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昆明郑和旅游地产项目营销策划报告(完全版)

云南昆明郑和旅游地产项目营销策划报告(完全版)

目录市场背景篇 (4)第一章云南省旅游产业现状研究 (5)第一节云南旅游概况 (5)第二节旅游产业 (5)第三节旅游业整体概况 (6)第四节旅游产业体系现状 (8)第五节旅游产品 (8)第六节旅游产业规划 (9)第二章昆明市旅游产业现状研究 (10)第一节区位交通 (10)第二节昆明概况 (10)第三节昆明规划 (11)第四节南城晋宁及滇池 (11)第五节旅游产业概况 (11)第六节未来昆明开发旅游项目研究 (18)第七节旅游产业规划 (25)第三章晋宁县旅游产业现状研究 (26)第一节晋宁概况 (26)第二节旅游产业现状 (28)第四章昆明及晋宁旅游市场所存在问题 (29)第一节昆明及晋宁旅游市场所存在问题 (29)第二节小结 (30)第五章昆明及晋宁旅游市场所存在问题 (30)第一节度假旅游现状 (30)第二节度假旅游问题 (30)第三节旅游度假区发展与规划 (31)项目概述篇 (33)第一章郑和故里项目范围及现状分析 (34)第一节项目范围及交通分析 (34)第二节项目区域现状分析 (34)第二章郑和故里项目地块SWOT分析 (35)第一节项目SWOT分析 (35)第二节项目SWOT分析及对策 (35)第三节项目策划基本思路 (36)旅游资源篇 (39)第一章自然旅游资源 (40)第一节地貌资源——山坡、湖泊、湿地 (40)第二节水体资源——滇池 (40)第二章历史文化资源 (41)第一节晋宁的伟人——郑和 (41)第二节郑和史迹 (42)第三节郑和文化四大方面 (44)第三章郑和故里旅游资源汇总(修改) (48)第四章郑和故里旅游资源评估 (48)景点策划篇 (49)第一章整体旅游策划思路及分区 (50)第二章景区震撼性及亮点项目 (51)第三章项目选址太史湾的重要意义 (53)第四章七大分区旅游策划内容 (53)第一节郑和故居游览区 (53)第二节虎山自然观光区 (54)第三节晋宁新貌展示区 (56)第四节动感游乐创意区 (57)第五节文化旅游度假区 (62)第六节湿地生态保护区 (96)第七节湿地生态保护区亮点项目 (98)第八节高端会展商务区 (103)第五章郑和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系统 (111)第六章客群细分及对应旅游产品策划 (113)第七章游览示意图 (114)第八章旅游方式及线路设计规划 (116)环保篇 (117)第一章声明 (118)第二章本项目与滇池生态保护的四大问题 (118)第一节问题一 (118)第二节问题二 (119)第三节问题三 (122)第四节问题四 (123)项目意义篇 (125)第一章本项目对弘扬和推广郑和文化有深远意义 (126)第一节郑和文化意义一 (126)第二节郑和文化意义二 (127)第二章发展环滇池旅游产业的意义 (128)第三章保护滇池、改善滇池周边环境的意义 (129)第四章推动晋宁县的社会经济及旅游产业的发展的意义 (130)第五章展示晋宁城市新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社会意义 (130)第六章总体意义 (130)第七章和谐论坛对宏扬“郑和文化”的意义 (131)营销推广篇 (134)第一章项目整体解读 (135)第二章项目形象系统 (135)第一节项目标志设计 (135)第二节项目标志在景区的应用 (136)第三章项目营销策划 (138)第一节市场定位 (138)第二节旅游市场营销 (142)经济测评篇 (144)第一章项目投资开发成本 (145)第二章项目开发销售收入 (146)第三章项目静态收益评估 (147)项目交通篇 (148)附件 (153)第一章国内郑和文化纪念案例及分析 (154)第一节太仓 (154)第二节福建 (154)第三节南京 (155)第四节总结分析 (156)第二章国外郑和文化纪念案例及分析 (157)第一节印度尼西亚 (157)第二节马来西亚 (158)第三节泰国 (158)第四节印度 (159)第五节也门 (159)第六节索马里 (159)第七节肯尼亚 (160)第八节总结分析 (160)市场背景篇第一章云南省旅游产业现状研究第一节云南旅游概况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东接贵州、广西,北连四川,西倚西藏、缅甸,南临老挝、越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云南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现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世居民族跨境而居。

云南的生物资源与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花卉之乡”、“药材之乡”“有色金属王国”的美誉;另外云南独特的地貌和气象条件也使得境内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煤炭、水能、光能、热能、风能、地热等能源的储备十分充足。

