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心理学教学大纲

职业心理学教学大纲

职业心理学课程简介:本课程为针对06级毕业生的选修课,学分数2,周学时2,主要讲授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就业制度变革及其对人们就业意识与就业行为的影响作深入分析;就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理论的整合性介绍;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选择、职业决策和职业适应;人的个性与职业如何匹配;职业心理选拔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包括面试技巧);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与模式以及职业生涯管理;如何适应职场压力以及如何进行压力管理等。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在目前新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面对职场的困惑,明显地感受到来自求职与工作的压力,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的前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迷茫感。

针对我院学生的特点以及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集中体现的问题,开设《职业心理学》该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以及对当前就业形势有了较全面认识的前提,帮助学生作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主要教学方法:以教授法为主,学生小组讨论与特殊案例分析为辅。

教材:《职业心理学》俞文钊、吕建国、孟慧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一章职业心理学概述(教学时数2)本章主要介绍职业与职业心理学的内涵,就业制度与职业心理,市场经济中的职业挑战与职业指导,职业心理学对象的规定性。

本章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掌握职业的内涵与职业心理学发展的简况,充分了解与体会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及其对人们职业心理的影响。

第一节职业概述一、职业内涵的界定职业是指人们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

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反映。

二、职业的特征第二节职业心理学概述一、职业心理学发展简况职业心理学是在现代心理学发展起来以后,适应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劳动分工精细化对人职匹配越来越高的要求应运而生、逐步发展起来的。

二、国外现代职业心理学的发展第三节就业制度与职业心理一、工作、职业与人生生活在现实世界的人们,无不与工作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工作几乎贯穿于人的一生。

二、就业制度的变革是制约人们职业意识与行为的基本环节因素三、就业制度的改革四、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第四节市场经济中的职业挑战与职业指导一、职业选择的新趋向二、变革时期职业选择的新问题三、学校职业教育的新趋向四、市场经济中职业指导的作用第五节职业心理学对象的规定性一、个体差异、个体职业选择与职业(就业)指导二、组织的人员选拔三、职业生涯、职业适应和职业培训、职业心理咨询四、职业环境优化与职业满意感、个人职业成长与职业成就复习思考题1、阐述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征及其人们对职业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2、界定职业心理学对象的规定性。

第二章职业发展与个体职业社会化本章教学重点是掌握埃里克森与莱文森的人生生命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意义,正确理解个体职业社会化的内容及其实际价值。

第一节产业进步与社会职业变化一、产业结构的进步二、当代社会的职业发展变化三、产业进步对人的整体素质的挑战第二节社会职业(行业)发展与员工素质的要求一、当代社会职业发展变迁的趋势二、职业设计的过程三、职业组织的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第三节人生发展、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周期一、人生生命发展观二、终生发展的影响系统三、人生发展周期第四节个体职业社会化一、个体职业社会化的概念二、个体职业社会化的内容三、社会职业意识的发展第五节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一、社会文化二、家庭三、学校四、同辈群体五、大众传媒第六节职业发展理论一、职业动力论二、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三、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四、台德曼的职业自我概念发展理论复习思考题:1、概述社会职业的发展及其对员工素质的要求。

2、阐述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及其实践意义。

第三章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职业指导理论模式的三大取向,具体掌握人格类型论、心理动力论、行为论的观点、指导策略及其评价。

第一节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理论概述一、理论的作用与基本取向二、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理论的源流三、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理论的定向第二节特性—因素论一、理论观点二、指导策略三、指导方法四、评价第三节人格类型论一、理论观点二、指导策略三、评价第四节需要论一、理论观点二、指导策略三、评价第五节心理动力论一、理论观点二、指导策略三、评价第六节职业选择发展论一、理论观点二、指导策略三、评价第七节行为论一、理论观点二、指导策略三、评价第八节决策论一、理论观点二、指导策略三、评价第九节理论的综合评价复习思考题:1、概述职业指导理论模式的三大取向2、总结并对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的各种理论进行综合评价。

第四章职业选择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职业选择、职业决策、职业适应三者的区别与联系,阐明职业不适应的原因及对策。

