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十一章 管理控制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控制职能的基本内容,认识控制系统的类型和功能,掌握基本
的控制方法和技术。
教学内容 理解 管理控制的内涵、目标和内容 掌握 管理控制的分类 运用 不同类型的管理控制方法 了解 管理控制的步骤 掌握 几种主要的管理控制方法和实际应用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管理及管理学的概念,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 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确立现代管理理念,培养和提高从事管理工作 的必要的理论素养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 管理和管理学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掌握
第三章 管理环境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组织环境与管理环节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的
内容,熟悉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环境的不确定分析法,利益相关者的分 析方法,运用环境分析方法分析某一个具体组织。
教学内容 理解 管理环境的内涵 区分 管理环境的分类 运用 相关知识分析具体组织的管理环境 运用 环境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分析具体组织的环境特点 区分 影响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不同因素 运用 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分析具体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的特点 理解 SWOT 分析方法的原理 运用 SWOT 分析方法对具体组织的环境特点进行分析
第四章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伦理道德的概念,识别管理伦理问题的五种类型,列举伦理道德
与经济学之间的关系,伦理道德与管理学的意义,识别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 素,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与表现。
教学内容
理解 什么是管理的伦理道德问题 了解 五种道德观 了解 道德管理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理解 改善伦理道德的行了解为途径 理解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 了解 组织社会责任的体现
第二章 管理科学的发展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管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各个时期管理思想的特点。掌握
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管理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管理理论的 基本内容。了解和研究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和新特点
教学内容 理解和概括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理解 泰勒、法约尔、韦伯的管理理论 理解 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理解和应用 人性理论 理解 现代管理理论的内容 运用 权变理论
第九章 激励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激励的过程、激励的作用、熟悉激励的内涵、公平理论、归因
理论、挫折理论;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
教学内容 理解 激励的含义 掌握 激励的过程、作用和原理分析 运用 几种人性假设理论分析管理的实践问题 掌握 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内涵和四种内容型激励理论 掌握 两种过程性激励理论及在实践中的分析运用 掌握 三种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掌握 波特-劳拉综合激励模式分析模式和运用 理解 各种激励理论之间的关系
本课程为学科必修基础课,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等学科的前期基础。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
五、教学时数分配 课程总学时 48 学时
序号
教学内容
1 绪论 2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3 第二章 管理科学的发展 4 第三章 管理环境 5 第四章 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 6 第五章 决策 7 第六章 计划 8 第七章 组织 9 第八章 领导 10 第九章 激励 11 第十章 沟通 12 第十一章 管理控制 13 第十二章 总复习 14 期末考试
第六章 计划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计划的性质、计划的内容、计划的类型,认识计划在管理中的地位
和作用,掌握制定计划的程序和方法,能够运用现代计划的方法科学的编制计划。通过本章 学习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理论。
教学内容 理解 计划的基本概念 掌握 计划的含义、计划的作用、计划的分类和影响计划有效性的因素 掌握 计划编制过程及各个步骤的主要内容 运用 计划编制 掌握几种主要的计划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法、滚动计划法、进度计划法、项目管理法
第八章 领导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领导的含义、领导和权力的关系、领导的作用,掌握领导特质理论,
研究领导方法。
教学内容 理解 领导的概念和领导的作用 理解 领导权力的构成 理解和应用 领导的特质理论 理解和分析 领导行为理论 掌握 几种主要的领导行为理论及其递进关系 理解 领导的权变理论 运用 领导的权变理论和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第七章 组织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组织的含义、结构,认识组织的职能和组织变革的规律,掌握组织
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教学内容 理解和概括 组织与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 理解 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 理解 组织结构类型和特征 理解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熟悉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及其与正式组织的关系 理解 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管理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Management】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
《管理学》是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管 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它是人类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现代许多前沿科学成 就的具体运用。
(二)本课程的任务
该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是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主要课程,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管 理理论知识和管理素养,同时,结合实践,要求学生掌握管理的方法,并会用管理思维去分 析实践。
总学时
1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讲课
1 4 4 4 4 4 4 4 4 4 4 4 3
实验 (上机、 实验)
习题课 讨论课
作业
序号 总计
教学内容
总学时 48
讲课 48
实验 (上机、 实验)
习题课 讨论课
作业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题型一般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考试难易程度:容 易的占 20%,较容易的占 30%,较难的占 30%,难的占 20% 考核成绩 总成绩=平时出勤(10%)+课堂表现和小组 presentation(30%)+网络作业(10%) +期末成绩(50%)
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管理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管理理论的 基本内容。了解和研究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和新特点。
教学内容 理解 管理的含义 理解 管理者的含义和操作者的区别 理解 管理职能以及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运用 管理职能分析管理实践 理解 管理技能的含义及管理技能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 运用 管理角色分析实际问题
七、教材及参考书
主教材(《管理学实用教程》 张润兴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参考书(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斯蒂芬·罗宾斯著 《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芮明杰 编著《管理学:现代的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撰写: 刘晓培 审阅: 系主任:
教学院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十章 沟通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沟通基本概念,掌握沟通的过程、主要类型和要素,理解正式沟
通和非正式沟通的内涵与应用,领会谈判沟通对于解决冲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内容 掌握 沟通的内涵和要素 理解 沟通的过程和影响沟通过程的各种因素
领会 不同类型沟通的应用价值 理解 一般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区别 运用 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了解 影响沟通的因素和沟通的技巧 掌握 冲突的含义和冲突的解决
第五章 决策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什么是决策、决策的类型以及决策在现代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掌
握决策的程序、原则和方法,能够运用现代决策方法分析具体的决策问题。
教学内容 熟悉 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分类和决策原则,懂得运用决策原则分析组织决策 熟悉 决策的制定程序 掌握 多种决策分析方法,会用确定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分析组织经营单位状况 理解 确定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和选择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同时懂得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