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 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和制备
2. 下列成就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研究生命的起源、进化(B)合成新药物
(C)超导体材料的研制(D)开发氢能源
3. 有一种矿石称为“孔雀石”,它有孔雀羽毛的绿色斑纹,主要化学成分是“碱式
碳酸铜”。
碱式碳酸铜有下列性质,你认为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①绿色固体;②不易溶于水;③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黑色固体。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4. 6000多年前半坡氏族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烧制陶器
5.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与其他三种有本质不同的是()
6.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7. 你在探究化学变化的活动中,能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可靠依据是()
(A)气体生成(B)沉淀生成(C)新物质生成(D)颜色的变化
8. 小猫可站在正在加热的高分子材料板上,这种高分子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是()(A)绝缘性强(B)导电性强(C)传热性强(D)绝热性强
9. 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对这些药品正确的处置
方法是()
(A)倒入废液缸(B)放回原试剂瓶
(C)投入通向下水道的水槽内(D)随意处置
10.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集气瓶(B)量筒(C)试管(D)烧杯11.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没人的地方
(B)给烧杯中的物质加热时,可以用酒精灯给烧杯直接加热
(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D)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另一个酒精灯
12.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13.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了7.9克某物质(1克以下使用游码),称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被称量物质的位置放颠倒了,所称物质的实际质量应是()
(A)8.1克(B)7.1克(C)6.1克(D)7.9克
1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B)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3
(C)取用液体药品,未说明用量时,一般取用5 mL左右
(D)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2/3。
16. 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
(A)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B)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
(C)用嘴尝其味道(D)加热固体观察是否有变化17.下列有关酒精灯的使用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C)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D)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
18.用托盘天平称量5克药品,天平调平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右偏移,此时应( )
( A )增加砝码( B )添加药品( C )减少药品( D )调节平衡螺丝19.振荡试管里液体的正确操作是( )
( A )手指握试管用臂晃动( B )手指拿住试管上下晃动
( C )手指拿住试管用腕振荡( D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20. 实验室里组装一套较复杂的仪器,一般的操作顺序是()
(A)自下而上,自右至左(B)自上而下,自左至右
(C)自下而上,自左至右(D)自上而下,自右至左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5分)
1.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
海水蒸发得到食盐是_________变化;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是_________变化。
2.以纸为例,分别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一个: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3. 在实验室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有些块状药品要用________夹取。
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___在桌上。
然后拿起瓶子,使瓶上的标签向着________。
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体积的
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
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4. 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根据物质哪些性质来识别下列各组物质:
(1)白糖和食盐_______ (2)酱油和白醋_________
(3)铜丝和铁丝_________ (4)冰和水____________
6. 写出下图中各种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C _________ D_________
A B C D
7.用上图中仪器的字母代号回答:
①用于盛放液体药品的是;②用于夹持试管的是
③称量固体试剂的质量应使用;④能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是
8.看下图,回答问题。
(1)
上面实验操作图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
(2)指出上图中两个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
②。
(3)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探究在平时实验中,因操作不正确而可能造成的后果:(任举两例,上图错误示例除外)。
①;②。
9.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_;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试管跟桌面成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14分)
1. 化学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试举两例。
2. 你在家里帮家长洗碗或水杯时,怎样知道碗或水杯洗干净了?
3. 某学生用火柴去点燃酒精灯,一连用了好几根火柴都没有将酒精灯点着,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17分)
1. 让我们和小林同学一起走进实验室来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猜想与假设]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些成分不同,如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设计方案]1、向收集到的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滴加澄清的石灰水,根据是否产生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的多少),可说明气体的含量不同。
2、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人呼出的气体中,根据火焰是否熄灭(或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说明的含量不同。
3、向干燥的玻璃片上呼气,与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做对比,根据玻璃片上是否出现水珠(或出现水珠的多少),可说明的含量不同。
[进行实验]小林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解释与结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含多。
2、小亮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活动与探究。
请你参与并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观察它的颜色、状态、硬度,并嗅其气味。
结果记录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属于物质的___________性质。
(2)用小刀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燃蜡烛,可观察到灯芯周围石蜡融化,灯芯上的蜡烛燃烧,
其火焰分为三层,则A层为________,B层为_________,C层为
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所示)约1s
后取出。
可观察到火柴梗与火焰接触的______层最先碳化变黑,由此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直干燥的烧杯照在烛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__。
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