所以呢你一直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

梁:对!我给你举个例子,我给你举个例子,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当年我在百度又一年()非要叫我在十五元宵那天,公司正式上班了哈,要我拿一份全年的市场计划出来。

吴:恩。

梁:结果呢我就生生的在过年期间花了三天时间闭门,就把这个事情做出来了。

后来想起来,这份计划还真是很有用,一年都是按照那个计划去做的,也不累。

但是呢,整个事情呢其实一年呢在三天里面就做完了。

吴:恩。

梁:如果我不是在过年的时候,不需要见那么多客人,不需要那么多会谈的话呢,我可能拿一年我也写不出那份报告。

吴:对,凡事以预立而不劳啊。

梁:对!吴:有时候啊,你就抓紧时间啊,集中成块的时间做一件事情,反而是后面是轻松的,要不然是永远是处于那种不死不活,永远在焦虑,永远没有结果的,永远在寻求效率永远没有效果的这样一种状态上。

梁:对。

吴:这是非常累的。

梁:对!那说起来就是刚才你讲到的关于时间的这个大块使用的问题,是吧?吴:对。

梁:刚才我们提到,钱呢你要把它集中到一起,这个钱的势能才会产生出来。

吴:对!梁:一百万块钱分到一百万个人手里,是毫无意义的嘛,对不对?吴:对。

梁:所以呢时间也是如此。

吴:对。

我们做杂志的时候有个笑话,就是我们一个月的时间实际上是分为四个时代。

梁:对。

吴:很不容易把杂志一期忙完了,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很轻松,这一周叫黄金时代,什么事都没有哈。

其实那个时候你就应该,就像你刚才说的,把你要做的事情要严格的规划,按照这个规划一步一步地集中时间去做。

但是呢这一周的时间,大家都觉得累了一周了,然后我们就放松一会儿,这就是黄金时代,因为离发稿还有一个月的时间。

梁:对。

吴:到了第二周的时候呢,就是白银时代,隐隐约约感到任务的压力了,但是也还比较轻松。

到了第三周的时候就是青铜时代了,到了第四周的时候发现一个月的任务全压在这个星期了。

大家就是所有的时间都集中在这一周里头,各种的焦虑、紧迫全压过来的时候,那叫黑铁时代。

梁:哈哈哈。

吴:每个月就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梁:但是,你想想看,反过来,如果你在忙完了一个礼拜之后哈,你第二个礼拜再次如此忙一个礼拜的话,那后面三个礼拜其实很舒服。

吴:对,你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当一个事情不完成的时候,就会把很多该做的事情都给排斥开了。

梁:对。

吴:说到这里呢,我想起有一个日本哲学家,那个名字我忘了,或者是西田子多郎之类的。

梁:哈哈哈哈。

吴:他有一本书叫《一年有半》。

梁:对。

吴:为什么叫《一年有半》呢?就是他一辈子他想写一本书,结果呢一直没有写出来,他老在想怎么写一部鸿篇巨著,突然有一天医生查出来他得了癌症,只能活一年半了。

他一想,我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这种紧迫感非常的强烈,无论如何我都要写出这本书来。

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头,他就被迫集中大块的时间……。

梁:而且其他大部分不重要的事情全部都消失掉了。

吴:对。

梁:原来事情也没有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