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审定稿)编制说明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2020.05目录1、任务来源及必要性 (1)1.1 任务来源 (1)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1)1.3 标准编制的意义和目的 (1)2、标准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依据 (2)2.1 编制原则 (2)2.2 编制依据 (2)2.3技术路线和工作步骤 (2)3、编制过程及主要工作内容 (4)3.1 编制过程 (4)3.2 主要工作内容 (4)4、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 (5)5、标准水平分析 (8)6、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8)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 (9)8、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9)9、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 (9)10、废止现有有关标准的建议 (9)11、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9)12、致谢 (9)1、任务来源及必要性1.1 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年下达的有色标委【2018】33号文《关于转发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行业、协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由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冶公司)承担行业标准YS/T87-2009《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的修订任务(计划编号:2018-0611T-YS)。
项目完成年限为2020年,技术归口单位为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2 标准修订的必要性近年来,由于国内铜、铅冶炼能力快速扩张,与此配套的贵金属冶炼由于环保压力而发展相对滞后,阳极泥作为铜、铅冶炼企业的重要副产品,其在市场上的贸易份额也日益扩大。
由于铜、铅电解生产工艺特性,阳极泥本身成分复杂且价值量高,导致阳极泥贸易中供需双方检验争议突显。
现行YS/T 87-2009《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颁布已10年,相关取制样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日益发展的贸易需求,加上吨袋包装阳极泥取样方法的缺失,亟待在此次修订中解决。
1.3 标准修订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本标准的修订、发布、实施,推广和应用,对不同包装形式阳极泥的检验批量、取样工具、取样方法等进行规范,使其在铜阳极泥的内、外部交货检验方面发挥指导作用,通过提高样品的代表性,达到控制检验风险,减少贸易纠纷的目的。
2、标准编制的原则和编制依据2.1 编制原则2.1.1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
2.1.2 以广泛征求各冶炼厂和相关单位的意见为基本参照依据。
2.1.3 本标准编写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的原则,使标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2 编制依据2.2.1 《铜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行业标准修订调查反馈表2.2.2 GB/T 14260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2.2.3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2.2.4 YS/T 991-2014《铜阳极泥》2.3 技术路线和工作步骤2.3.1 技术路线铜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标准修订的技术路线见图1。
图1.标准编制工作程序示意图2.3.2 工作步骤(1)根据上述技术路线,本标准编制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进行标准编制工作的策划,制订工作计划,拟定标准框架;(2)在大冶有色公司及行业内企业进行现场调研,收集整理相关技术资料、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3)编制标准草稿;(4)大冶有色公司内部征询意见;(5)召开标准编制专题会议,讨论审核草稿;标准草稿在行业内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形成标准讨论稿;(6)在行业标委会的工作组会议上讨论,修订;(7)根据工作组会议精神进一步修订讨论稿,形成标准预审稿;(8)标准预审稿在行业内征求意见,进一步修订;(9)在行业标委会的预审会上审查标准;(10)根据预审会议结果,修订成标准审定稿;(11)再一次在行业内征求意见,进行修订、补充、完善;(12)上报标准审定稿;(13)结合审定会意见,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形成报批稿。
3、编制过程及主要工作内容3.1 编制过程标准编制过程的进度和主要工作内容见表1。
表1 编制进度和主要工作内容时间进度工作内容2018.09接到标准制定任务后,大冶公司组成了标准修制定小组;明确了起草人和任务。
2018.09 初步调研与讨论会相结合形成了《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标准》标准草稿2018.10~2019.03 组织大冶有色公司内部技术人员进行资料梳理、检验数据归纳和文献查阅等工作。
2019.04~2019.05组织调研广泛搜集生产厂家、用户对标准的修顶意见,形成。
2019.06 在结合标准讨论会意见和征求行业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标准》标准讨论稿;2019.07~2019.12 组织相关起草单位前往生产和使用单位进行调研,各起草单位按试验方案组织试验并完成数据采集。
2020.05 开展试验数据分析,由公司内部安排讨论,依据专家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形成《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标准》标准预审稿;2020.06 组织召开《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标准》标准审定讨论会;2020.07~2020.09 组织专家审定,并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形成审定报批稿。
