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 预防医学2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食品污染可引致的健康危害不包括A.传染病、寄生虫病B.急性中毒、慢性中毒C.致癌、致畸、致突变D.食物中毒E.原有的疾病复发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题:长期吸入矽尘、石棉尘引起的最主要的致病作用是A.局部刺激作用B.全身中毒作用C.致肺组织纤维化作用D.变态反应E.致癌作用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题:下列哪种营养素不能由蔬菜瓜果作为主要供给来源A.纤维素B.维生素C.无机盐D.微量元素E.氨基酸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4题:卫生学研究的主要环境包括A.空气、水和土壤B.空气、水、食物和土壤C.生活环境、生产环境D.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5题:当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废弃物的污染B.工业"三废"的污染C.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噪声和废气污染D.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E.自然灾害的污染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6题:我国居民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A.糖类B.薯类C.粮谷类D.蔬菜E.肉、奶类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7题:职业病预防应以A.一级预防为主B.二级预防为主C.三级预防为主D.二、三级预防为主E.一、二级预防为主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8题:造成伦敦烟雾事件的大气污染物是A.氮氧化物B.碳氢化物C.烃类化物D.烟尘和二氧化碳E.多环芳烃化合物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9题:下列哪项不是肉毒毒素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A.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瞳孔散大B.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语言障碍C.颈肌无力,头下垂D.病死率不高,但愈后有后遗症E.唾液分泌减少,咀嚼困难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0题: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的细菌总数不得超过A.100个/m1B.150个/m1C.200个/mlD.250个/mlE.300个/ml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1题:下列哪项不是慢性苯中毒的早期临床表现A.恶心、呕吐B.头痛、头晕C.失眠D.乏力E.记忆力减退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2题:下列不属于高温作业防暑降温保健措施的是A.供给含盐饮料B.高温保健食品C.通风D.个人防护E.医疗预防工作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3题:下列哪项不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内容A.预防疾病B.增进健康C.及时治疗D.康复防残E.制定医疗卫生政策和法规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14题:哪项不是自我保健的内容A.保持促进健康的行为B.消除危害健康的行为C.自我预防能力D.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能力E.自我生活能力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15题:影一向矽肺发病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A.粉尘浓度B.粉尘分散度C.粉尘作业时间D.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E.接触粉尘机会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6题:饮水消毒的方法中我国广泛采用的是A.臭氧消毒B.氯化消毒C.煮沸消毒D.紫外线消毒E.碘化消毒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7题:慢性苯中毒主要累及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D.骨关节系统E.内分泌系统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8题: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是指A.从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C.从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D.从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E.从生物-心理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9题:我国计划免疫的主要内容是针对7周岁以下儿童开展"四苗防七病",其预防的传染病不包括A.脊髓灰质炎B.结核C.白喉、百日咳、破伤风D.甲型肝炎E.麻疹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0题:下列哪项病变不是维生素D缺乏的临床表现A.牙齿钙化发育不良B.牙齿萌出延缓C.皮肤淤斑D.佝偻病E.成人骨质疏松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1题:生产性噪声多属于A.低频噪声B.中频噪声C.高频噪声D.低、中频噪声E.中、高频噪声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2题:预防传染病发生流行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最重要A.除去传染源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注意消毒E.保护水源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3题:下列气体中刺激性最强的是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一氧化氮D.硫化氢E.光气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24题: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水中总大肠菌群应不超过A.1个/LB.2个/LC.3个/LD.4个/LE.5个/L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5题: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E.两样本均数差别有极显著性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6题:描述某医院1995~2000年间住院病人病死率的变动趋势宜用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直条图D.构成图E.散点图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7题:最常见的食物中毒是A.亚硝酸盐食物中毒B.苦杏仁中毒C.肉毒杆菌毒素中毒D.沙门菌属食物中毒E.霍乱菌食物中毒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8题:医学研究中抽样研究的样本是指A.研究对象的全体B.总体中特定的部分个体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D.随意收集的部分观察对象E.总体中的部分个体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9题:下列哪种工种可引起矽肺A.水泥厂包装工B.煤矿挖煤工C.电焊工D.石灰厂出窑工E.铸造厂铸件清砂工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0题:反映一组分布比较对称的变量值的平均水平宜用A.平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算术均数E.均数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31题:职业危害因素不包括下列哪项A.机器产生的噪声B.生产性粉尘C.厂房布局不合理D.水中的高氟E.长期处于不良劳动体位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32题:下列不属于环境污染所致疾病的是A.传染病B.公害病C.职业病D.食物中毒E.血友病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3题:健康促进的含义不包括A.