云南省辖16个地、州、市,2006年末全省总人口为4483万人。

第二节旅游产业总体来说,云南省的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且具有5大显著特点,即:山河壮美,风光绮丽;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历史悠久,遗迹丰富;文化独特,绚丽多姿;区位优越,产品多样。

云南省旅游资源一览第三节旅游业整体概况2006年,云南省旅游行业保持了良好、平稳的发展势头,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游客70.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

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169.1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云南省内旅游收入140.5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3.3%。

云南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9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10%。

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5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十五期间云南旅游业概况一览)2007年,旅游业“二次创业”凸显成效,促进了旅游的快速发展。

全年接待海外入境游客7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0.84%。

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2436.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4%;云南省内旅游收入153.3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09%。

云南省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8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9.51%。

全省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68.92亿元,比上年增长8.02%。

数据来源:昆明市旅游局第四节旅游产业体系现状云南旅游业经过“十五”时期的发展,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全省旅游产业拥有固定资产452.7亿元,总资产规模超过600亿元。

共有19526户旅游基本单位,其中旅游行政管理机构78家,旅行社43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0家),旅游住宿设施14234家(其中旅游星级饭店747家、社会旅馆4048家、个体旅馆9439),旅游景区景点230家(其中国家A级以上景区点111家),旅游车船公司16家,高中等旅游院校(系)18所,其他类型的旅游企业69家,此外尚有旅游购物企业300多家及上千家各种类型的旅游餐馆企业,基本形成了包括饭店旅馆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旅游餐饮业、旅游娱乐业、旅游景观业、旅游商品购物和旅游教育等在内的比较完整的综合产业体系。

第五节旅游产品旅游产业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

总体来说可以分为:观光体验型、休闲度假型和特色专项型三种。

云南的旅游产业发展是从观光型产品开始,逐步向休闲度假型过渡的过程。

现在提出的旅游业“二次创业”指的也是这个过程。

第六节旅游产业规划云南省旅游产业规划中曾提到:要抓好“一个中心、五大旅游区”的建设,其中包括“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的建设。

滇中的昆明、玉溪和楚雄三州市,要以巩固发展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乡村旅游为基础,大力开发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会展商务等旅游产品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休闲度假旅游区的开发建设。

依托“一个中心、五大旅游区”的建设,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开发品位高、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新产品。

加大对民族风情、边境旅游、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会展商务、康体娱乐、科考探险、文化旅游等八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着力开发建设“六大旅游产品基地”。

资料来源:《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2004-2010年)》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是云南省旅游产业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休闲度假产品更是大力开发的重点。

如何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结合起来,是整个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二章昆明市旅游产业现状研究第一节区位交通昆明地处“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作为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之一,作为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昆明是中国联结东南亚、南亚通道上的枢纽,具有重要的区域地位。

其交通便利发达,已基本形成空、铁、陆为主构架的交通体系。

而随着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泛亚铁路和昆曼、昆仰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昆明将由我国对外开放的末端变为前沿,必将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昆明交通旅游图)第二节昆明概况●区划人口——昆明市下辖5区(五华、盘龙、官渡、西山、东川)1市(安宁)8县(呈贡、富民、晋宁、宜良、石林、嵩林、禄劝、寻甸),总面积为21111平方公里。

200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514.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5.9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77%。

人口自然增长率6.47‰,城镇化率58.99%。

(数据来源:昆明2007统计年鉴)●产业经济——近年来,昆明市国民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初步核算,2007年前3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73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3.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84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实现453.69亿元,同比增长15.2%,第三产业实现453.20亿元,同比增长13.5%。

三次产业结构为5.1:47.5:47.4。

(数据来源:昆明2007统计年鉴)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69亿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年均增长12.4%。

“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9616元和3258元,增加到12083元和4003元,年均增长8.1%和6.9%。

(数据来源: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第三节昆明规划根据现代新昆明发展规划,将分阶段选择城市空间跨跃发展:近期建设地域:主城,15分钟交通圈。

近期城市空间跨跃重点:环滇池城市群、大板桥地区、宜良县城及阳宗海地区,45分钟交通圈。

中远期建设地域:整个昆明都市区范围,60分钟交通圈。

新昆明都市区总体战略规划为“一湖四片及二城”。

在滇池盆地中:积极发展“一湖四片”,即主城、呈贡东城、晋宁南城、昆阳海口西城。

按规划,今后20多年,滇池盆地城市人口将努力发展到450万人,建成面积460km2。

在滇池流域外:发展二城,即新航空港经济区、安宁冶金化工城市。

第四节南城晋宁及滇池根据《晋宁南城总体概念规划(2003-2025)》,城市定位为依托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形成新型旅游度假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