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导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
的毅力去学习。
因此,我们要求教师通过更新导读方法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设疑诱读法。
限于学生的个人爱好等因素,对于有些书籍他们不一定会主动阅读。
这时教师
可以结合书籍内容提出问题,吸引学生进行阅读。
这一方法适用于故事性较强
的作品,教师可以简要地介绍故事的结果,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迫切阅读的好
奇心。
(2)竞赛促读法。
由导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系列知识竞赛、"同读一文征文比赛"等,引导学生积
累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阅读能力。
比如百科知识竞赛,告知学生出题范围在
哪类书籍中,给学生一些复习、准备的时间。
对于比赛优胜者给以表扬、奖励。
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鼓舞,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追溯扩展法
这一方法主要针对知识性的作品。
例如:在学生具备了"指南针、火药、造纸、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炼出一个话题:你们
还知道有哪些发明,分别是谁发明的?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外去搜集资料,从而使他们了解到:贝尔怎样发明了电话,张衡怎样发明了地动仪,爱迪生怎样发
明了电灯......应有尽有,通过些次交流与挑战,学生利用图书搜集资料的能力
越来越强了。
(4)美文诵读法
为了引导学生多读好书,会读好书,我们进行了图书漂流活动。
引导学生品赏
优美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佳作,从中获得美的发现和感悟,提高学生的人文
素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
(5)学科推荐法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的语文教
师能够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推荐学生借阅有关图书。
以任务驱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1)精心组织"读书节"活动
对于"读书节"活动,我们事先能进行周密的部署,学校制订总计划,各年段制订分计划。
各年段分段读相关要求的书籍,如"童话、勤学故事、孝敬故事、爱国故事"等,展示活动有讲故事比赛、读后感比赛、百科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
读书活动有序展开为学生自主阅读、年段推荐阅读和提高展示阅读的网络结构。
(2)搭建学生知识积累、展示的平台
在课外阅读的同时,我们十分重视知识的积累工作。
我们要求各班组织学生做好每周一次的读书笔记,或摘录好词好句,写心得、评论。
教师做好批阅、推荐工作,及时将有关文章向校广播站、班级宣传栏、黑板报推荐展示。
各类读书活动生动地推进着课外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学校还做讲座,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新课程实验的示范学校,我们会继续细化操作,落实过程管理,积极发挥图书馆的作用,让我们全体师生在书香校园中不断地追求卓越,塑造"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格力量!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达到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量。
著名特级教
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
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指导,培养的
是阅读的兴趣,亲近书籍的习惯。
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
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
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所谓的“三分钟热情”。
因此,丰富多彩而又具有实效性的阅读实践活动更利于帮助他们对课外阅
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活动中教师的引导点拔,胜过无数次的空洞说教。
一、课外阅读与学生的听、说相结合这里的“听说”是指学生将阅读的内容讲给
同学听或听同学介绍他的阅读收获。
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效;另一方
面可以深化学生阅读的成功体验。
成功的体验总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不仅
大大消减阅读过程的艰辛,甚至有可能演变成阅读的乐趣。
我根据不同年级学
生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故事大王献艺”“成语接力赛”“连词成段”“名篇赏读”“新书窗”等活动。
还可以形成固定的每日活动内容,如:“今日新闻发布会”“早间5分钟”等,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谈怪论、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等讲出来,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书感受等方面向大家推荐自己
喜欢的书,真正掀起一个人人喜欢读书,人人学会读书的高潮。
例如,开展“今
日格言”活动,由学生轮流搜集格言,每天推荐一句。
搜集者在黑板报的固定版
块写下格言,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推荐给大家的理由,其他同学记录整理。
这
样一学期下来,每位同学至少能积累、理解一百条格言。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
笔不小的财富。
每位同学在搜集推荐的过程中翻阅书籍、整理发言,其收获岂
是能用数字可以表示的呢?二、课外阅读与评、议相结合针对阅读的内容开展
讨论,有时是专题讨论,有时是自由议论。
可以在阅读课上随机进行,让学生
自由评书、议论书。
可以是书的内容,也可以是文章的写法。
有时一个同学看
书后有一种独特的见解,又会引起大家再读的欲望,使读书活动精彩纷呈。
针对班内学生阅读没有兴趣的现象,我经常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的活动。
例
如师生同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后,开展“我怎样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我心目中的‘汤姆’”、“汤姆该不该离家出走?”、“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汤姆·索亚历险记》成语知多少”、“《汤姆·索亚历险记》精彩故事回放表演”等系
列交流活动。
活动中师生既交流阅读的感受,又交流个人的阅读方法。
同学们
不但加深了对所读内容的了解,也进一步调动了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师生同读
活动过后,学生手中的书从《奥特曼》《乌龙院》等一些小儿书变成了《安徒
生的童话》《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等少儿名著。
同学们在一起谈
论的是“你又读什么书了?”“知道‘马小跳’吗?太好玩了!”“你喜欢郑渊洁讲的故
事吗?”……在引导学生评议书的同时,也可以结合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组织一
些评论性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养成关注新闻、阅读报刊以丰富积累
的良好习惯。
例如,结合“5·12”地震开展“地震中的英雄”演讲活动,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学生阅读报刊,收看新闻,搜集到大量文字、图片、音像资料。
在
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后,写出自己的体会。
三、课外阅读与竞赛相结合教育心
理学认为,竞争是个体或群体为了某种目标开展的较量。
竞争活动能够使学生
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机水平。
尤其是处
于学生时代的孩子都有争强好胜和表现的欲望,所以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恰当
而合理地开展一些阅读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比如:演讲比赛、辩
论会、读书征文竞赛、速读赛、美读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
这样,以竞赛形式促进读书活动有效、深入地开展,既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的步步深入。
例如“攀登读书阶梯”,每个阶梯标示出相应的阅读量,随着学生阅读量的
增长拾级而上,每上一个台阶,学生的喜悦无以言表。
每周进行一次“读书之星”的评选,学期末对达到或者超过阅读量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授予“读书博
士”“读书硕士”等称号。
再例如“读书打擂”活动,当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程度,
如二十本、四十本或者八十本后,就授予“读书擂主”称号,其他同学进行打擂。
活泼而丰富的竞赛形式让学生在竞争中表现,在表现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书的海洋里遨游,去探索
阅览室管理制度
一、阅览室主要是为师生提供阅读报刊杂志的安静场所。
二、阅览室的资料限于本校师生共同阅览,谢绝非本校教师和学生入内。
三、阅览室开放时间:周一下午第六节和第七节课,周三下午第五节课学生阅览,周一至周五教师阅览。
节假日不开放。
四、阅览者必须爱护室内资料和设施,如果人为损坏,照价赔偿。
室内所有报刊资料一概不外借,更不得拿走,一经发现,将予处罚。
五、阅览室应保持安谧文雅的氛围,阅览者要讲究文明礼貌,禁止大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
六、为创造良好整洁的阅读环境,阅览者应文明阅览,不得乱翻、乱取、乱放报刊杂志,阅读后配合管理员自觉放回原处。
七、注意公共卫生,禁止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果皮、纸屑等杂物,处处体现读书人高雅文明的素质。
八、管理员要按时开放阅览室,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优质服务,阅览者要遵守开放时间,不得随意要求提前或延长开放时间。
九、每次阅览只能拿一本查阅,记好笔记。
十、本制度自发布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