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1 .资产管理中,企业应当建立()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
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妥善处理。
A .资产评估B .资产清查C.资产管理D.资产备案答案: B P114 《应用指引第8 号》第 18 条“资产管理中,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企业”2 .企业应当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转。
3 . A.操作流程B.岗位责任 C .维护保养 D .大修制度答案:A P114 《应用指引第8 号》第14 条“企业应当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设备安全运转。
”3 .存货发出记录保管部门需要定期与以下()部门核对。
A .生产部门B .采购部门C.财务部门D.管理部门答案: C P113 《应用指引第8 号》第10 条“企业仓储部门应当详细记录存货入库、出库及库存情况,做到存货记录与实际库存相符,并定期与财会部门、存货管理部门进行核对。
4.定期对固定资产技术先进性评估,结合盈利能力和企业发展可持续性,资产使用部门根据需要提出(),与财务部门一起进行预算可行性分析,并且经过管理部门的审核批准.5 . A.报废方案B.保养方案 C .大修方案 D .技改方案答案: D P168 《内部控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主要控制措施。
5 .企业应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全面清查,保证固定资产账实相符、及时掌握资产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
A .三年B .二年C.每年D.半年答案: C P114 《应用指引第 8 号》第 18 条“资产管理中,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清查制度,至少每年进行全面清查企业”6 .对于重大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采取 ()或联签制度。
A .董事长审批B .总经理审批C.财务部门审批 D .集体审议答案: D“三重一大”事项应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7 .属于无形资产风险的是无形资产()。
A .缺乏核心技术B.积压或短缺C.使用效能低下 D .维护不当答案: A《应用指引第 8 号》第 3 条: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8 .财务部门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需定期进行清查,明确(),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
A .资产权属B .制度C.清查方法 D .清查措施答案: A财务部门组织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需定期进行清查,明确资产权属,确保实物与卡、财务账表相符9.企业购或者以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取得的文件证明是()A .政府的批准B.已经缴纳土地使用税证明C .发票D.土地使用权有效证明文件答案: D P115《应用指引第8 号》第20 条“企业购或者以支付土地出让金等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取得应当取得土地使用权有效证明文件。
”10 .下列不属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是()。
A .固定资产授权批准制度 B.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 C .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制度 D .固定资产的保险答案: B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区分制度不属于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多选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 号——资产管理》指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2. A.产品B.存货C.固定资产D.无形资产答案: BCD P112 《应用指引第8 号》第 2 条“本指引所称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2.无形资产需要从 () 土地使用权等进行梳理。
A .专利权B.非专利技术C .商标权D.特许权 E 、房屋建筑物答案: ABCD P115 《应用指引第8 号》第 19 条“企业应当加强对品牌、商标、专利、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
”3 .企业应当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工作规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等相关内容,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
A .盘点周期B .盘点流程C.盘点方法 D .盘点制度答案:ABC P165 《内部控制》企业应当建立存货盘点清查制度,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盘点周期、盘点流程、盘点方法等相关内容4 .固定资产业务流程,通常可以分为()和淘汰处置等环节。
A .取得B .验收移交C.日常维护 D .更新改造答案:ABCD P166 《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资产取得、资产验收、登记造册、资产投保、运行维护、定期评估、更新改造、以及淘汰处置等。
5 .无形资产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无形资产的()处置与转移等环节。
A .取得B.验收并落实权属C .自用或授权其他单位使用D.安全防范 E 、技术升级与更新换代答案: ABCDE P169 《内部控制》无形资产管理的业务流程主要包括无形资产的取得与验收、资产的使用与保护、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无形资产处置等。
6 .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主要包括()。
