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变压器的简介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传输电能或电信号的器件, 它具有变压、 变流和变阻抗的作用。
变压器的种类很多, 应用十分广泛。
比如在电力系统中用电力变压器把发电机发出的电压升高后进行远距离输电, 到达目的地后再用变压器把电压降低以便用户使用, 以此减少传输过程中电能的损耗; 在电子设备和仪器中常用小功率电源变压器改变市电电压, 再通过整流和滤波, 得到电路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在放大电路中用耦合变压器传递信号或进行阻抗的匹配等等。
变压器虽然大小悬殊, 用途各异, 但其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却是相同的。
1.1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功能主要有:电压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常用的铁心形状一般有E 型和C 型铁心。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某一电压的交流换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电压的交流电的能量的变换装备。
变压器的主要部件是一个铁心和套在铁心上的两个绕组,如图(1)所示。
一个绕组接电源,称为原绕组(一次绕组、初级),另一个接负载,称为副绕组(二次绕组、次级)。
原绕组各量用下标1表示,副绕组各量用下标2表示。
原绕组匝数为1N ,副绕组匝数为2N 。
图(1)变压器结构示意图当一次绕组两端加上交流电压u 1时,绕组中通过交流电流i 1,在铁心中将产生既与一次绕组交链,又与二次绕组交链的主磁通φ。
m1144.4⋅⋅Φ-=f N j E (1-1-1)1111.1111.)(⋅⋅⋅+-=++-=I Z E I jX R E U (1-1-2)m2244.4⋅⋅Φ-=f N j E (1-1-3)2222.2222.)(⋅⋅⋅-=+-=I Z E I jX R E U (1-1-4) k N N E E U U ===212121 (1-1-5)k U U 12=(1-1-6)说明只要改变原、副绕组的匝数比,就能按要求改变电压。
1.1.2 电流变换变压器在工作时,二次电流2I 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负载阻抗模|1Z |的大小,而一次电流1I 的大小则取决于2I 的大小。
012211⋅⋅⋅=+I N I N I N (1-2-7)KII U U I 22121==(1-2-8)说明变压器在改变电压的同时,亦能改变电流。
变压器除了具有变压和变流的作用外, 还有变换阻抗的作用。
如图 1-3所示, 变压器原边接电源1U , 副边接负载阻抗|L Z |, 对于电源来说, 图中虚线框内的电路可用另一个阻抗|'L Z |来等效。
所谓等效, 就是它们从电源吸取的电流和功率相等。
当忽略变压器的漏磁和损耗时, 等效阻抗由下式求得L L LZ K Z N N I N N U N N I U Z 22212122111')()(2=⎪⎪⎭⎫ ⎝⎛=== (1-3-1)式中22||I U Z L =为变压器副边的负载阻抗。
可见, 对于变比为K且变压器副边阻抗为|L Z |的负载, 相当于在电源上直接接一个阻抗|'L Z |=2k |L Z |的负载。
也可以说变压器把负载阻抗L Z 变换为|'L Z |。
因此, 通过选择合适的变比k, 可把实际负载阻抗变换为所需的数值,这就是变压器的阻抗变换作用。
2 变压器基本结构2.1.铁芯铁芯是用以构成耦合磁通的磁路,通常用0.35mm或0.5mm厚的硅钢片叠成,缠绕绕组的部分叫铁芯,连接铁芯的部分称为铁轭。
铁芯采用硅钢片能够提高磁路的导磁性能和减少涡流、磁滞损耗。
硅钢片有冷轧和热轧两种,冷轧硅钢片比热轧硅钢片导磁高,损耗小,冷轧硅钢片还具有方向性,所以我厂的大容量变压器都采用冷轧硅钢片制成的铁芯。
芯柱的截面一般为阶梯形,这可以充分利用圆形线圈的空间,另外较大直径的铁芯,叠片间留有油道,以利于散热。
铁芯及构件应接地,这是为了防止变压器在运行或试验时,由于静电感应在铁芯或其它金属构件上产生悬浮电位而造成对地放电。
铁芯叠片只允许一点接地,如两点接地,则接地点之间可能形成闭合回路,当主磁通穿过此闭合回路时就会产生循环电流,造成局部过热。
2.2绕组绕组是变压器的电路部分,它一般用电缆纸绝缘的铜线或者铝线绕制而成,为了使绕组便于制造和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受力均匀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将线圈绕成圆筒形,然后把圆筒形的高低压绕组同心地套在芯柱上,低压绕组在内,靠近铁芯,高压绕组在外,这样放置有利于绕组对铁芯的绝缘。
容量较大的变压器绕组通常是由几根导线并列起来绕制的,在绕制时要换位,即让各导线在绕制时互换内外导线的位置,目的是为了使各股导线最终阻抗相等,运行时电流分布均匀,从而减少导线的附加损耗。
3 设计内容计算内容有四部分:额定容量的确定;铁心尺寸的选定;绕组的匝数与导线直径;绕线排列及铁心尺寸的最后确定。
3.1额定容量的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又称表现功率和视在功率,是指变压器二次侧输出的功率,通常用KVA 表示。
