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 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编写:熊碧审查:熊碧审核:熊碧审定:熊碧审批:熊碧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日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1:10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情况为满足黄河水院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增,2010 年 5 月由院生产科对我系下达了黄河水院测区的1:1000 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任务,现根据项目和任务的目的,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
1.2、测区概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临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
新校址东西长 782 米,南北长 965 米,西侧有宽约 80 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 100 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
新校区距黄河水院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离市中心 8km,距火车站约 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 3 km。
总建筑面积达到 34 万 m2,其中实验实习楼(馆、厂)达到万 m2,其它附属用房达到万 m2。
新校区交通便利,校园地势较平坦,便于野外工作。
新校区位于东经114°52'30" -115 °03'52",北纬 22°30' -22 ° 23'. 测区平均海拔约 75 米,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 500mm---2000mm,日照充足适宜作业外测量任务。
1.3 、实习任务及作业依据本次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平面图根控制测量(二)四等水准测量(三) 1:1000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主要遵循如下测量规范:(一)《城市测量规范》(GB12897--91)(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三)《1: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GB/T 7279--1995)(四)《1: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GB/T(五)《 1: 500 1 :1000 1 : 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1. 4、已有资料情况收集到黄河水院1:1000数字地形图和一本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分发的数字测图指导书现可利用的控制点有两个,分别是HY05 、HY06。
以上控制点经现场检测符合规范精度要求后可作为实际测量的一个已知起算数据。
点号X(m)Y(m)H(m)HY0553********HY0653223476732、技术设计方案2.1 、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①概述按照学院需要,我方按照精度要求对整个校园布设一个城市二级首级网,该首级控制网有 HY05,HY06为已知控制点,在整个测区内共布设 12 个首级控制点,布设方案详见《城市测量规范》(G B12897— 91)主要的技术指标见表 1表1 城市二级导线网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序号项目指标1方位角闭合差≤± 24"* √n2测角中误差≤8"3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13cm4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低于 1/100005最弱点位中误差≤5cm②仪器设备的投入与检验平面控制网测量拟投入的设备有: 5 台日本生产尼康 DTM550高精度全站仪(标称精度 2",3mm+2ppm)、5 台自动安平水准仪、一台电脑。
经检验投入本工程的仪器设备均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测量任务。
2 .2 、选点埋石外业选点工作严格技术设计书的要求进行。
在作业中却因地形条件变更设计方案时,须经工程技术主管人员审批。
在选点中应注意一下几点:A、控制点应位于土质坚硬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以便永久保存长期使用;严禁在施工区内或土质松软的地方布设等级控制点。
B、方便使用,便于今后发展加密。
C、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每个点至少要求有两个点通视,以便以后定向和检查为便于测图;点位周围尽量避开一些小障碍物,如:小树、电杆、路灯等;点与点的通视方向上要超越障碍物的距离米以上;D、宜充分利用原有控制点和国家控制点的点位,各级导线也应充分利用已埋设永久性标志的规划道路中线点。
E、选择合适的点位密度图根点的密度应根据测图类型(传统白纸测图或现代数字测图),比例尺和地形条件而定,常规白纸测图方法,对于平坦开阔地区图跟点的密度不宜小于表 1 的规定;地形复杂、隐蔽以及城市建筑区,应以满足测图需要并结合具体情况加大密度。
对于数字测图,也是以此来确定图根点的密度,具体见表 3. 针对本次实习,采用表2中相关规定来进行点位布设。
表 2: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的密度(点/km^2)(引用《城市测量规范》)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图根控制点密度(点 /km^2)1505015表 3:图根控制点密度(点 /km^2)(引用《 1:500 1 : 1000 1 :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测图比例尺1:5001:10001:2000图根控制点密度(点 /km^2)64164F、导线边长要均匀,长度适宜。
