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ppt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件.ppt


一二三四五六
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和状态;燃烧中,观察蜡烛的火焰;熄灭后,观察 现象。 4.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过程。
一二三四五六
(2)结论。 ①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 碳含量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②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氧气含量低。 ③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 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分解
区分依据 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发生化 学变化
一二三四五六
三、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定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 的性质
测定 通过眼、耳、鼻、手等感官或仪器测
方法 定
复习: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体会化学与人类发展进步的关系。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并能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 的用途。 4.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5.知道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6.能识别并初步学会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及使用仪器时的注意事项。 7.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等基本实验操 作。
4
(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可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4)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5)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碰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湿 抹布盖灭,切忌用水冲。
一二三四五六
3.给物质加热 (1)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以免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2)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应用试管夹,夹持时必须从试管底部向上套, 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3)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等受热均匀后再 固定加热。 (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在加热之前,进 行预热;在试管均匀受热后,小心地对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 动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桌面约成 45°,这样可扩大受热面积;试管口不准对着 任何人。
一二三四五六
二、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态、形状、大小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 体、生成沉淀等
一二三四五六
②液体。 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倒放桌,标签握手心,口口紧挨免外流,试管略倾 便操作。 2.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其中外焰部分燃 烧充分,所以温度最高,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放在外焰部位。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不得少于酒精灯容积 的1。
一二三四五六
五、常用仪器
进行化学实验必然要使用一些化学仪器,掌握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注意 事项是正确、安全、快速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实验结果的前提。初中 化学常用化学仪器可分为:
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反应容器
间接加热:烧杯、烧瓶
广口瓶(固体)
存放仪器 细口瓶(液体) 滴瓶(少量液体)

用途 性质 变化
一二三四五六
四、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第一,提出问题;第二,建立假设;第三,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 行实验等);第四,获得结论;第五,交流评价。 2.实验观察基本方法 (1)关注物质的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 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如是否有发光、放热现象、是否有气体生成、是否有沉淀生成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要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并进行比较与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4)能用化学语言对实验进行准确描述。 (5)探究活动完成后,应认真写出探究报告。
一二三四五六
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 律的科学。 2.化学知识的发展和运用 (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 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2)1869 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 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 向发展。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三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 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一 般取最少量,液体一般 1~2 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 实验室,要放入到指定的容器内。 (2)取用方法。 ①固体。 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竖、三慢立”(将试管平放, 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起,使块状固体缓缓滑 至试管底部,以防止打破试管底部)。 粉末状固体: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 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底部)。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
范围 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溶解
性、挥发性等
举例
铁能导电是铁的物理性质;水的沸点为 100 ℃是水的物理性质等
2.性质和变化的关系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只有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 出来 可燃性、不稳定性、氧化 性、还原性、酸碱性、助燃 性、毒性等 蜡烛具有可燃性、铁易生 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等
集气瓶(气体)
用 加热仪器:酒精灯
仪 器
托盘天平(称质量) 计量仪器 量筒(量体积)
分离仪器:漏斗
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状固体)
取用仪器 药匙(粉末状或较小颗粒状固体)
胶头滴管(少量液体)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水槽等
一二三四五六
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