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基雅维利的名言

马基雅维利的名言

《君主论》观点之一:政治就是为本国国家谋利益的政治理论。

他认为:“政治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并增加国家的政治权力,而这一目标能否成功,乃是衡量评判政治家成败的标准。

他十分明确地声称:每一个人必须把他对国家的义务置于所有其他义务和一切考虑之上。

他认为,对一个政治家来说,首要的问题是国家的安危,为此要勇于作出必要的决策。

至于决策的道德评价并不重要,诸如是否公正、人道或残忍,光荣或耻辱,都可置之不顾。

对于近邻的弱小国家应该保护,但不加强他们的实力,要设法削弱他们当中实力较强的国家。

他的这个观点来源于罗马法则:谁让别人强大,谁就是自取灭亡。

书中还列举了法国国王路易在意大利的作法,称其失败的原因就是违背了这个原则。

《君主论》观点之二:国家政治制度的存在价值首先在于其存在本身。

这个观点的含义不是道德标准,不是民意(公意)标准,现实性就是合理性。

他的名言是:“专制是一种强烈的政治药剂,含有毒素,但有时不得不用。

”他认为:政体必须与国情相配合,不同国情需要不同的政体。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方,因为环境与各种情况不同,必须有不同的政治组织和形式。

在一般经济地位平等的社会中,共和国是最好的,而且也是唯一可能的政体。

但是专制政治,在以下两种特殊情况下也是必要的:1、为了创建一个新国家;2、为了改造一个腐败的国家。

《君主论》观点之三:主张罗马的独裁制即“狄克推多制”。

马基雅弗利认为,治国者、政治家必须掌握统治的技术。

关于国家立法,他曾对君主提出这样的建议:1、一个共和国要维持长治久安,其宪法必须具有弹性。

因为假如宪法不具有弹性,则难免作法自缚。

在国家情形变迁时,宪法逐渐与实际需要不能协调,可能成为导致国家衰亡的根源。

2、一个共和国必须规定在国家危急时,设置一个能应付紧急状态从而行使绝对权力的官员。

他说:一个共和国日常的政治,因为要调和许多意见,不免柔弱而迟缓。

所以特别需要在宪法中规定,遇到国家面临危急时可以让最高权力者便宜行事,采取敏捷而有效的行动。

倘若宪法中没有这种集中权力的规定,则一旦遇紧急状态来临,需要采取必要的行动甚至可以不顾宪法而采取。

他主张的罗马的独裁制即“狄克推多制”就是罗马共和宪法的最大成功要素之一,它使得权力得以集中,使罗马成就了世界霸权的伟业。

@@$$@@目的证明手段正确@@$$@@爱国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无端倾慕@@$$@@谁是促使他人强大的原因,谁就自取灭亡@@$$@@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在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立足在他人的意志之上。

@@$$@@一个君主被人惧怕比起被人爱,更为安全些@@$$@@任何人只要有他自己的装备精良的军队,就会发现无论时势如何骤转,他自己总是处于有利的地位@@$$@@最危险莫过于意气相投的人@@$$@@[1]“由于统治的古老悠久和长时间的延续,革新的记忆和原因都湮灭带进了。

”(第二章:论世袭的君主国第7页)人们一旦习惯了某种统治秩序,他们的反抗意识就会处于惰性状态。

这对统治者来说,是最安全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办法,一是封闭,二是“洗脑”。

统治者一方面对外界的消息进行严密封锁,一方面则源源不断地灌输现行制度合理性的观念,致使治下之民记忆缺失,认为现行的统治秩序就是天底下最理想最美好的政治模式,从而放弃了对更优越的社会制度和更合理更公平的社会秩序的了解与追求。

@@$$@@[2]“君主对人们要么爱抚他们,要么除掉他们。

”(第三章:论混合的君主国第14页)这句话完全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翻版,只不过听起来更加令人胆战心惊,不寒而栗。

