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

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

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土家族医药;山地文化;观念文化;泛神崇拜
世界上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总结和发展了对本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重
要作用的民族医药,并通过文字、图形、实物、语言和风俗习惯,一代代流传下来。

其中一部分已为人们普遍知晓和广泛应用,但还有相当部分的经验尚未整理和研究,也无正式记载,而是反映在日常生活和传统习惯中,成为各民族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

随着现代科技不断进步,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现代化,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价值。

土家族医药的形成是土家先民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的结果,随着土家族文化的发展,研究土家族医药的文化特征,阐释土家族文化对该民族医药发展的影响,对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民族医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山地文化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
土家族的聚居区,从古至今基本都是固定
在湘、鄂、渝、黔四邻接壤的内陆山地,一般称之为武陵山区,包括贵州省铜仁地区,重庆市黔江开发区及秀山、酉阳、彭水等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长阳、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等地,总面积约10万km2。

这里是连山叠岭和险峡急流,地僻民贫,易守难攻,历史的节拍比外围地区舒缓。

北起大巴山,中经巫山,南过武陵山,止于南岭,是一条文化沉积带。

古代的许多文化景象,在其它地方已经绝迹或濒临绝迹了,在这个地方却尚有遗踪可寻。

如此长又这么宽的一条文化沉积带,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当然,时移则势异,保存在这条文化沉积带里的古代文化景象或多或少已经变了形,甚至变了性,但总能使人察见文化景象流变的线索。

此今彼古,“性与貌,略相似”。

“土家族正好分布在这条文化沉积带的中部,所保存的古代文化信息特别丰富。

”[1]可以看出,山与土家族的生存和繁衍是割裂不开的,世世代代居住在山,奔走在山,耕种在山,
吃喝在山,交往在山,正是由于土家族聚居地特殊的地理环境,陶冶了土家族的民族性格,培育了土家族的民族精神。

土家族生活的自然环境十分险恶,要在丛山峻岭中生息繁衍,就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和不屈不挠的勇猛精神,因此形成了土家族崇力尚勇的民族性格特征。

土家族具有崇力尚勇的性格特征,是终年
从事体力劳动,以背、挑、肩扛、渔猎为主的生产活动,同时为了扞卫民族的生存时刻要在与外敌、自然作战等活动中磨炼出来的,因此经常出现外伤、骨折、虫蛇咬伤等自然现象所致的疾病;由于土家族居住地多在山区,多雨水和云雾,终年湿度较大,所以风湿病、皮肤病也较为突出。

在用药方面多以地方草药为主。

“得病者,一时疾病则皆以草药治之。

若铁石重伤跌撞塌压肢体碎折者,用以接骨生肌,功效较神得之,而又易收敛,故邑人用草药者十之七,而用官药者十之三,然性多峻烈,寻常或感冒风寒体弱人忌服之。

”在中医还没有广泛传入土家族地区以前,土家族医疗无分科现象,有病则治,而
治多奇效,“尤以治金石撞伤倍奏神功”。

所以民间多以治疗跌打损伤、断骨、疱疮等病为特长[2]。

2 土家族以“良心”为基本特点的道
德观对医药的影响
土家族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土家族心理特
质和伦理精神的总体风格的再现。

它是以“良心”为其根本出发点,良心是其人性本体[3]。

土家族在以良心为出发点的基础上发展为崇力尚勇的阳刚之气和淳朴憨直的
阴柔之美相互融合,具有明显的原始社会的历史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的痕迹。

对土家族医药的发展具有深刻地影响。

“良心”为本的社会伦理思想,使土家族药匠形成了高尚的医德观土家族人从医
者必先学药,从识药、采药、种药、制药开始,在学药的同时,跟随师傅诊病治病,所以土家族人习惯把医生称为药匠。

