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笔记时间轴线
(2)严格对称、居中为尊的设计观念 中轴线:影壁—门—院—前堂—廊—后室
(3)严格区分主与次、内与外、前与后 (4)木构架柱网初步形成 (5)瓦的使用 (6)完善的排水设施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一、社会背景:政治上--多国政治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经济上--铁器的使用 文化思想上--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
绪论
一、学习建筑史的目的 ·了解、掌握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学会分析建筑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观今鉴古,古为今用
二、讲课方法与要求 三、世界建筑体系
■ 古典建筑—西方古典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 —印度古代建筑 —伊斯兰建筑(回教建筑)
■ 现代建筑
四、中国传统建筑概况
1、发展阶段
(1)萌芽时期 (2)创立时期 (3)成熟时期 (4)融汇时期 (5)全盛时期 (6)延续时期 (7)停滞时期
? 2)陕西半坡村遗址—木骨泥墙
?
? 分为三个区域:
?
南:居住区
?
北:墓葬区
?
东:制陶窑场
早期: 半穴居—下部挖土形成,上部空间构筑而成
中期: 居住面上升到地面,
? 围护结构是木骨泥墙; 晚期: 分室建筑—大空间分隔组织
? 3)郑州大河村F1-4—木骨泥墙
? 木骨泥墙出现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建筑由地下到 地上的关键。直立的墙体,倾斜的屋盖,奠定了后世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
一、原始人群时期的建筑——原始住所 1、天然洞穴 2、巢居 关于“穴居”与“巢居”的文献记载: “上古穴居而野处”。 ——《易·系辞》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韩非子·五蠹》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 平面
长屋
? 围护与结构 干栏式,木构架
? 节点
构件垂直相交用榫卯,复杂交接仍用
?
扎结
? 工具
伐木用石斧;成才用石斧,石锛,石
?
楔,以楔具为主
三、早期的纪念性建筑
1、 祭坛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
2、 神庙
我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 :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
◆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
?
◆室内墙面装饰
四、小结 ? 1、建筑类型: ? 住宅、祭祀建筑(神庙、祭坛)、墓葬、窑址、城市
1、早商—郑州商城 —河南偃师尸沟乡
2、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商城遗址 3、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西周(前11纪—前771年)
一、社会背景:政治上--分土封侯 技艺--青铜器时代 文化上--《周礼》(考工记)、《周易》
二、建筑成就 1、建筑制度的建立 严格等级划分 2、建筑形象及技术 ——以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为例 (1)最早的形制完备的四合院
? 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房址—“吕”字形平面,
前堂后室
? 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遗址—最早的神庙遗址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夏(前21纪—前16纪)
一、社会背景: 阶级划分;奴隶社会形成 二、建筑活动
1、筑城 2、建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遗址
(1)平面布局: ·回廊式院落 ·建筑居中、面南布置
? 2、建筑结构: ? 木骨泥墙建筑: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由穴居发
展而来。特点墙体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 ? 干阑式建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
而来。特点是底层架空
? 3、建筑材料: ? 土木为主 ? 白灰抹面:白色含石灰的面层 ? 土坯砖,夯土墙
? 4、平面布局:
? 单体建筑复合平面:龙山文化“吕”字形,前堂后 室
建筑的基本形象。
2、陕西龙山文化(前2300-前2000) ?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 住房:“吕”字形平面
? 3、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300年)
? ◆繁荣的母系氏族 ? ◆以水稻为主要作物的农业经济 ? ◆木构干阑式建筑: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作居住用,
由原始的巢居发展而来
? 河姆渡文化房屋特点:
统文化的思想文化基础 二、建筑成就
1、瓦的普遍使用 2、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第三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社会背景:封建制度建立 二、建筑成就
1、城市建设 齐故都临淄城
2、盛行高台建筑 秦陕西咸阳宫殿遗址
秦(前221年—前206年)
一、社会背景:中央集权封建大国 二、建筑成就
(2)建筑特点 ·夯土台基 ·柱网整齐,偶数开间
(3)建筑技术 ·夯土版筑技术 ·木构架技术 (4)地位作用 ·最早的宫殿建筑遗址 ·最早的大规模木构架夯土建筑实例 ·最早的庭院建筑实例
商(前16纪—前11纪)
一、社会背景:甲骨文;青铜器(先进的生产工具) 二、文字与建筑
从有关建筑的象形文字推测当时的建筑形式 三、建筑活动
三个发展高潮:汉、唐、明
2、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2)保持构架原则 (3)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4)使用斗栱 (5)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6)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7)重视建筑组群布局
3、中国传统建筑的成就
参考书目:《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著 《中国建筑美学》,侯幼彬著 《华夏意匠》,李允鉌著
——《礼记·礼运》
二、不同文化时期的建筑 1、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 ? 文化面貌: ? 母系氏族 ? 原始农业 ? 烧制陶器 ? 定遗址—大房子
? 以一个大房子为核心,其他小房围绕中间空地与 大房子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社的活动情况
?
女神庙的多重空间沿轴线组织
? 建筑已经有了“群”的概念大青山祭坛遗址
? 5、重要实例
?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干阑式建筑代表,我国 最早采用榫卯技术的实例
? 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时期)--以大房子为
中心的布局方式
? 郑州大河村F1-4遗址(仰韶时期)--木骨泥墙
的典型
? 甘肃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出现白灰 抹面
1、都城、宫殿、陵墓 秦都咸阳(建造离宫) 阿房宫 秦始皇陵(骊山陵)
2、修筑长城
汉(前206年—220年)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和文化大发展 二、建筑成就
1、木架建筑成熟时期 (1)迭梁式和穿斗式木结构形成;多层木架建筑 (2)斗拱普遍使用 (3)屋顶形式多样 2、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的发展 (1) 地下: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