马基雅维里指出:“谁是促使他人强大的原因,谁就自取灭亡。

”意思是说,对于威胁到统治安全的势力,绝对不能心慈手软,一定要心狠手辣,斩草除根;谁纵容自己的敌对势力,谁就为自己培养了掘墓人。

马基雅维里认为,这是一条“永远没错或者罕有错误的一般规律”。

是规律就得遵守,否则必遭惩罚。

@@$$@@[3]“任何一个没有自己军队的君主国都是不稳固的。

”(第十三章:论援军、混合军和自己的军队第85页)暴力对维护君主的统治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花了大量篇幅来阐述武力和军队的重要性。

武力使人类社会的秩序产生了深刻变革,他认为,君主的“唯一专业”,就是思考战争、军事制度和武装训练问题;军事训练在和平年代比在战争时期更值得注意;国家的主要基础是法律和军队,没有良好的军队,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法律,而有了良好的军队,就一定会有良好的法律;当君主树立的“信仰”对人们失去约束力量的时候,必须动用武力来说话,迫使人们就范。

@@$$@@[4]“人们容易忘记父亲之死而不易忘记遗产的丧失。

”(第十七章:论残酷与仁慈,被人爱戴是否强于使人畏惧第101页)因为人天生是邪恶的,所以在他们眼里,财产的得失比亲人的死活更值得关心。

这是一种“精彩”而刻薄的“性恶论”观点。

《君主论》里有很多权术,正是基于这种“性恶论”而提出来的。

君主必须比所有人都凶残邪恶,统治地位才能有所保障。

拿破仑的“亲密战友”塔列朗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和拿破仑密谋发动“雾月政变”,最终却出卖了拿破仑。

塔列朗的人生信条是:“与人为善便是恶,作恶多端才是善。

”@@$$@@[5]“君主必须像狐狸一样能识别陷阱,又必须像狮子一样能惊骇豺狼。

”(第十八章:论君主应如何守信第104—105页)君主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多重性格。

君主不是君子,但却必须是伪君子。

君主是人性和兽性的统一体,虽然干的是男盗女娼的勾当,但却要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做一个伟大的伪装者和假好人”。

为了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君主可以不择手段。

君主的一切行动,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统治为标准,如果遵守信义对自己不利,“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

马基雅维里对君主本性的深刻认识,连君主都感到害怕。

这部献媚之作,生前并没有给他带来好处,但在他死后四百多年,《君主论》却被作为礼物献给墨索里尼,并且在德国,成为希特勒施行专制极权统治的“思想奶娘”。

@@$$@@[6]“君主务必把要担责任的事情委托他人办理,而把布惠施恩的事情留给自己掌管。

”(第十九章:伦避免遭人蔑视与憎恨第112页)马基雅维里认为,君主如果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那么他至少应该避免引起人民的憎恨。

把坏事交给奴才去办,而好事则留给自己来做,人们就会觉得,君主总是好的,只是奴才把事情搞砸了。

历史上“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有趣现象,大多得益于这种高明的笼络术。

牺牲几个贪官污吏,借以保证君主统治的体制安全,这就是“清官政府”、“好皇帝政府”的奥妙所在。

要有唱红脸与白脸的分工。

@@$$@@[7]“一切良好的建议,不论来自何方,必然是出自君主的贤明,而不是君主的贤明出自良好的建议。

”(第二十三章:如何避开谄媚者第136页)这段话的言外之意是,君主永远都是正确的。

即使这种正确是别人发现的,也只能通过君主的嘴蚌来。

世界上有不少“永远正确”的东西,实质就是权力正确。

任何人的智慧劳动成果,都可以贴上权力标签,集中到君主一个人身上,以此树立君主的威信——所谓“权威”,不过如此。

马基雅维利的名言:政治无道德可言。

(和女孩不能谈论的高雅话题)马基雅维利(1469—1527)生活在今天的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如今意大利旅游的必去城市。