药匠溶医、药、护为一体。

土家族人认为:“人之善恶,出于其心,善者有良心,恶者有坏心,病恶扬善,必有良心。

”药匠凭“良心”为邻里乡亲诊病,时常把为人诊病作为一种天职,
不仅随叫随诊,而且对危重者、行动不方便的病人上门诊治。

在看病的过程中态度和蔼可亲,服务热情周到,不论富贫、男女、老幼均一视同仁。

如果知道有人病了,而未及时去诊治,自己会认为是一种罪过。

药匠看病不计报酬,不收钱财,所诊病人或其家属在逢年过节时送一块猪肉、一瓶酒、一双布鞋、一把草烟或拜个早年以示感谢。

药匠在收徒弟时,是非常重品行的,对奸诈、心术不正之人是绝对不会收其徒的。

因此,药匠在漫长的社会实践和医疗活动中形成了具有土家族特色的医德观。

淳朴憨直的文化特点和地理环境的恶劣、封闭,导致了土家族文化的狭隘、封闭,不开放的特点,却体现了朴实形象的文化特点这在土家族对疾病和药物的命名中具有鲜明的特征。

土家族世世代代居住山区,这里崇山峻岭,森林密布。

先民们常以打猎为主要谋生手段,对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及形态较为了解,所以形象地通过动物名称为疾病命名。

如某些风症,如突然昏倒,口吐白沫,嘴象猪叫的为猪婆风,象羊叫的是羊癫
风等。

如惊症类,惊风时在地上打滚,手足抽动的叫泥鳅惊;四肢在地上爬的叫螃蟹惊;双手伸展扇动的叫飞蛾扑心惊;口张开象乌鸦叫的为乌鸦惊等。

如痧症中有狐狸痧、兔子痧、母猪痧、蚊子痧、青蛙痧等。

若患者的头左右看,口中象斑鸠叫为斑鸠症,还有鸭子症、鹊雀症、猪儿症等等。

在土家族医疗活动中以动物形象命名的病名为最多,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疾病的重要特征。

在药物的命名中更是直接。

如凡以消除人
体内毒为主要作用的称为败毒药,如佛耳草、鸳鸯花等。

以治疗食滞为主要作用的叫赶食药,如隔山消、鸡合子、一窝蛆等。

以制止屙肚子、屙痢为重要作用的叫止屙药,如无青地白、铁苋菜、百虫仓等。

如半边莲、蛇不过、千年老鼠屎等治疗毒蛇咬伤为主要作用的就称之为蛇药。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土家族地区交通十分闭塞,人们的思想受到浓厚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很多具有确切疗效的土家族药物未被世人所认识,如素有“草药王”之称的竹节人参、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
八角莲等中草药,多为当地草医在山中采集,或在房前屋后少有栽培,而未形成商品进行交易。

《明史·土司列传》载:“施州卫延
袤多广,物产最富。

”其中有许多中药材被作为土司贡品上缴朝廷,如黄连、巴戟、附子、大黄、羌活、五味子、当归、川芎、紫草、川菖蒲、羚羊角、麝香等[4]。

这些药材以朝贡的形式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对土家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土家族医药的
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观念文化对土家族医药的影响
观念文化,亦称精神文化,是土家族文化
的核心部分[4]。

土家族朴素的宇宙观与生命起源观,反映
了天、地、人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土家族的傩戏祭词中记载,“当初昊天生太极”,“当初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立三春。

三春生五行、生六甲、生七曜、生八卦,四宫八卦定君臣。

”土家族的宇宙观认为,由宇宙本原“太极”分化而产生日月、阴阳;再由天地、阴阳产生春夏秋冬四时;春夏秋冬四季中又确定“三春”
为万物萌生之始。

这些概念与《周易》中含义是一致的,是对我国汉族传统文化中宇宙发展观的直接继承[4]。

土家族医学的基本理论认为上元为天,中元为地,下元为水的三元学说与土家族的宇宙观是相一致的。

土家族的“创世歌”中唱道“天地相合生
佛祖,日月相合生老君。

龟蛟相合生黄龙,兄妹相合生后人。

”认为宇宙的物质可分为阴、阳两大类,阴阳交合则会产生新的生命,而万物皆由阴阳交合而生,充分反映了土家族阴阳交合的生命起源观。

土家族先民在古朴的哲学观点和辨证法的
指导下,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积累和丰富土家族医药的理论学说,对人体结构和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从宏观和整
体上进行认识,对诊疗技术、天然药物、预防措施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和丰富。

4 泛神崇拜与梯玛文化对土家族医药
的影响
土家族是一个有自己宗教信仰特征的民族。

众所周知,土家族是以白虎为图腾崇拜的民族。

其实,土家先民的宗教信仰大致经历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