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语言运用精选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材料一:国内首个“白云爱衣墙”在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志愿驿站亮相,社区里的贫困人员以及流浪人员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免费领取爱衣墙内千净的衣物。

爱衣墙由志愿驿站提供场地,市民捐赠的衣物由“尚丙辉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室”提供清洗、消毒服务。

爱心衣物墙活动起源于国外,是一项二手衣物捐赠的公益活动。

因为门槛低、人人可参与,进入中国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全国许多城市迅速普及开来。

材料二:有人调查了各地“爱衣墙”的运行情况。

具体情况是:有的爱衣墙因设置在地下通道,运行不久就被环卫部门“取缔”;有的爱衣墙很短时间就收到几千件衣服,无处堆放,不便整理;有的捎赠人把爱衣墙当成了处理旧衣物的“垃圾站”,不少衣服太旧不适合使用;有的捐赠衣服被人取走卖旧衣牟利……(1)依据材料一,请你为“爱衣墙”活动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将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为了使“爱衣墙”活动运作顺畅,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有需要,请带走;有闲物,请带来。

(2)爱衣墙活动的运作模式不够完善(或:爱衣墙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作为支撑。

)(3)建议:①捐赠来的衣物不可随意乱放,以免给城市管理造成不便。

②对于捐赠的衣物,应安排专人进行清洗与消毒,保证卫生安全。

③组织相关人员管理衣物,保证捐衣有序,取衣方便,杜绝通过卖旧衣牟利的现象。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设计一条宣传标语,答题时注意以下几点:①内容要紧扣材料内容;②语言要通俗、易读、易记、易传播;③最后使用对偶的句式。

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2)认真阅读材料二内容,从“有的爱衣墙因设置在地下通道,运行不久就被环卫部门“取缔” ”可知爱衣墙选择位置不合适,从“有的爱衣墙很短时间就收到几千件衣服,无处堆放,不便整理”可知爱衣墙活动选择的地方大小不合适,从“有的捎赠人把爱衣墙当成了处理旧衣物的“垃圾站”可以看出爱衣墙活动的衣服质量控制不好,从“有的捐赠衣服被人取走卖旧衣牟利”可以看出爱衣墙活动的受众没把握好。

据此概括出:爱衣墙活动的运作模式不够完善(或:爱衣墙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作为支撑。

)(3)根据材料二中爱衣墙活动再运行时存在的几个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即可。

如①捐赠来的衣物不可随意乱放,以免给城市管理造成不便。

②对于捐赠的衣物,应安排专人进行清洗与消毒,保证卫生安全。

③组织相关人员管理衣物,保证捐衣有序,取衣方便,杜绝通过卖旧衣牟利的现象。

故答案为:⑴有需要,请带走;有闲物,请带来。

⑵爱衣墙活动的运作模式不够完善(或:爱衣墙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与维护制度作为支撑。

)⑶建议:①捐赠来的衣物不可随意乱放,以免给城市管理造成不便。

②对于捐赠的衣物,应安排专人进行清洗与消毒,保证卫生安全。

③组织相关人员管理衣物,保证捐衣有序,取衣方便,杜绝通过卖旧衣牟利的现象。

【点评】⑴本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这样的题对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更高,要求所拟写的宣传标语要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力争吸引读者。

要有鲜明的主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中内容要点的能力。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要抓住关键词,提取并组织每个语句中重要的语言标志,再加以综合表达,概括出内容要点。

⑶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

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

答题时首先要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2.根据你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对联常识的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中秋赏月,小明爸爸提议用对对子的方式为节日助兴。

他吟诵了上联“明月映天一轮满”,小明对出下联()A. 花香千里到门庭B. 冷露无声湿桂花C. 甘露被宇万家明D. 叶脱疏桐秋正半(2)春节将至,小明家要贴一副对联,最佳的选择是:上联①________,下联②________。

A.堂前营草舒眉绿B.绿柳吐絮迎新春C.爆竹传声又岁除D.春风送暖入屠苏E.红梅含苞傲冬雪(3)根据端午节的习俗,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________,万水欢歌【答案】(1)C(2)E;B(3)催龙舟【解析】【分析】⑴上联:明月(名词)映天(动宾)一轮(数量词)满(形容词),“ 甘露被宇万家明”词性与之相对,对仗工整,主题是明月照万家。