本次实习导线距离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电磁波测距,按规范要求,二级导线边长遵循表 4 的相关规定。
表 4: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引用《城市测量规范》)等级闭合导线平均长度测距中误测角中误导线全长或符合导(m)差( mm)差(")相对闭合线长度差(km)三等153000<=| 18|<=||<= 1/60000四等101600<=| 18|<=||<= 1/40000一级300<=| 15|<=||<= 1/14000二级200<=| 15|<=||<= 1/10000三级120<=| 15|<=||<= 1/4000G、埋石工作在踏勘选点时同时进行,可以采用校园现有的表石,也可以采用顶水泥钉,在水泥钉上用红色油漆作标志,并给予编号,然后按照一定的规范制作点之记。
2 .3 、平面控制内业平差计算(1)角度平差:①角度闭合差: Wβ=[ β]-(n-2)*180。
②角度闭合差允许值: Wβ允=±40 (")。
③角度改正数: Vβi= (Vβi以秒为单位,读至1"),检核[V βi]= - Wβ。
④当因为取舍而使得上述检核式不成立时,必须对 Vβi进行人为调整,使其检核式成立。
调整的原则是:在短边两端的βi上调整,每个βi上只能调整1" 。
改正后的角度:β i ’=βi+Vβi ,检核:[ βi] =(n-2)*180 。
(2)、推算导线各边方位角①先坐标反算,求αAB=arctg②再求αN2- A21...........αA26-N2,并检核αN2-A21。
要求:α N2- A21=αA21- N2±180。
(3)、计算坐标增量△ X、△ Y①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 X]-0; 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Y]-0 。
②导线全长最大坐标闭合差WS:WS=± ;。
要求: ( 图根级 ) ,其中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长。
③计算坐标改正后增量:A、先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VXi=- ;VYi=-。
要求以mm为单位取至 1 毫米,由于有取舍,可能产生取舍误差。
检核:[VX]=-Wx ; [VY]=-WY。
当上式因取舍误差不成立时,应人为的对VXi、VYi 进行调整,使其成立。
调整的原则是:在较长边的Di 所对的 VXi 或 VYi上调整一个 VXi 或 VYi,只能调整 1mm.B、再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 必须检核 [ △X’]=0; [ △Y’]=0④坐标计算2 .4 、高程控制测量本次高程控制测量拟投入的设备有: 1 台自动安平水准仪,两个水准标尺。
①四等水准测量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木的是为了准确测得导线点的高程,因此观测过程中每相邻两个导线点之间都是一个侧段。
结合导线布设特点,可以布设成单一符合水准路线或单一闭合水准路线。
A、仪器检验校正实习过程中所用的水准测量仪器为自动安平 DS3水准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验校正的项目很多,但这些项目都需要专门的质量检验机关进行鉴定,本次实习主要进行的是 i 角的检验校正。
该项目检校正式在进行常规水准测量前一般都要进行的,而且方法很多检定所需仪器。
按照规范要求,鉴定出来的 i 角应该小于 20",超过该限差的话,说明 i 角超限,应该对仪器进行校正。
B、设站要求与观测方法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书法进行单程观测,之水准路线必须进行往返侧。
每个侧段无论距离远近,均应设成偶数站。
规范规定,四等水准因采用后后前前(黑红黑红)的观测程序,三等水准应采用后前前后(黑黑红红)的观测程序,但为了提高精度,四等水准测量采用以上两种观测程序均可,一定程度上说采用后一种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四等水准的测量精度。
在每一测站,要满足表5 中各项技术指标。
表5:四等水准测量设站技术要求(引用《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等级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每站前后视视线高度四等仪器类型视距距累计差DS3<=100<=<=三丝能读DS1<=150数C、测站限差具体技术指标见表6表 6:四等水准侧量测站限差(引用《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等级观测方法基辅分划基辅分划检测间歇点(黑红面)(黑红面)高差之差之差高差之差四等中丝读数法D、水准测量记录规定ⅰ、外业手薄应按统一的规格装订成册,每册的页码应予编号。
本项目负责人签字后发给作业员。
已编号的各页不得撕去,记录中间不得留下空页;ii、一切外业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手薄中,严禁转抄;iii在每一侧段的始末,工作间隙的前后及中间气候变化时,需记录观测日期、时间、天气、呈像、前后标尺号数;iv一切外业原始观测数和记录项目的文字和数据,应力求清晰、端正,不得潦草;v手薄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或涂改。
对原始记录有错误的数据(仅限于米、分米的读数)于文字,应仔细核对后用单线划去,再其上方写出正确数据于文字,并在备注栏里写明原因。
同一测站不得有两个相关原始数据的连环划改;vi对作废的观测数据,应以单线划去,并注明重测的原因及重测结果记于何处。
重测记录需加注“重测”二字。
E、水准测量注意事项i、观测时,需用白色遮伞遮住阳光,迁站时应套以白色仪器罩;ii、对具有倾斜螺旋的水准仪,观测之前应测出倾斜螺旋的置平零点;并做标记,随着气温的变化,应随时调整零点位置,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来说,观测之前需要严格整平;iii、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轮至于路线的左侧或右侧;iv、除路线拐弯除外,每一测站仪器和前后标尺三个位置,尽量接近一条直线;v、同一测站进行观测时,一般不得进行两次调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