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机械基础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大纲

汽车机械基础大纲《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零件设计、汽车材料、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它是联系《机械制图与公差》课程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纽带,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和热处理工艺的基本知识,为简单构件的强度计算提供力学理论基础,并且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基本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零部件的受力分析;掌握液压阀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汽车零部件的机械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设计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分析汽车零部件受力的能力;分析汽车部分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基本设计方法的能力。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精神、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培养学生竞争精神第二部分课程总体设计方案一、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4学分。

教学内容安排和建议的学时分配如下表,任课教师可根据各专业的教学需要和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和顺序作相应的调整。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或者进行现场教学,以便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内容。

三、课程考核本课程为考试课程,采用闭卷考试,成绩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按比例评定,具体分配情况为:课程成绩=平时成绩(50%)+ 考试成绩(5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项目一静力学基础任务一、平面汇交力系与力偶系(一)教学内容1.平面汇交力系及其合成2.平面力偶系(二)教学要求1.了解: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2.理解: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3.掌握:将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力学模型的初步能力;从简单的物体系中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能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的运算,能正确计算力的投影和力矩;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单个物体和简单力系的约束反力。

任务二、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方程(一)教学内容1.力的平移定理2.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3.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4.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二)教学要求1.了解:力的平移定理2.理解: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简化3.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项目二汽车材料任务一、技术材料的主要性能(一)教学内容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二)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的各项指标2.理解: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3.掌握: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的五项指标含义、代号任务二、汽车常用金属材料(一)教学内容1.碳钢2.合金钢3、铸铁4、铝和铝合金5、铜和铜合金(二)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常用的一般金属材料2.理解:各种金属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及其主要性能特点3.掌握:掌握碳素钢、合金钢、铸铁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任务三、汽车材料的热处理(一)教学内容1.普通热处理2.表面热处理(二)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材料的各种热处理方法2.理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热处理方法3.掌握:掌握各种热处理的方法及其处理后的材料性能任务四、汽车非金属材料(一)教学内容1.塑料2.橡胶3、汽车玻璃4、陶瓷材料5、复合材料6、黏结剂(二)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材料使用的各种非金属材料2.理解:汽车材料的各种非金属材料使用场合3.掌握:汽车材料的各种非金属材料的性能项目三汽车金属制造工艺任务一、金属材料的锻造与焊接(一)教学内容1.铸造2.焊接(二)教学要求1.了解:铸造与焊接的加工方法2.理解:铸造与焊接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场合3.掌握:铸造与焊接加工工艺的性能及其各种缺陷分析任务二、金属材料的压力加工(一)教学内容1.锻造2.板料冲压(二)教学要求1.了解:锻造与板料冲压的加工方法2.理解:锻造与板料冲压工艺方法、特点及应用场合3.掌握:锻造与板料冲压加工工艺的性能及其各种缺陷分析任务三、切削加工(一)教学内容1.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2.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方法(二)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材料的各种切削加工方法2.理解:金属材料的各种切削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3.掌握:金属材料的各种切削加工方法的基础知识项目四汽车常用机构任务一、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自由度(一)教学内容1.机构的相关概念2.平面机构的组成3.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4.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二)教学要求1.了解:机构的组成要素2.理解:运动副及约束、自由度的概念3.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及自由度的计算任务二、平面连杆机构及其特性分析(一)教学内容1.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曲柄存在的条件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3.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和应用(二)教学要求1.了解:铰链四杆机构组成及其基本形式2.理解:图解法设计尖顶对心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3.掌握:机构运动简图;四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曲柄存在条件;任务二、凸轮机构(一)教学内容1.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应用2.凸轮机构的分类3. 凸轮机构的基本参数和从动运动规律(二)教学要求1.了解: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应用及分类2.理解:图解法设计尖顶对心移动从动杆盘形凸轮3.掌握:凸轮从动杆常用运动规律项目五汽车常用连接任务一、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一)教学内容1.螺纹连接的概念2.螺纹的主要参数(二)教学要求1.了解:螺纹连接的概念2.理解:区分和选择螺纹类型及螺纹连接3.掌握: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螺纹连接的预紧和放松任务二、键、花键和销连接(一)教学内容1.键连接的类型2.平键连接的强度校核3. 花键连接4. 销连接(二)教学要求1.了解:键、花键和销连接相关概念及应用场合2.理解:正确选择键、花键和销连接的类型3.掌握:键、花键和销连接的主要类型和特点;平键连接的强度计算和校核项目六汽车常用传动任务一、带传动和链传动(一)教学内容1.带传动2.链传动(二)教学要求1.了解:带的张紧装置,带传动的安装和维护;滚子链和链轮2.理解:V带轮的结构、尺寸和材料;滚子链的分类和应用3.掌握: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滚子链传动的设计任务二、齿轮传动(一)教学内容1.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2.渐开线齿廓;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尺寸计算3.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4.齿廓加工原理简介;根切;公法线长度和固定弦齿厚计算5.轮齿的失效形式6.齿轮常用材料和热处理7.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8.斜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简介(二)教学要求1.了解:锥齿轮传动2.理解: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3.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任务三、轮系(一)教学内容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二)教学要求1.了解: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2.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项目七汽车常用轴系零部件任务一、轴(一)教学内容1.轴的分类2.轴的常用材料3.轴的结构设计(二)教学要求1.了解:轴的材料及其分类2.理解:正确选择汽车中各类轴的材料和设计轴的结构3.掌握:轴的机构设计任务二、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一)教学内容1.滚动轴承2.滑动轴承(二)教学要求1.了解: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用途、分类2.理解: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用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合3.掌握: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类型、代号、选择等任务三、弹簧(一)教学内容1.滚动轴承2.滑动轴承(二)教学要求1.了解: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用途、分类2.理解: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用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合3.掌握:滚动轴承与滑动轴承的类型、代号、选择等项目八尺寸公差与配合任务一、汽车齿轮油泵尺寸公差和配合标注的识读(一)教学内容1.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概念2.公差与配合的标注(二)教学要求1.了解:《公差与配合》手册2.理解:互换性概念;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有关术语与标准规定3.掌握: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有关计算:极限偏差的计算、极限盈隙的计算、配合公差的计算;任务二、汽车曲轴零件图形位公差标注的识读(一)教学内容1.形位公差基本概念2.形位公差项目符号及标注3.形位公差带及意义(二)教学要求1.了解:形位公差的基本概念2.理解:尺寸公差与配合基准值、尺寸公差等级、配合选择3.掌握:形位公差各种特征项目及其意义;形位公差的标注任务三、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和标注(一)教学内容1.表面粗糙度的概述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4.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二)教学要求1.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2.理解: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及表示方法3.掌握: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及选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