A、B、D没有数量词,意思关联不紧密,故选C。

⑵要求是春节贴的春联,必须符合过年喜庆、祝福的特点,“ 红梅含苞傲冬雪”写腊梅傲雪,“ B.绿柳吐絮迎新春”写绿柳迎春,二联意思相关,对仗严整,符合要求,A、C、D不符合“ 春节将至”的要求。

⑶端午节习俗:食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菖蒲、沐兰汤、栓五色丝线等,下联“ 鼓乐、万水欢歌”词语提示,这是赛龙舟的活动,因此“ 催龙舟”对“ 映红日”。

故答案为:⑴C;⑵E;B。

⑶催龙舟【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实质上是“音节”相等,从词性判断C合适。

⑵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答题时应注意,对联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

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

⑶本题考查补写对联。

答题时应注意,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

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结合节日习俗判断对出下联。

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诗意的创造。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夏至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花开,瓜豆满架,稻穗挂地沏茶熏香,听夏虫(yín)①________喝小巷(yǒu)②________深,院子里(fán)③________星点点凉荫下,或是藤椅或是竹席奶奶的大葵扇,缓缓摇起阵阵清风,助人(hán)④________眠宵漏夜短夏梦正长。

(2)冬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

关于冬至有很多俗语,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选项。

冬至日后,白昼逐渐变长,古人认为这是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所以有“①________”的说法;我国民间对冬至很重视,大家围炉温酒,团聚闲话,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因此有“②________”的说法;冬至日,温州民间有“③________”的说法。

在这一天给孩子吃汤圆,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

A.冬至大如年 B.过了冬至大一岁 C.冬至一阳生【答案】(1)吟;幽;繁;酣(2)C;A;B【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吟”的右边不要写成“令”,“酣”左边不要写成“西”。

(2)从“ 天地间阳气恢复的体现”可知①应选C;从“ 把冬至当做一个重要节日”可知②应选B;从“ 教导孩子一切事情都要比去年做得更好”可知这里应选B。

故答案为:⑴吟;幽;繁;酣⑵①C;②A;③B【点评】⑴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这样的题目既是对汉字积累的考查,也是对词语积累的考查,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选用正确的汉字。

⑵本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这段话的大意,然后再根据谚语的意思进行选择。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阅读,可________,可________,亦可________。

但无论何种阅读方式,阅读总能让你如同穿梭在时光的suì道里,触摸时代的脉搏,感受古人的智慧,jí取思想的精华,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uìjí________道________取(2)在“可________,可________,亦可________”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A. 细嚼慢咽浅尝辄止囫囵吞枣B. 浅尝辄止细嚼慢咽囫囵吞枣C. 囫囵吞枣细嚼慢咽浅尝辄止【答案】(1)隧;汲(2)A【解析】【分析】(1)字形题的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隧”“汲”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2)考查安排词语的顺序。

细嚼慢咽:本指慢慢地吃东西。

引申慢慢去体味。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指不深入钻研。

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

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所以“细嚼慢咽”“浅尝辄止”“囫囵吞枣”这三个词语所代表的阅读方式是由细致到粗放的顺序。

所以选A。

其它两项顺序错乱。

故答案为:⑴隧;汲。

⑵A。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⑵此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

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5.班级诗会上,有同学分别朗诵了王安石和李煜的一首词,请根据要求答题。

【甲】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烧水恣行游。

上尽层楼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乙】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千戈?一旦归为巨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请根据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

A.满江红 B.如梦令 C.破阵子 D.南乡子甲:________;乙:________(2)有同学根据王安石词内容做了一副上联,请根据李煜词内容写出下联。

上联:四百年帝业回头往事一梦下联:________【答案】(1)D;C(2)三千里山河辞别垂泪两行【解析】【分析】(1)根据常识可知,满江红,词牌名,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为正体。

另有双调九十三字。

如梦令,词牌名。

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

破阵子,词牌名,定格为晏殊《破阵子·海上蟠桃易熟》,此调双调六十二字。

南乡子,词牌名,以欧阳炯《南乡子·画舸停桡》为正体,单调,二十七字。

根据字数确定即可。

(2)上联从时间角度,抓住“四百年来成一梦”这一关键句子,概括了作者对帝国往事兴衰终成一梦的感叹,下联可以从空间角度,抓住“三千里地山河”这一关键句子进行发挥。

故答案为:(1)D、C;(2)三千里山河辞别垂泪两行【点评】(1)本题考查对词牌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又称长短句。

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