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安决策学》自考辅导资料

《公安决策学》自考辅导资料

《公安决策学》自考辅导资料一、题型、题量及分数分布预测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题量:单项选择30、多项选择5、名词解释5、简答题6、论述题1,共计47分数:单项选择每题1分、多项选择每提2分、名词解释每题3分、简答题每题5分、论述题15分,共计100分复习中,有关与当前形势、工作要求有关的知识要给以关注!二、应掌握的知识点1、决策的起源与一般含义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决策活动。

决策的一般含义:决策是人们针对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作的行为设计、方案选择和执行的过程。

2、人类决策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决策历史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神灵决策阶段、经验决策阶段和科学决策阶段三个阶段。

神灵决策阶段:神灵决策阶段又称为占卜决策阶段。

远古时代,在神权思想的支配下,一切重大决策人们都要乞助于神灵,由天断命,多采用占垦、占卜决策。

占卜决策足与原始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人类处于愚昧状态,不能认识和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状况相适应的。

经验决策阶段: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神灵决策向经验决策转变的开始。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在经验决策方面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古籍。

同时,在长期的决策实践活动中,涌现出了无数机智的将帅,他们在战争中也做出了许许多多有口皆碑的重大决策。

但是,这些历史上的决策,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都未能越出个人才能的界限。

其决策的正确与错误,是与决策者个人的才能、胆识相联系的,主要是靠决策者和少数谋士的阅历、知识和智慧,从本质上讲,都是依靠人的经验,因而称为经验决策。

经验决策经历了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

它是与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力相联系的,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过过重要作用,属于最一般、最基础的决策形式。

科学决策阶段:科学决策诞生于20"世纪50 年代。

科学决策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与社会大生产方式相联系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企业的规模这来越大,垄断和竞争达到了更高的程度,科学发展更加迅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每个企业都越来越感到迅速变化的环境对企业经营存在巨大的压力,如何及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战略决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以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H·A·Sjmon)为代表的管理决策学派应运而生了,被认为是现代决策科学诞生的标志。

3、公安决策的含义公安决策的含义:公安决策是指公安机关及其领导者或特定主体(指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发,针对面临所要解决的任务或问返,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方案设计、选择和执行的活动。

4、公安决策的实质(1)公安决策是公安领导者主观把握客观的能力。

任何一个公安领导者,每天都面临着许许多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每天也都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决策。

公安领导者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总要有一个"想好了再做的过程,这个"想好了"的过程,实际生就是对未来实践的决策过程,即主观把握客观的过程。

而这个"想好了"的决策过程,有一个想得科学不科学、认识高不高的问题,体现了公安领导者主观把握客观能力的高低问题。

一项决策做出来之后,公安领导者的理想和意图能否通过客观行动得到实现,需要以实践的结果来检验。

一般来说,实践的结果如果符合原来的理想和意图,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说明决策是正确的、科学的,叫做"如愿以偿”;如果没有达到原来的理想和意图,就是主观与客观不相符合,说明决策是错误的、不科学的,叫做"事与愿违"。

因而,决策的实质首先是公安领导者将要见之于客观行动的一种主观能力。

(2)公安决策是公安领导者意志的集中表现。

决策意志,是指决策者在确定目标及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种心理状态。

公安决策的必要性,就在于公安领导者的意志和行为,可以对把握客观事物的状况和变化起到很大的作用,因而能够更好地取得改造客观世界的胜利。

公安决策作为人的意志的纯中体现,还表现于公安决策者在解决某项决策问题时的要求和愿望上。

同一个决策问题,对一位保守型的领导者与一位开拓型的领导者来说,处理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

我们说公安决策是公安领导者意志的集中表现,这里所说的意志不应该是心血来潮、随心所欲的意志,而应当是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意志,代表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意志,应当是一种科学的行为。

(3)公安决策是公安领导者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整个决策及执行中,领导者需要调动大脑中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发挥潜在的智慧和才能,对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做出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最终形成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在决策中显示出多种功能:首先是选择功能。

其次是整合功能。

再次是判断功能最后是调节功能。

5、公安决策的基本要素包括决策主体、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策理论与方法和决策结果五个基本要素。

6、公安决策与行政决策的关系公安决策又称公安管理决策,是行政决策的一种,具有行政决策的共同属性一是决策主体均具有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权力,决策代表国家的意志和人民的利益,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二是决策内容均涉及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公共事务,直接影响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是决策制定均必须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各项决策的执行以国家的权力为后盾,以法律为保障。

公安机关是我国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专门机关,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因而公安决策与一般的行政决策相比,又具有以下显著特征:政治性。

