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约翰杜威PPT课件

约翰杜威PPT课件

的问题》。
二、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实用主义哲学
其核心概念是“效用”。
实用主义首先由皮尔斯(C.Peirce, 1839 ~1914)提 出,后由詹姆斯(W.James, 1842 ~1910)予以发展, 最后由杜威集其大成,并运用于教育。
实用主义表现在真理论上为“工具主义”,认为哲 学是人用以辨别方向,适应环境和整理世界秩序的 工具。
实用主义表现在认识论上则为主观经验论, 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表 现为“行动和遭遇之间的密切联系”“行动 处于观念的核心”
杜威声称:“在我的教育著作的背后,存在 着一个思想,这就是颇为抽象的知和行的关 系”
(二)心理学理论1.机能心来自学由詹姆斯与杜威创立,主张心理学研究意 识的机能或功用,认为认知和行为是人类 适应环境的手段或工具,强调心理、意识 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
约翰·杜威
John Dewey 1859~1952
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 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 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 生平及理论基础 ▪ 教育的双中心说 ▪ 论教育的本质 ▪ 论学校 ▪ 教学理论 ▪ 道德教育理论 ▪ 杜威教育思想的特点及评价 ▪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
2
生平及理论基础
▪ 儿童本能生长、经验改造的过程表现为社
释义
杜威认为,教育不应是生活的预备,而是儿 童现在的生活过程;学校应具有社会生活的 特点 ,学校中的课程不应着眼于文字科目, 而应着眼于儿童的生长及现在的生活经验, 教学应从儿童现在的直接经验开始
针对性
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弊病
三、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经验是主客体的统一,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的结果,是行动、操作的结果
杜威经验论两原则
(1)交互作用原则 (2)连续性原则
经验改造的意义
(1)使儿童认识事物之间的某些联系 (2)“增加指导或控制后来经验的能力”
释义
教育过程即通过活动,使儿童主观经验不断 得到改组改造的过程;这种改造既包括对机 体内在因素的改造——反映在教育上,主要 是塑造或形成儿童的新经验(即新的知识、 能力、品德、态度等精神因素);也包括对 外部条件(环境)的改造
三个命题的关系及杜威本质论 的特点
▪ 上述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其中“教育即 生长”与“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分别从 心理学和哲学立论,构成杜威教育理论 的两大支柱
一、生平及教育代表作
(一)生平
1859年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林顿一个小商之家 20岁毕业于佛蒙特大学 1882年进入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哲学与教育 1884年获博士学位 189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系主任 1896年创办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杜威学校) 1904年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19~1921年(60~62岁)在华讲学
作业(occupations) 一般是指模仿现实社 会生活中的职业性活动
二、社会中心说
杜威强调教育过程由社会学与心理学两个方 面组成。并认为他所开办的实验学校是把 “教育的社会方面放在第一位”。 儿童中心说与社会中心说的关系 前者是就心 理的因素,也即就方法论来说的;后者是就 社会的因素,亦即就道德教育的目的而言的。
论教育的本质 (什么是教育)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三个命题的关系及杜威本质论的特点 杜威教育本质论的主要特点
一、教育即生长
生长是机体与环境(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 作用的过程与结果,目标是未来 生长体现为身体、知识、能力和道德等方面
释义
即教育必须从儿童固有的本能、兴趣(包括社交、 制作、探究、艺术的本能)出发,通过动态过程, 促成本能兴趣及身心的继续生长发展,并引导形 成各种习惯
动、认识、艺术、宗教)
(三)社会学理论
1. 人性论
认为要使社会进步,只需采用发展人性,激发智 慧的方法
2. 庸俗进化论
只承认逐渐的进化、量变,而否认质变
3. 民主主义
即指“民治、民有、民享”的社会, “不仅是一种 政府的形式,首先是一种共同交流经验的方式”, 要“打破阶级、种族和国家之间的屏障”,“共 同参与的事业的范围扩大,和个人各种能力的自 由发展,是民主主义的特征”
(四)思想渊源
1. 西方历史上重视儿童,以儿童为本位、内 发论的思想
2. 以社会为本位的思想及其他 杜威吸取了前人的一切重要思想遗产,并结
合现代科学新成果进行了批判性的讨论, 熔古今于一炉。批判性、综合性为其理论
教育的双中心说
一、儿童中心说
杜威于1899年在《学校与社会》中首先提 出了“传统教育”的概念,(以赫尔巴特为 代表),并针对时弊,对它进行了猛烈的抨 击,将其特点归纳为“三中心”(教师中心、 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并以新的“三中 心”(儿童中心、作业中心、活动中心)来对 抗之,某些言辞激烈,震聋发聩
要点
杜威的生长论要求重视儿童,使一切教育教 学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兴趣
针对性
二、教育即生活
▪ 生活与经验是同义词,包含个人与种族全 部经验
▪ 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与生长,就是生 活
▪ 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既包括机体, 也包括环境;既包括个人生活,也包括社 会生活(此处主要指的是社会生活)
1952年 因肺炎去世
曾担任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会长、美国哲学学会会 长、美国心理学会会长
美国南卡邦戴尔大学建有杜威研究中心,出版了40卷 的杜威全集
(二)教育代表作
《哲学之改造》、 《自由与文化》、 《教育哲学》、 《民主与教育》(DemocracyandEducation)(或译 为《民本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明 日之学校》、《儿童与教材》、《追求确定性》 (TheQuestforCertainty,1929)、《心理学》、 《批判的理论学理论》、《学校与社会》、《经验和 自然》、《经验和教育》、《自由和文化》、《人类
2. 生物化本能论心理学
▪ 认为儿童的心理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天生心 理机能不断展开、生长及与周围环境协调的过程。
▪ 提出儿童出生即具有各种本能,“基本本能”的 确立与生长是“教育的天国”。此类观点又被称 为生物化本能论心理学
▪ 人与生具有语言社交、制作、探究、艺术的本能 (或称兴趣、冲动) (按:福氏提到的儿童本能是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