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讲: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知识讲解和能力形成: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______ 状态或_____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2)惯性的性质:惯性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是物体的_______ ,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3)惯性的量度:_______ 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针对训练:1.(单选)如图所示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示意图,两个斜面对接,让小球从其中一个固定的斜面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的倾角逐渐减小直至为零.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如果没有摩擦,小球运动时机械能守恒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2.(双选)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3.(单选)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时物体惯性大的缘故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D.物体受到的外力大,则惯性小;受到的外力小,则惯性就大2: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2)表达式:F 反=-F.(3)牛顿第三定律的适用性:不仅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也适用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种关系与作用力的性质、物体质量的大小、作用方式、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2.区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比较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项目不同点两个力作用在______物体上两个力分别作用在__________物体上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为零不可以求合力两个力的性质________相同两个力的性质_______相同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平衡,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两个力的效果分别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两物体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共同点大小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针对训练:1.(单选)在春天,河水边上的湿地是松软的,人在这些湿地上行走时很容易下陷,此时( ) 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无法确定2.(单选)如图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F1和力F2是一对平衡力B.力F1就是课本的重力C.力F1和力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力F1的大小大于力F2的大小三、考查热点:1.(单选)(2008 年广东卷)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2.(单选)(2010 年华师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同一物体,放在地球上比放在月球上的惯性大C.马能够把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D.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时,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3.(单选)(2010 年华师附中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同一物体,放在地球上比放在月球上的惯性大C.马能够把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D.跳高运动员从地面上跳起时,地面给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四、能力提升:1.(单选)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则( )A.向北跳最远B.向南跳最远C.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D.无论向哪个方向都一样远惯性的应用2.(单选)(广东五校 2011 届高三联考)一物体受到轻绳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前进,先做加速运动,然后改为匀速运动,再改做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B.减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大于物体拉绳的力C.只有匀速前进时,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才相等D.不管物体如何前进,绳拉物体的力与物体拉绳的力大小总相等3.(单选)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几种分析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B.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D.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4.(双选)如图3-1-1所示,重球系于线DC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线拉断B.在线的A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线拉断C.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AB线拉断D.在线的A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CD线拉断第二讲:牛顿第二定律知识讲解和能力形成: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与所受成正比,与物体的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相同.(2)公式:(3)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合力为零,a=;合外力增大,a ;合外力减小,a 。
(4)适用范围:①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或的参考系).②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不适用于 (接近光速)运动的微观粒子.针对训练:1.(单选)(惠州 2011 届高三调研)电梯内有一个物体,质量为m,用绳子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以g/3 的加速度竖直加速下降时,细线对物体的拉力为()A. mgB. 2mg/3C. 4mg/3D. 5mg/32.(单选)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时,物体的( )A.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3.(单选)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B.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C.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减小为零4.(单选)如图3-2-2 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被水平绳AO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轻弹簧系着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火将绳AO 烧断,在绳AO 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的拉力F=mg/cosθB.弹簧的拉力F=mgsin θC.小球的加速度为零D.小球的加速度a=gsin θ三、考查热点:1.(单选)(2009 年广东理基)建筑工人用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 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 20.0 kg 的建筑材料以 0.500 m/s2 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 取 10 m/s2)( ) A.510 NB.490 NC.890 ND.910 N2.(双选)(2010 年东莞一中模拟)所示,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在质量为M 的小球上,使球压紧轻质弹簧并静止,已知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小球没有与弹簧连接.现撤去力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刚撤去力 F 时,弹簧弹力大于小球重力B .撤去力 F 后,小球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撤去力 F 后,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一定先加速后减速D .撤去力 F 后,小球在上升过程中一定会脱离弹簧1.如图所示,A 、B 质量均为m ,中间有一轻质弹簧相连,A 用绳悬于O 点,当突然剪断OA绳时,关于A 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B .gC .2gD .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a 向上减速运动,a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求人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四、能力提升:1.(双选) (2011 年佛山一模) “儿童蹦极” 中,栓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弹性极好的橡皮绳.质量为 m 的小明如图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拉力大小均恰为 mg ,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 )A .速度为零B .加速度 a =g ,沿原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下C .加速度 a =g ,沿未断裂绳的方向斜向上D .加速度 a =g ,方向竖直向下2.(2010年全国卷Ⅰ,15)如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 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有( )A .a 1=g ,a 2=gB .a 1=0,a 2=gC .a 1=0,a 2=M m +M gD .a 1=g ,a 2=M m +M g第三讲: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二、知识讲解和能力形成:1、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其解题基本思路是:(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其解题基本思路是:针对训练:1.(单选)一物体初速度v0=5 m/s,沿着倾角 37°的斜面匀加速向下运动,若物体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求 3 秒末的速度(斜面足够长)( )A.12 m/s B.15 m/s C.17 m/s D.20 m/s2.用一水平恒力将质量为 250 kg 的木箱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地面推行 50 m,历时 10 s,若物体受到阻力是物重的 0.1 倍,则外加的推力多大?(g 取 10 m/s2)2.超重和失重(1)超重和失重的定义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__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__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完全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_______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的条件发生超重现象的条件:具有向_____的加速度.如物体向上做______运动或向下做_____运动.发生失重现象的条件:具有向_____的加速度.如物体向上做______运动或向下做_____运动.针对训练:1.(单选)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其重力增加了B.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时,其重力为零C.物体处于超重或者失重状态时,其惯性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增加或减小了D.物体处于超重或者失重状态时,其质量和受到的重力都没有发生变化2.(单选)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在他迅速下蹲的过程中体重计示数将( D )A.始终变小 B.始终变大C.先变大,后变小,最后等于他的重力 D.先变小,后变大,最后等于他的重力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的方法1.正交分解法:2.整体法和隔离法: 针对训练:1.如图 3-3-2 所示,质量为 0.5 kg 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 m的距离速度由 0.6 m/s 变为 0.4 m/s,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作用力F 的大小.( g=10 m/s2)2.(单选)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 1 和 2 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 和F2,且F1>F2,则 1 施于 2 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C )A .F 1B .F 2 C.21(F 1+F 2) D.21(F 1-F 2)三、考查热点:1.(双选)(广东六校 2011 届高三联考)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在电梯运行时,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静止时的伸长量大了,这一现象表明( )A .电梯一定是在下降B .电梯可能是在上升C .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向下D .乘客一定处在超重状态2.(双选)(2010 年东莞一中模拟)如图 3-3-5 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分别为 mA 、mB ,紧靠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水平力 F 推 A ,用 FN 表示 A 对 B 的压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若 mA =mB ,则 FN =F B .若 mA =mB ,则 FN<FC .若 mA>mB ,则 FN<FD .若 mA>mB ,则 F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