即公安决策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国家安全的性质。

随着国家职能的发展,公安机关的职能也在发展。

公安机关既有打击、惩戒的职储,以及治安行政管理、防止违法活动的职能,同时又有保护民主和服务的职蚀。

这种职能上的双重性,表现为社会控制与促进发展相统一,安全保障与服务社会相一致。

由于公安机关是武装的和具有强制性的机关,因此,保护谁,打击谁及其范围与程度如何;如何体现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又为控制和保障社会的安宁与稳定负责,等等,这些问题无不具有极强的政治性。

规范性。

即公安决策必须严格依据法律,制定程序和表现形式应规范化。

由于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执法是以国家权力为后盾的,因而其决策决不能带有随意性,决不能以不规范的形式出现。

国家关于社会公共安全的决策,以及公安部门的许多决策都带有立法性质。

执行的强制性与效力的稳定性,都为公安决策的规范性提出了客观要求。

因此,公安决策不仅要有规范化的程序,而且要有规范化的形式,任何人不能随意保释、任意变动。

服务性。

即公安决策要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受公安机关的性质所决定,公安决策必须适应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人世贸组织后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服从和服务于四化建设,时效性。

即公安决策必须做到快速反应,避免贻误战机。

时效性是各种决策的共同要求,而在公安决策中更具有特殊意义。

社会的犯罪现象和发展趋势、社会治安状况和动态等,都是整个社会系统中敏感的神经。

需要有快速敏感的信息反应网络和高效有力的控制打击网络。

7、公安决策的类型:(以下5点的第一句)按决策问题的性质和作用分,有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战略决策具有总体性、方向性、长远性的特征,它所要解决的是公安工作中的方针、政策、发展方向、远大规划等重大问题。

战略决策涉及的范围广、因素多、影响大,对全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制定战术决策的依据。

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解决某一问题做出的决策,以战略决策规定的目标为决策标准。

按决策组织的地位分,有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高层决策是由党中央、国务院或高层公安领导集体作出的决策,其决策的性质属于战略决策和宏观决策,通常具有全局性、整体目标性的特征。

中层决策是由地方党委、政府或中层公安领导集体作出的决策,所涉及的往往是地区性、局部性的问题,或根据高层决策的总目标,确定本地区、本部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

中层决策有一部分属于战略决策和宏观决策。

也有一部分属于战术决策和微观决策。

基层决策是基层党委、政府或基层公安领导集体做出的决策,其性质一般属于战术决策和微观决策,是为了贯彻落实高层或中层决策而进行的决策。

按决策目标的数量分,有单目标决策和综合决策。

单目标决策是目标的决策,它适用于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

综合决策是指一项决策只有一个决策目标,或形式上有多个目标,但最终可以合并为一个统一策中有多个决策目标,且各目标间存在着某种矛盾性,因而必须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同时解决多个问题,也称为多目标决策。

按决策问题的结构分,有常规性决策和非常规性决策。

常规性决策又称程序化决策,是指在公安管理活动中重复出现的例行性决策,是一种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某一具体公安工作问题所做出的决策,非常规性决策又称非程序化决策,往往是针对以前未曾发生过或未曾处理过的问题,决策时无惯例可循,在实际决策时,对同样的问题,其决策会因决策者个人的智慧、经验、直觉以及魄力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按决策工作的连续程度分,有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单项决策是指所处理的问题是某个时点的状态,它所要求的行动方案只有一个,因而也称为静态决策。

序贯决策是指要求作出一系列相互关系的决策。

其特点是:第一,它作出的决策不是一个,而是一串;第二,这一串决策不是彼此无关,而是前一项决策直接影响到后一项决策。

由于序贯决策考虑了时间先后的动态变化;因而也称为动态决策。

8、基层公安决策的特点由于公安工作的性质,基层公安决策与高层决策、中层决策相比,除具有公安决策的一般特征外,还只有以下一些特点:执行性。

基层公安机关是公安工作的根基,除依法主动搞好经常性工作外,主要是贯彻执行党、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方针、政策、指示、决定的直接实践者,也是各项公安业务工作能否得到落实的关键部门。

这种在上级定目标、给任务前提下的决策活动,充分体现了执行性的特点。

多样性。

按照现行体制,基层公安机关处于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和上级公安机关领导的结合点。

无论是作为块块领导为主的基层单位,还是作为条条领导为主的基层单位,都要接受来自高层次的条条块块组织的任务、领导、指挥和监督,因而必然会出现领导系统在基层组织交叉的状况,使基层成为多功能的战斗实体。

随机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犯罪现象、治安案件、群体性事件以及自然灾害事故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具体到某一起犯罪案件,某一个治安问题,某一次群体性事件和某一次自然灾害事故,其发生的时间。

地点、人物等,则是偶然的,很难预料的。

应急性。

基层领导者身居公安工作第一线,直接指导基层单位的工作,经常会遇到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如侦该案件,处且治安享件,扑救火灾事故,解决因经济、"资源、拆迁、安置等所引起的治安事件问题,这些问题处理的时间性很强,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延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