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2《氧气》导学案

课题2《氧气》导学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氧气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特点;
3、了解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概念;
[学习重难点]
重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一、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33-35页,回答后面问题:
、氧气的检验方法:
3、完成木炭、铁丝、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什么是化合反应?什么是氧化反应?
5、什么是缓慢氧化?举出例子。

二、合作探究
1、物质的燃烧与氧气有密切得关系,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与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原因是什么?
2、通过以上实验,我们能发现这三个反应哪些共同特征?
3、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质疑探究】
1、做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室验时,在集气瓶的底部都要预先倒入少量水,目的是否相同?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下端系一根火柴梗?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细铁丝需盘成螺旋状,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1.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N2 B.O2C.CO2D.CO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A.铁丝B.木炭C.白磷D.硫粉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化合反应的共同特征是两种物质反应而生成另一种物
D.不论是否有氧气参加,只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属于化合反应
6.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氧化反应的是(),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氢气+ 氧气----- 水
B、乙炔+ 氧气-------- 二氧化碳+水
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铁+ 氧气---------- 四氧化三铁
E、氢氧化亚铁+氧气+水------- 氢氧化铁
二、填空题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铁丝的一
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推断题有A、B、C、D 四种物质,A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在A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 是一种无色气体,把D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试判断A、B、C、D 个是什么物质。

请把答案填在空格内。

A 是______;
B 是_______;
C 是______;
D 是_______。

你能用符号把它们表示出来吗?
试试看:A 是______;B 是_______;C 是______;D 是_______。

《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宫前乡中
宋英
氧气的性质教学反思
首先我把这节课的整体思路作一简要说明:
1、氧气,学生熟而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深入。

因此我就在教学中用引入课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2、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就显得较为抽象,因此我在使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时注意了直观性和对比性。

例如,在讲解闻气体的正确操作方法时,由两位学生上讲台同时演示不同的闻氧气方法,由学生判断正确,可加深学生的印象。

3、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结合了生动有趣的小组合作实验。

分组合作完成氧气的检验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把学生注意力放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由于硫的燃烧生成物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且有毒,而且在电教室上课没有通风设备所以这实验就改为演示实验了。

考虑了以上几点,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备课。

我的脑海中始终贯穿一个思想,那就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所以只要学生知道的知识就让他们说。

如:你知道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吗?集气瓶为什么要预先在瓶内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学生积极发言,我不断鼓励,使他们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学生喜欢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做实验,因此我就想借此再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动手实验,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木条、铁丝、硫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都是教师演示,但没想到他们的观察操作操作能力很好,学生高
兴,我也高兴。

这也使我感到今后要充分的相信学生,不要再束缚他们的手脚,他们其实很了不起。

一节课总是会有一些遗憾,这节课最失败的就是因为是隔夜制好氧气很多集气瓶中的氧气漏气了,导致一些小组的实验不成功,这是我从教三年以来上课遇到的最大的突发事件,很多同事都暗暗为我捏了一把汗。

幸亏同事及时帮我制取了几瓶氧气,我又重新演示了一些实验,为此我非常感动同事的热心帮助。

但这些都是我执教的宝贵经验,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课后及时反思,改进收集氧气的装置,例如在瓶口适当涂点凡士林可防止漏气,用塑料软瓶收集二氧化碳时沿瓶盖和瓶身缝隙处滴蜡烛可防止漏气。

还有就是在学生探究问题时的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什么时候探究,什么时候讨论,讨论到什么程度,还需仔细考虑。

需要及时关注学生,适时引导学生的提问。

对此我的想法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积极上公开课,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争取做到每一节课当作公开课来备课,在实践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