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B.鼓励健康行为C.增强人们改进自身健康问题D.增强人们处理自身健康的能力E.树立人们的健康意识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4题:平均数是用于表示一组同质观察值的A.分布情况B.离散趋势指标C.集中趋势指标D.精密水平E.个体间变化水平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5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地球化学性地方病范围A.地方性氟病B.地方性甲状腺肿C.克山病D.大骨节病E.鼠疫和血吸虫病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36题:反映一组呈正偏态分布特征的资料平均水平用A.平均数B.中位数C.均数D.几何均数E.算术均数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37题:铅吸收是指尿铅含量A.超过正常值上限,且有铅中毒的临床表现B.不超过正常值上限,且有铅中毒的临床表现C.超过正常值上限,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D.不超过正常值上限,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38题: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排入水中的哪种物质引起的A.氮和锰B.氮和磷C.酚和磷D.氯和磷E.苯及其硝基化合物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39题:高温作业工人工作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从汗、尿中排出哪种物质过多造成体内缺乏A.水B.钠C.钙D.钾E.维生素B1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0题:铅对机体影响的早期变化是A.卟啉代谢障碍B.疲乏无力C.铅面容D.腹绞痛E.腕下垂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1题:金属汞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A.消化道B.眼C.口腔黏膜D.呼吸道E.破损的皮肤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2题:反映一组呈倍数关系的变量值的集中趋势的指标用A.几何均数B.中位数C.平均数D.均数E.算术均数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3题: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是A.炎症和肺组织纤维化B.肺气肿和融合团块C.融合团块和肺组织纤维化D.胸膜斑和矽结节E.肺组织纤维化和矽结节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44题:粮谷食品碾磨过细最易丢失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CB.维生素B1C.维生素AD.维生素B2E.维生素PP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5题:目前,我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已总结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其自身特点及我国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它的全面实施还面临许多挑战,其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除了A.组织领导B.国际援助C.通力合作D.技术培训E.群众参与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6题:汞中毒的首选驱汞药物是A.依地酸二钠钙B.一巯乙胺C.毒霉胺D.二硫基丙磺酸钠E.低浓度亚甲蓝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7题:吸入下列哪种毒物可引起"电击样"死亡A.甲苯B.氰化氢C.氯乙烯D.一氧化碳E.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48题:预防地方性氟中毒根本性的措施是A.选择低氟水源B.从低氟区调换食品C.无低氟水源采用饮水药物降氟D.减少氟的摄入和促进氟的排泄E.控制煤烟和排氟工厂的污染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49题:下列哪项不是诊断职业病的依据之一A.家族史B.职业史C.生产环境调查D.临床观察E.实验室检查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50题:下列哪项病变不是维生素A缺乏的表现A.色盲症B.干眼病C.角膜溃疡D.角膜软化E.角膜穿孔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51题:"晚发性矽肺"发病时间一般在脱离矽尘作业后A.>1年B.>2年C.>3年D.>5年E.>10年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52题:下列属于慢性苯中毒多见的造血系统损害是A.红细胞减少B.酸性磷酸酶增高C.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毒性颗粒增高D.碱性磷酸酶增高E.血小板减少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53题:目前预防碘缺乏病,最方便可靠的措施是A.口服碘化物B.碘化饮水C.碘化食盐D.碘化食品E.预防注射碘油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54题:食物中毒时对可疑食品的采样不正确的方法是A.防止一切人为污染B.收集、验证被检食品资料C.将部分样品保留原有状态或包装D.任取足量的食品E.快速送检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55题:生物圈是指A.地壳岩石和土壤层B.有人类活动的区域C.有机物存在的地壳表层D.有生物存在的地壳表层E.大气圈和土壤圈的总和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56题:哪项不是致病因子中致病能力的决定因素A.致病因子的毒性B.致病因子的毒力强弱C.致病因子的剂量或浓度D.致病因子进入体内后的变化规律E.致病因子所在的环境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57题:关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特点,哪项错误A.多因素相互作用B.受害人群广泛性C.作用多样性D.低剂量长期性E.急性中毒最为常见参考答案:E答案解析:第58题:听觉疲劳是指A.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阈上升可达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需较长时间听力才能恢复B.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阈上升可达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短时间内听力即可恢复C.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阈上升10~15dB,但离开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即可完全恢复D.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噪声性耳聋的一种轻微表现E.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出现永久性听阈位移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59题:预防医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A.人体健康的关系B.人体功能的关系C.人体内环境的关系D.人体功能状况的关系E.人体外环境的关系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0题:在脱离噪声1分钟时,测得高频听力下降14dB,3分钟后为6dB,5分钟后为4dB,这种变化属于A.听觉适应B.听觉疲劳C.听力损伤D.噪声聋E.永久性听阈上移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1题:三级预防又称为A.病因学预防B.病残预防C.发病学预防D.临床前期预防E.早期预防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62题: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A.森林火灾,火山爆发,地震、风暴B.任意排放工业"三废"C.汽车尾气排放D.农药不合理使用E.城市噪声污染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3题:有人对某河流中的水、浮游生物、鱼类等进行了农药DDT污染状况的监测,结果如下:水体中DDT浓度0.00005μg/L,藻类体内DDT含量为0.04μg/g,鱼类DDT含量为2.07μg/g,水鸟体内DDT含量为76.5μ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