第一节职业选择一、职业选择的含义与意义二、职业选择的策略三、职业选择的原则四、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五、职业选择的技巧第二节职业决策一、职业决策的过程二、职业生涯决策的方法三、职业决策类型第三节职业适应一、职业适应问题存在的原因二、提高职业适应性的途径复习思考题:1、概述职业选择的策略。

2、例举案例说明职业决策有哪些类型。

第五章人的个性与职业的匹配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阐明人的个性与职业匹配的重要性、具体内容与实施途径,说明职业价值观的类型及其测评方法。

第一节人的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一、职业价值观的类型二、职业价值观的测评第二节人的能力与职业的匹配一、观察能力二、思维能力三、实际操作能力四、表达能力第三节人的气质与职业的匹配第四节人的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复习思考题:1、试述职业能力类型与职业类型的对应性。

2、简述人的气质类型与职业的匹配。

第六章职业心理选拔本章的教学重点是明确职业心理选拔的程序,简述人员选拔的心理测验方法。

第一节职业心理选拔概述一、职业心理选拔的含义与内容二、职业心理选拔的功能和意义三、职业心理选拔的程序第二节人员招聘的方法与技巧一、候选人的来源二、招人揽才之道第三节人员选拔的心理测验方法一、心理测验概述二、智力测验三、特殊能力测验四、人格测验五、群体社会心理测验第四节人员选拔中的非测验技术一、面谈二、申请表三、推荐表和介绍信四、评价中心:用模拟法选择五、一些奇特的选拔方法复习思考题:1、举一案例,说明职业心理选拔的程序。

2、指出数项特殊能力测验的方法。

第七章职业生涯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的理论与模式,明确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与实施过程。

第一节职业生涯概述一、什么是职业生涯二、职业生涯问题的意义三、职业生涯计划的作用第二节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第三节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一、生活周期模式二、基于组织的发展模式三、综合模式第四节职业生涯管理一、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二、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三、职业生涯的具体实施四、职业生涯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五、职业生涯管理的发展六、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划分复习思考题:1、论述多阶段职业发展观的内涵及其意义。

2、正确理解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责任划分。

第八章职业指导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职业指导的功能、目标与任务,明确学校职业指导的任务与方法。

第一节职业指导概述一、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二、职业指导的概念与功能三、职业指导的目标四、职业指导的任务与内容第二节职业指导的实施一、为工作系统的职业指导二、作为技术系统的职业指导第三节职业指导技术一、职业指导技术中的一般步骤二、职业指导技术第四节学校职业指导一、学校职业指导的任务二、学校职业指导的基本形式三、学校职业指导的方法复习思考题:1、概述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

2、举例说明为何要实施作为技术系统的职业指导。

第九章职业与职业心理咨询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分析职业咨询的特点、范围与程序,比较个体职业心理咨询与团体职业心理咨询的共同点与区别。

第一节职业咨询的特点、范围与一般程序一、职业咨询的特点二、职业咨询的范围三、职业咨询的类型四、职业咨询的一般程序第二节职业问题的诊断一、问题诊断的意义二、问题性质的鉴定三、问题原因的分析第三节个体职业心理咨询一、资料的收集整理二、个别心理咨询会谈第四节团体职业心理咨询一、团体职业心理咨询中的团体构成二、职业心理咨询团体的领导者三、团体咨询的实施复习思考题:1、为何要进行职业问题的诊断。

2、概述团体咨询的实施步骤。

第十章职场中的压力与应对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分析职场中工作压力的来源,明确并掌握职场压力的应对措施。

第一节工作压力概述一、工作压力的含义与症状二、压力影响的两重性第二节压力源分析一、生活压力源二、工作压力源三、职场职业转换带来的压力四、工作压力的个体差异五、工作压力的个案分析第三节化解压力的应对措施第四节压力管理一、压力管理的组织二、工作压力的个人调适复习思考题:1、解释职业转换中会带来哪些压力。

2、从压力管理的角度应采取哪三种降低压力的措施。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俞文钊、吕建国、孟慧编著:《职业心理学》,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1、俞文钊:《职业心理与职业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龙立荣、李日华:《职业生涯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4、郑伯醺、郭建志:《组织价值观与个人工作效能符合度研究途径》,收录于由郑伯醺、黄国隆、郭建志主编的《海峡两岸之企业文化》,中国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2。

5、穆宪:《现代职业咨询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6、刘重庆、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7、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载《心理学报》,199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