A .请购与审批B.采购与验收、付款C .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D.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答案: ABCD存货的请购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存货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存货发出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申请与会计记录。
7 .以下几种固定资产处置方式中正确的是()A.固定资产的处置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办理。
B.固定资产处置价格应报经企业授权部门或人员审批后确定。
C.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处置,应当考虑聘请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
D.对于重大固定资产的处置,应当采取集体合议审批制度,并建立集体审批记录机制。
答案: BCD A 选项违背了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
8 .无形资产业务应关注以下()风险。
A.无形资产业务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
B.无形资产购买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C.无形资产使用和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损失和浪费。
D.无形资产处置决策和执行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权益受损。
答案:ABCD P169-170《内部控制》无形资产的风险点及控制措施。
9 .下列选项中,发出时需要经过特别授权的物资有()A .办公用品B.贵重商品 C .设备D.大批存货E、危险品答案:BDE P113 《应用指引第8 号》第9 条“企业应当明确存货发出和领用的审批权限,大批存货、贵重商品或危险品的发出应当实行特别授权。
”10 .无形资产的更新方面要注意()方面A .注意定期评估B.加大投入 C .不断创新D.进行品牌建设答案:ABC P170 《内部控制》无形资产处置。
判断1.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商品流通企业,存货取得、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发出、盘点清查、销售处置等是其共有的环节。
答案:√《应用指引第 8 号》第 5 条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答案:×《应用指引第8 号》第 3 条3.企业代销、代管、代修、受托加工的存货,虽不归企业所有,也应纳入企业存货管理范畴。
答案:√《应用指引第 8 号》第 8 条4.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不必办理出入库手续。
答案:×《应用指引第8 号》第 8 条5.企业应当规范固定资产抵押管理,确定固定资产抵押程序和审批权限等。
答案:√《应用指引第 8 号》第 17 条6.对固定资产的清查可以每年做一次也可以两年一次,最多不超过两年。
答案:×《应用指引第 8 号》第 18 条7.存货盘点清查一方面是要核对实物的数量,是否与相关记录相符、账实相符;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实物的质量,是否有明显的损坏。
答案:√《应用指引第 8 号》第 12 条8.对于重大固定资产项目的投保,应当考虑采取招标方式确定保险人,防范固定资产投保舞弊。
答案:√《应用指引第 8 号》第 4 条9.由存货实物管理的人员根据盘点情况清查存货盘盈、盘亏产生的原因,并编制存货盘点报告。
答案:×《应用指引第 8 号》第 6 、 12 条10.存货的保管与相关记录工作可以由同一个人员担任。
答案:×《应用指引第8 号》第 6 条简答1.资产管理的总体要求有哪些?答:资产管理的总体要求包括:(1)全面梳理资产管理流程。
(2)查找管理薄弱环节。
(3)重视投保。
2.企业资产管理至少应当关注哪些风险?答:企业资产管理至少应当关注下列风险(1)存货积压或短缺,可能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存货价值贬损或生产中断。
(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维护不当、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资产价值贬损、安全事故频发或资源浪费。
(3)无形资产缺乏核心技术、权属不清、技术落后、存在重大技术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企业法律纠纷、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3.企业应当建立存货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应当重点关注哪些事项?答:企业应重点关注:(1)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应当办理出入库手续。
(2)应当按仓储物资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并健全防火、防洪、防盗、防潮、防病虫害和防变质等管理规范。
(3)加强生产现场的材料、周转材料、半成品等物资的管理,防止浪费、被盗和流失。
(4)对代管、代销、暂存、受托加工的存货,应单独存放和记录,避免与本单位存货混淆。
(5)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强存货的保险投保,保证存货安全,合理降低存货意外损失风险。
4.固定资产在运行维护环节的主要风险及其主要管控措施有哪些?答:主要风险是:固定资产操作不当、失修或维护不到位,可能造成资产使用效率低下、产品残次率高或资源浪费,甚至发生生产事故,生产停顿。
主要措施:第一,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和保养,制定和完善固定资产维护和安全防范制度,将资产日常维护流程体制化、程序化、标准化 ,定期检查 ,及时消除风险 ,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档案,并据以制定合理的日常维修和大修理计划,并经主管领导审批。
固定资产管理需分类管理:( 1)固定资产的简单维护,可以由操作人员或内部技术人员完成;( 2)尚在保修期内的固定资产,一旦发生故障,应及时联系厂商维修或退换货;(3)对于固定资产大修须由内部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必要时聘请外部技术人员或专业机构完成。
大修完成后经验收合格的才能投入运行。
第三,企业生产线等关键设备的运作效率与效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操作人员上岗前应由具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充分的岗前培训,特殊设备实行许可制度,需持证上岗,必须对资产运转进行实时监控,保证资产使用流程与既定操作流程相符,确保安全运行,提高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