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一、教学大纲要求1. 掌握适应及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2. 掌握变性、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及后果。
3. 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4. 掌握创伤愈合的类型与骨折愈合过程。
5. 熟悉再生的概念、类型及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与再生过程。
6. 熟悉适应、变性、坏死与修复的结局或转归。
7. 熟悉细胞凋亡与老化的概念及形态学表现。
8. 了解组织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9. 了解影响修复的因素。
二、理论内容提要(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类型与病变特征,举例。
1、萎缩:病理性: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2、肥大:代偿性,内分泌性3、增生:内分泌性,代偿性,再生修复性,肿瘤性。
4、化生:(1)鳞状上皮化生:膀胱、肾盂移行上皮→鳞状上皮(鳞状化生可癌变)支气管、胆囊、子宫颈柱状上皮→鳞状上皮(2)腺上皮化生:胃→肠上皮化生(大肠上皮化生可癌变)。
(3)结缔组织化生:成纤维细胞、间叶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与损伤过程、机制各种损伤因素→生化代谢改变→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光镜改变→肉眼改变。
机制: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缺氧,化学性损伤,遗传变异2.细胞损伤的基本病理过程细胞核:大小、形状、结构、核内包含物及核仁的改变。
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骨架的改变。
细胞膜:形态结构、通透性的改变。
3.各种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好发部位(组织、细胞)及其形态学变化,举例4.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分类及对机体影响5.细胞死亡的概念、类型、形态变化及结局,坏死与凋亡的概念细胞死亡分两种类型;坏死,凋亡。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被动死亡。
不可逆性损伤凋亡: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小团细胞的死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受基因控制(主动死亡)6.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区别(详见教材)7.坏死的病变:包括细胞核、细胞浆、间质的改变。
细胞核: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
细胞质:胞质红染,胞质内碱性核蛋白体减少或消失,与酸性染料结合力增强。
间质:在各种溶解酶的作用下,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断裂、崩解或液化。
8.组织坏死的类型、形成条件及各型的病理表现,举例。
(1) 凝固性坏死:脾、肾梗死,干酪样坏死,坏疽(2)液化性坏死:脑软化,化脓,细胞溶解坏死,脂肪坏死(3)纤维素样坏死(4)坏疽:干性、湿性、气性。
各型发生条件、好发部位、形态表现。
干性湿性气性发生条件动脉阻塞,静脉通畅动脉阻塞,静脉淤血深在的开放性创伤战伤水分容易蒸发水分不容易蒸发尤其合并厌氧菌感染好发部位四肢,肠、胆囊、子宫、肺肢体形态表现组织干燥皱缩组织肿胀,污黑,恶臭组织肿胀,蜂窝状,奇臭边界清楚边界不清边界不清9.坏死的结局(1)细胞坏死后自溶,引起局部急性炎症反应。
(2)溶解吸收,坏死组织较小,由淋巴管、血管吸收或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
(3)分离排出:溃疡,空洞,窦道,瘘管。
各个定义与形态(4)机化与包裹(5)钙化: 属于营养不良性(三)组织修复的概念、再生与修复1.组织修复的概念、再生的概念及类型。
概念:组织损伤后由周围的同种细胞增生来修复称再生;由纤维结缔组织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类型:生理性再生完全性再生病理性再生完全性再生2.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与再生过程。
(1)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强。
表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管道的被覆上皮,淋巴造血细胞,间皮细胞(2)稳定细胞:受到损伤后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
肝、胰腺、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和肾小管上皮(3)永久性细胞:无再生能力。
神经细胞、横纹肌、心肌细胞3.肉芽组织的概念、成分、病变特征及肉芽组织的作用。
概念:由新生的薄壁毛细血管及增生的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浸润。
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4.瘢痕组织的概念、形态及对机体影响。
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常发生玻璃样变性。
5.创伤愈合的概念,愈合的基本过程。
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缺损或离断后,引起组织再生修复的愈合过程。
包括:伤口早期变化,伤口收缩,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表皮及其它组织再生。
6.创伤愈合的类型,各型的特点。
(1)一期愈合:手术切口,创缘整齐,无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瘢痕小,愈合时间短。
(2)二期愈合:组织缺损大,创缘不整齐,有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瘢痕大,愈合时间长。
7.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①血肿形成,②纤维性骨痂形成,③骨性骨痂形成,④骨痂改建或再塑8.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全身因素,局部因素三、实验内容123456789(一) 大体标本观察1.心肌肥大(hypertrophy of myocardium)高血压病患者之心脏,体积明显大于正常心脏,重量增加,各房室均扩大,心肌肥厚,尤以左心室增厚最为显著。
