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
4、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
2、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三、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
教学重点
1、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先看一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送东阳马生序。
从题目得知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对是一篇序。
序分为赠序和书序两部分。
书序是书的序言,而赠序也就是赠言。
那么是谁给谁的赠言呢?东阳是现在浙江省的一个地方。
马生是姓马的一个后生。
也就是宋濂给一个姓马的后生的赠言。
“生”不是名字而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亲切的称呼。
那么宋濂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
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
著有《宋学士文集》。
洪武十一年(1378),即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入朝晋见明太祖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
宋濂了解到马生是个“善学者”,便写下这篇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二、那么宋濂是怎样劝学的呢
现在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检查课文自读情况。
指名读了解学生读的情况。
包括易读错的字和停顿不当的地方。
师纠正。
2、听录音范读。
3、同位之间开始轮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停顿。
4、仿照录音中的停顿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自由朗读。
过渡语: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那现在同学们理解词义了吗?
三、自主探究
1、结合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把不能解决的字词及句子记录在下面。
字:
词:
句子:
小组交流讨论不能解决的字词。
过渡语:学习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是关键,分类整理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记忆。
现在请同学们按要求整理文言词语。
2、整理字词。
古今异义:臭博士再汤走趋或卒假
以的一词多义:
①无从致书以观
②计日以还
③以是以书假余
④以中有足乐者
⑤以衾拥覆
通假字
四支僵硬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
词类活用:腰腰白玉之环
过渡语:积累理解文言词语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工具。
而更好的探究内容,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是我们学习的关键。
请同学们按照学案上的提示选择自己能做好的展示自己。
四、文章内容探究
1、深入学习,展示自我:选择你认为能做好的一项来展示自己。
①我可以有感情的读一下我喜欢的段落并且不出错。
播音员。
②我可以概述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新闻记者。
③我可以选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并进行批注。
文学鉴赏家。
④我选择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来考考大家。
睿智的哲人。
⑤我可以猜测一下作者的写作意图。
善解人意明事理。
⑥我可以简单分析一下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
写作高手。
⑦我可以了解到宋濂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外交专家。
老师相信大家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那你就大胆的展示自己吧!
你能做好其中的哪几项?你想挑战完成哪一项?不要犹豫来试一下。
我们一起疏通了文意,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文章的具体内容吧。
2、问题探究。
①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可引用原文的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困难:无书、无师、家贫(生活艰苦)
②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依靠精神的力量——以中有足乐者。
③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的经历的目的是什么?
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我们的作者宋濂从小刻苦学习,在他的生活中从没有一天离开过书。
所以他文章写得很好,做人也非常的有君子风范。
下面是我搜集的一个小故事。
请大家读一下,来近距离地了解宋濂这个人。
五、拓展阅读:《明史-宋濂传》
【译文】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
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
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
”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
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
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
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
”(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
性格特点:正直坦诚.君子之风。
宋濂真是一个通过读书得到真正快乐的人,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
六、小结
是啊!勤奋的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人,让我们的心灵更美好。
我觉得人生就像一座山。
很多人不愿努力在山脚下徘徊,可是有很多人努力攀登到了山坡、山腰、山顶之上看到了美丽的风景。
虽然最后所有的人还是会会到山脚下,但是我们的人生多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其中的艰辛是我们人生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所以努力勤奋的读书吧。
为了看到山顶更美的风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的丰富多彩!今天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再见。
课后完成学案上的课后练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