3.1.1二次侧总容量小容量单相变压器二次侧为多绕组时,若不计算各个绕组的等效的阻抗及其负载阻抗的幅角的差别,可认为输出总视在功率为二次侧各绕组输出视在功率之代数和,即n n I U I U I U S +++=......33222 (3-1-1)式中S 2——二次侧总容量(V ·A )2U ,3U ,……n U ——二次侧各个绕组电压的有效值(V ); 2I ,3I ,……n I —— 二次侧各个绕组的负载电流有效值(A )3.1.2一次绕组的容量对于小容量变压器来说,我们不能就认为一次绕组的容量等于二次绕组的总容量,因为考虑到变压器中有损耗,所以一次绕组的容量应该为1S =η2S (单位为V ·A ) (3-1-2)式中1S ——变压器的额定容量;η—变压器的效率,约为0.8~0.9,表4-1 所给的数据是生产时间的统计数据,可供计算时初步选用。
表4-1 小容量变压器计算参考数据3.1.3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由于本次设计为小型单相变压器,所以不考虑在三相变压器中的情况,只考虑在小型单相变压器的情况。
小型单相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取一、二绕组容量的平均值,)(2121S S S +=单位为V·A (3-1-3) 3.1.4一次电流的确定11)2.1~1.1(U S I =(3-1-4)式中(1.1~1.2)考虑励磁电流的经验系数,对容量很小的变压器应取大的系数。
3.2铁心尺寸的选定小容量心柱截面积A 大小与其视在功率有关,一般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单位为㎝2)。
s K A 0= (3-2-1) A ——铁心柱的净面积,单位为cm 20K ——截面计算系数,与变压器额定容量n S 有关,按表3-2选取,当采用优质冷轧硅钢片时0K 可取小些截面积计算系数0K表4-2 截面积计算系数0K 的估算值算心柱截面积A 后,就可确定心柱的宽度和厚度。
c K ab ab A '== (3-2-2)式中a ——心柱的宽度(mm );b ——心柱的净叠厚(mm );'b ——心柱的实际厚度(mm );c K ——叠片系数,是考虑到铁心叠片间的绝缘所占空间引起铁心面积的减小所引入的。
对于0.5mm 厚,两面涂漆绝缘的热轧硅钢片,c K =0.93;对于0.35mm 厚两面涂漆绝缘的热轧硅钢片,c K =0.91;对于0.35mm 厚,不涂漆的冷轧钢片,c K =0.95。
按A 的值,确定a 和b 的大小,答案是很多的,一般取b=(0.2~2.1)a ,,并尽可能选用通用的硅钢片尺寸。
表4-3列出了通用的小型变压器硅钢片尺寸表4-3小型变压器通用的硅钢片尺寸3.3绕组的匝数与导线直径3.3.1计算每伏电压应绕的匝数从变压器的电势公式E=4.44fN m B A,若频率f=50Hz,可得出每伏所需的匝数AB A fB E N N m m 380105.444.410⨯===(3-3-1)式中0N ——对应于每伏电压的匝数,单位:匝/V m B ——铁心柱内工作磁密最大值,单位:T A ——铁心柱截面积,单位:cm 2当铁心材料国热轧硅钢片时,取T B m 5.1~2.1=;采用冷轧硅钢片时,可取T B m 5.1~2.1=然后根据N 和各线圈额定电压求出各线圈的匝数101U N N = (3-3-2)202)10.1~05.1(U N N = (3-3-3) 303)10.1~05.1(U N N = (3-3-4)式中1N 、2N ……n N ——各线圈的匝数。
为补偿负载时漏阻抗压降,副边各线圈的匝数均增加了%10~%5。
3.3.2计算导线直径d小型变压器的线圈多采用漆包圆铜线(QZ 型或QQ 型)绕制。
为限制铜损耗及发热,按各个绕组的负载电流,选择导线截面,如选的小,则电流密度大,可节省材料,但铜耗增加,温升增高。
小容量变压器是自然冷却的干式变压器,容许电流密度较低,根据实践经验,通过导线的电流密度J 不能过大,对于一般的空气自然冷却工作条件,J=2—3A/mm 对于连续工作时可取J=2.5A/mm 导线的截面积:A=I/j 导线的直径: I mm jIj I d 715.013.14===π式中: d —原、副边各线圈导线直径,单位:mm ; I —原、副边各线圈中的工作电流,单位:A ;根据算出的直径查电工手册或表4-4选取相近的标准线径。
当线圈电流大于10A 时,可采用多根导线并联或选用扁铜线。
表4-4标准线径3.3.3绕组(线圈)排列及铁心尺寸的最后确定。
绕组的匝数和导线的直径确定后,可作绕组排列。
绕组每层匝数为')]4~2([9.0d h N c -=(3-4-1)式中 d '—绝缘导线外径(mm ); h ——铁心窗高(mm );0.9——考虑绕组框架两端厚度的系数; (2~4)——考虑裕度系数。
各绕组所需层数为 c Nm N =(3-4-2)各绕组厚度为()i i i i t m d δγ'=++ i=1,2,…,n (3-4-3)式中 σ——层间绝缘厚度(mm ),导线较细(0.2mm 以下),用一层厚度为0.02~0.04mm 白玻璃纸,导线较粗(0.2mm 以上),用一层厚度为0.05~0.07mm 的电缆纸(或牛皮纸),更粗的导线,可用厚度为0.12mm 的青壳纸;γ——绕组间的绝缘厚度(mm ),当电压不超过500V 时,可用2~3层电缆纸夹1~2层黄蜡布等。
绕组总厚度为)2.1~1.1()...(210⨯++++=t t t t n t (3-4-4)式中 t 0——绕组框架的厚度(mm ); 1.1~1.2——考虑裕度的系数。
计算所得的绕组总厚度t 必须略小于铁心窗口宽度c ,若t>c,可加大铁心叠装厚度,减小绕组匝数或重选硅钢片的尺寸,按上述步骤重复计算和核算,至合适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