2.前列腺肥大(hypertrophy of prostate)前列腺显著增大,表面呈结节状,切片呈蜂窝状,见许多大小不等的囊腔。
3.心脏萎缩(heart atrophy)心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呈灰褐色,表面冠状血管迂曲,心外膜下脂肪消失。
4.肾萎缩(atrophy of kidney)(1)肾盂结石、肾盂积水引起的肾萎缩,外观体积增大,而切面肾盂、肾盏高度扩大,肾实质萎缩(菲薄)。
(2)慢性肾小球肾炎和高血压病引起的肾萎缩,体积缩小,苍白色,表面呈细颗粒状,质地较硬,切面皮髓质分界不清。
思考:这两种萎缩在形成机制与病理形态上有何不同5.脑萎缩(atrophy of brain)两侧大脑半球及小脑均因积水而呈“囊状”,脑回扁平增宽,脑沟变浅,脑皮质变薄。
思考:此种脑萎缩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萎缩在机理和形态上有何不同6.子宫萎缩(atrophy of uterus) ‘子宫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切面内膜菲薄,肌层变薄。
7.肝脂肪变(fatty degeneration of liver)肝脏体积增大,包膜紧张,边缘变钝,切面呈土黄色,新鲜时有油腻感,边缘略外翻。
8.皮肤瘢痕疙瘩(keloid)皮肤瘢痕疙瘩,向表面略呈结节状隆起,切面灰白色,质地坚韧,有纵横交错的灰白色条纹状结构。
9.肺门淋巴结钙化(calcification in the hilus of lymphnode)肺门处支气管旁见圆形灰白色结节,粗糙颗粒状,质硬,切时有砂砾感,为干酪样坏死物中钙盐沉积所致。
10.脾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 of spleen)慢性淤血性脾肿大,表面较光滑。
切面:坏死区灰白色、干燥,呈三角形或锥形,界限清楚,边缘充血或出血带较明显。
11.肾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 of kidney)肾体积增大,切面肾盂、肾盏广泛破坏,伴空洞形成。
12.附睾结核(epididymis tuberculosis)睾丸及附睾组织,切面见附睾破坏,坏死区为灰黄色干酪样坏死物。
13.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 of lymphnodes)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切面见干酪样坏死灶。
14.足干性坏疽(dry gangrene of foot)坏疽区呈黑褐色,组织干燥,皮肤皱缩,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
15.肠湿性坏疽(wet gangrene of bowel)坏疽肠段肿胀,湿润,呈黑色,浆膜面可有大量脓性渗出物覆盖。
思考:引起肠湿性坏疽的原因是什么它与干性坏疽怎样区别16.肝阿米巴“脓肿”(amebic abscess of liver)肝内见两个“脓腔”,边缘为破絮状坏死组织,坏死组织液化流出,一处已向外溃破。
注:阿米巴“脓肿”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组织液化性坏死,并非是由化脓菌引起的脓肿。
17.胃慢性溃疡,小弯部(chronic gastric ulcera at lesser curvature)胃慢性溃疡即粘膜坏死脱落后留下较深的局限性组织缺损,边缘较整齐,底部平坦,质地较硬。
试描述其大体形态。
思考:此种溃疡在显微镜下有何表现18.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chronic fibro-cavitation type)一侧肺组织,胸膜增厚,表面粗糙,切面见有空洞形成,并有散在的干酪样坏死灶,间质轻度纤维化。
注意空洞大小及洞壁情况。
(二)切片观察1.心肌肥大(hypertrophy of myocardium)①低倍:心肌纤维明显增粗。
②高倍:心肌细胞体积增大,胞质丰富红染,核大,染色深。
思考:心肌纤维增粗,核大、深染,有何意义2.前列腺肥大(hypertrophy of prostate)①低倍:腺体数量增多,腺腔扩张,腺体周围平滑肌数量也增多。
②高倍:腺上皮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核位于基底部,也可形成乳头突入腺泡腔内,间质纤维及平滑肌细胞增生。
思考:什么原因引起前列腺肥大3.肾细胞水肿(hydropic degeneration of kidney cell)①低倍: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积增大、红染,腔内有少量淡红色液体。
②高倍:病变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向管腔突出,致管腔不规则变小,细胞浆内出现红染的细颗粒,大小均匀,弥漫分布,细胞核的结构清晰。
思考: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质内出的现红染细颗粒为何物质4.肝细胞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 of liver cell)①低倍:肝细胞水肿,体积增大,肝索增宽,排列紊乱,肝血窦变窄,有些肝细胞体积增大,变圆,胞浆几乎透亮,即为肝细胞气球样变。
②高倍:气球样变的肝细胞体积明显大于周围肝细胞,呈圆形,胞质几乎完全透明,核增大,染色淡。
思考:肝细胞气球样变-,病因去除能否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5.肝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 of liver)作业:试描述或绘出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镜下表现。
思考:如何区别肝细胞气球样变与脂肪变性6.结缔组织玻璃样变(hyaline degeneration in connective tissue)镜下: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局限性增生,胶原纤维增粗,并互相融合为梁状透明均质物,纤维细胞明显减少。
思考: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物质基础是什么7.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镜下:病变区为颗粒状或束状无结构深红染物质,似纤维素。
思考:纤维素样坏死常发生于什么组织常见于那些疾病8.肾贫血性梗死(anemic infarct of kidney)作业:试描述或绘出肾梗死区肾小球、肾小管结构及梗死区边缘病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