这个美丽的地方不仅诞生了马基雅维利这样的政治学鼻祖,还出现了象但丁,彼得拉克,乔托,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这样伟大的艺术家。

马基雅维利第一次在历史上揭露出政治领域的潜规则,告诫一切统治者,在政治统治里面没有实话可言,一切道德要让位于政治目的。

和政治领域很像的一个领域就是爱情了。

在爱情领域里,如果一个男人总说实话,那无异于扼杀爱情。

因为没有一个女人是完美的,但爱情中的甜言蜜语却永远是最完美的。

如果你不会说甜言蜜语,那爱情又一定是不完美的。

所以,女人爱的感觉逼着男人在爱情里面向政治学习,一切都是为了达到取悦心灵的目的。

既然马基雅维利说了,政治无道德可言,既然爱情和政治在目的上高度类似,都是为了赢得人心,那么是否也可以说,爱情无道德可言呢?起码,爱情的人与人的关系,与朋友的人与人的关系,与生意场上的人与人的关系比较而言,是最不需要道德的地方了。

请道德远离爱情!后补:不过这些言论是属于潜规则范围内的道理,只能男人心领神会,不能拿出去当高雅谈资和女友聊天。

切记,切记,别变成老书呆子,那样就太有道德了。

@@$$@@人们几乎常在他人走过的道路上走,并且效法他人的事迹,虽然他们并不能够完完全全地沿着别人的道路或者不能够取得他们所效法的人的功效。

然而明智的人通常追随伟人物走过的道路,仿效那些至高无上的人的行为,这样即使他的能力不能和这些人相提并论,至少也有几分相似。

他行事应该像聪明的弓箭手,在计划射击一个看起来很远的目标的时候,清楚他们弓箭力量所能达到的极限,然后瞄准一个比目标高得很多的点,这样做并不是想让他们的力量或者是弓箭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而是借助于一个更高的目标来达到希望达到的目标。

@@$$@@一个人如果想要让自己的行为完全符合美德的标准,那么当他置身于那些邪恶的人当中,很快就会遭到毁灭。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慷慨消耗得更快的东西了,因为甚至于在你做出慷慨举动的同时,你就已经失去了慷慨的能力,不是陷入贫困就是遭人轻视,或者在力图避免贫困的同时变得极度贪婪和遭人憎恨。

@@$$@@一般来说,人的本性总是忘恩负义的,变化多端、弄虚作假、怯懦软弱、生性贪婪的。

只要你成功,他们就完全是你的人。

当远离危险的时候,他们愿意为你流血,放弃财产,牺牲生命和他们的孩子;但当危险临头的时候,他们就反对你。

君主如果完全相信这些承诺,因而忽略了其他的预防措施,就会灭亡。

因为靠钱买来的,而不是靠伟大而高尚的思想得来友谊,确实可以得到,但是绝不可靠,在患难的时候,它是不能依靠的。

人们伤害自己爱戴的比伤害自己畏惧的人顾忌更少,因为爱戴是出于自身的卑微,由义务的纽带维系着,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随时可以斩断这一纽带,但是,畏惧却由于人们对于惩罚的恐惧而禁锢着你,从而持之有效。

@@$$@@人们对于君主的爱戴是基于自己的意志,而对于君主的敬畏则基于君主的意志。

因此,英明的君主应当确保自己立足于自己意志的基础上,而不是立足于他人意志的基础上。

只是,君主必须努力避免被人憎恨。

@@$$@@我们依稀可以看到这么一条定律:即人若不受安抚,便待以被灭;人们往往会因为受到小小的伤害而燃起复仇之火,却不能因为自己受到毁灭性的伤害而从事复仇。

因此,我们一旦欲加害于人,一定要害到使其无法翻身的地步,这样,对手的锐气丧失殆尽,我们就无须再去担心他的复仇之念了。

@@$$@@世界上有两种斗争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法律,而另外一种是通过武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