3.2主要工作内容本标准编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行业内标准的收集与整理,通过现场调研、发放调研函、讨论会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铜、铅冶炼企业对《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的修订意见,同时组织部分企业开展了品质波动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标准预审稿和编制说明。
3.2.1 2019年6月24日~26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的有色金属标准工作会议,在此次工作会上,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参与了本标准讨论稿的审定,对标准名称的修改、更加广泛的意见收集,以及实验数据的采集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2.22019年5月和11月,调研组分两次前往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北方铜业、恒邦铜业、阳谷祥光铜业等铜阳极泥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为了解铅阳极泥企业关于标准的修订意见,同年7月13日~22日,调研组又前往河南豫光金铅、济源万洋冶炼公司、河南金利金铅公司、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韶关冶炼厂、云南驰宏锌锗公司等铅阳极泥企业进行了现场调研,对标准修订内容以及标准实验等事宜进行了沟通协商。
3.2.3 标准调研组共计发放调研函13份,收到反馈12份。
总计有大冶有色、北方铜业、恒邦铜业、祥光铜业、紫金铜业、陕西东岭、济源万洋七家企业参与了标准试验工作并提供了试验数据。
3.2.4 2019年12月~2020年1月,大冶公司作为标准的主起草单位对收集的意见反馈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具体见附表1、附表2、附表3),并安排了两次内部讨论,最终形成了标准预审稿。
4、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4.1 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YS/T991-2014《铜阳极泥》和YS/T 992-2014 《铅阳极泥》,主要出于检验方法标准应与产品标准相适应。
4.2在“4 一般规定”中修订后的标准①对包装方式进行了重新规定,取消外部交货阳极泥50kg袋装的强制性要求,只要求同一规格尺寸。
②出于降低检验风险,确保样品代表性的考虑,标准中增加同一检验批品级一致性要求,明确不同品级阳极泥不得混装。
③取消“化学成分仲裁样应妥善保管45天:的要求,由于《铜阳极泥》和《铅阳极泥》标准关于样品仲裁期限已有具体规定,本次标准修订不再戎述。
4.3 增加“5.1取样工具”条款,对阳极泥专用取样钎、取样铲、普通取样钎的规格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
为保证样钎所取样品样的代表性,增加取样钎开口长度要大于待取物料高度的要求。
4.4由于原文件相关术语和定义,以及物料取样汇总方式属于采样的通用术语和规则,建议删除原文件3.1~3.5内容,以及“图1散装阳极泥汇总方式图”和“图2袋装阳极泥汇总方式图”。
4.5因散装只适应用于单方内部交货使用,本文件不再对散装阳极泥的取样方法进行规定,同时根据物料品质的差异性,将袋装铜阳极泥和铅阳极泥的取样方法分开进行描述。
4.6为验证阳极泥在吨袋原始和混匀平摊状态下的品质不均匀程度,标准编制组制定了品质波动试验方案,从“附表1:阳极泥品质波动试验数据统计表”可得出以下结论:4.6.1阳极泥品质极不均匀,且混匀难度较大。
同一批次铜阳极泥Au品位极差达到1.516kg/t,水分极差达到8.38%;铅阳极泥Ag品位极差达到14.4kg/t,水分极差达到2.48%。
4.6.2对几家企业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吨袋原始状态下的份样间标准偏差和极差明显较大,其样品代表性较差,检验风险极大。
鉴于上述分析,为规避检验风险,我们拟规定所有袋装铜阳极泥均采用“破袋、混匀平铺后随机均匀布点”的取样方法,即拆袋混匀后平摊成高度不大于200mm的矿堆,采用专用取样钎或样铲取样。
4.7为进一步验证采用“阳极泥专用取样钎”取样与传统“取样铲”取样相比是否存在系统性误差,大冶公司有针对性的安排了比对试验,试验数据见“附表2:铜阳极泥取样系统误差分析表”。
从实验数据可看出,两种取样方法所得到的Au、Ag品质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和系统性偏差,考虑到“阳极泥专用取样钎”在份样量均衡和样品代表性方面的优势,该种取样方法完全可以用于贸易结算检验。
4.8 通过对河南豫光金铅、济源万洋冶炼公司、河南金利金铅公司、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韶关冶炼厂、云南驰宏锌锗公司等铅阳极泥企业的现场调研,由于铅阳极泥本身化学性质不稳定,有发热结块现象,且每次交货批量大,破碎混匀难度大的特点,绝大多数企业在吨袋铅阳极泥取样中采取的是样钎“竖直+分层”方法进行取样,济源万洋公司还提交了该取样方法若干批次分析结果的比对数据。
标准编制组从“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其合理性”的角度出发,拟将该种取样方法也纳入新修订的标准中。
样钎“竖直+分层”方法见“附表3《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意见汇总处理表”。
4.9在“6.2 制样步骤”中增加了一份复验样,考虑到各企业的实际操作,建议混匀缩分后的样品增加一个复验样,总试样量同步调整为620g以上。
4.10 结合大多数单位的意见,为保证可操作性,取消了“6.4.1和6.4.2”两种混匀方法的水分适用条件。
5、标准水平分析6、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本标准的制定过程、技术指标选定、检验项目的设置等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及相关性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无。
8、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
9、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可向生产厂家、用户和贸易商推荐采用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