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一、导入今天咱们学习一篇美文,一篇写花的美文,同时也是写感悟的美文。
美文呢,是要美读的,今天咱们这节课就叫“美文品读课”。
我们学习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感受文章的美,第二个方面是发现文章的美,第三是欣赏文章的美。
二、感受文章的美1、下面咱们进入第一个环节的学习──感受文章的美。
感受美,首先要美读。
读三次,第一次是自由地大声地比较快地朗读,感受文章的内容。
好,我们开始自读课文,出声地阅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2、好!老师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你们刚才的朗读:沸沸扬扬,就像小蜜蜂在工作一样。
下面,同学们拿起笔,把这篇文章的每个自然段都标上序号。
我有个要求,标的时候,口中要喃喃自语,“哦,这一段是开头。
”“噢,这是写藤萝乍开。
”像这样自言自语。
(学生开始标序号,并喁喁低语)3、师:标好了吧?标好了,我们再读。
这一次读的方法不同,老师呢,作一个主持人,引导你们读。
现在我们进行课文的重点阅读,老师先读一句作示范,然后你们再齐读。
(1)师:“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出现在我的面前的,是这样流光溢彩、生机勃勃的一树紫藤萝。
请同学们以赞叹的语调,朗读课文的第2段。
(同学们朗读)(2)师:这里的藤萝花是繁密的,生动的,活泼的,它们那么快乐,那么充满活力;那么富有美感。
请同学们用喜爱的语调,朗读课文第6段。
(同学们朗读)(3)师:是啊,这美丽的花象征着生命之可爱,它缓解了“我”心中的悲痛,让我沉浸在美的意境之中,让我对生命有了美的感悟。
请大家用颇有感叹的语调朗读第10段。
(同学们朗读)(小结)师:读得非常的好!刚才同学们读的是文章的主体内容。
它组成了这样一个格局,就是由实到虚。
由眼前的这一条紫藤萝瀑布,到眼前的每一朵小花,然后到对生活的感悟。
到此,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4、下面再读,要自由地选读,深情地演读课文。
什么叫演读呢?就好像你在为大家朗诵课文。
不要有拖腔,也不要有拖调,要用心朗诵。
听老师读第2段。
(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一段)要像这样来演读。
现在,每人自选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来朗读。
(学生自由地尝试演读)师:好!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演读一段。
看能不能读出情感,能不能读出对花的喜爱。
(学生朗读,读完后有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师:读得不错,有那么一种感悟的味道。
三、发现文章的美1、好!下面我们再来发现文章之美。
发现美,就是要我们用眼睛来看,用心来感悟。
自由品读,说说课文美在哪里。
一篇美文,往往从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找到她的美。
一个词,一个比喻.一个句子,一段文字,或者所描述的色彩,或者抒发的感受,都可以来评说。
怎么说呢?用“我读了这个地方,觉得它美,美在……”的句式来说,每个人说一点。
读的的时候,拿起笔来,画一画,写一写。
开始。
(学生默读课文,准备发言)师:(教师巡视)用词之美,造句之美,色彩之美……,等等,都可以说。
好!小组之间交流一下,每个人讲自己的观点。
开始。
(学生交流,气氛热烈)2、师:有哪位同学给大家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读了第2段中“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得写得很羡,她把每一朵花最浅淡的颜色比作银光,很有新意。
师:而且紫色和银光相互映衬,色彩对比很强烈,给人以绚烂之感,而迸溅的水花呢,又有一种动感,使画面更显得生动活泼。
好!你来。
生2:我觉得第7自然段写得很美,因为它这一段的感情色彩很浓重。
而且作者非常具体地写了她看花时心里的感受。
师:说得非常好!作者写这一段,实际上有个背景在里面。
作者唯一的弟弟得了癌症去世了,这就是文中为什么提到“生死谜手足情”她很悲痛地看这个花,而花这么明艳,这么美好,又滋润了她的心情。
说得好!见解独特。
好!再来,你说。
生3:我很喜欢第2段的第一句话:“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使人感受到藤萝非常地繁茂,看不到起点,也看不到终点,让人感到很神秘。
师:对!给人一种摄人心魄的气势之美。
是吧?生4:“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话写得非常的美。
这句话写得非常的美,这几句话不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而且写得像童话,充满了情趣。
师:对!你看这个句子,“从未”,她把这一句放在前面,写得非常有力量,非常有情感。
好!再来!生5:“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这一句写得非常美。
因为它把花瀑比作大条幅,把颜色比作银光和水花。
师:色调很明净,给人以美好的、明净的感觉。
好!你来。
生6:“‘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在嚷嚷”这一节写得很美,它用拟人手法,把藤萝花写活了。
师:对!我们听见了它们的声音,写得很活泼、很生动。
生7:“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这里写得很生动。
也用了拟人的手法。
师:对!很有韵味,三个句子一气呵成。
是吧?好!还有吗?生8:“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里写的是花苞很饱满,使人觉得花朵很美好。
师:把花朵写得那么饱满,使人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可爱。
生9:我觉得第3段写得很好。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朵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里运用拟人,写出了紫藤萝的性格。
师:说得好!而且从全文来看,它和下文形成照应。
生10:第8段也写得很好。
尤其是“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一种朦胧感。
师:啊!你看,朦胧感!从嗅觉的角度来写花,把无形的香气写得有形有色,多么有想象力啊!3、(小结)像这样美妙的地方还有很多,同学们的品读能力非常强,现在老师给大家总结一下,同时也和大家交流一下老师的看法。
我们学习这篇美文,首先要注意课文中的美词,你看,文中的“伫立”,笔直地、安静地站立,写出了赏花时的心态;“繁密”,写花多:“蜂围蝶阵”、“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这都是用得很高雅的词汇。
第二,还有美句。
再看看同学们发现的美句,“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还有,大家一起读一次):紫色的大条幅上……”(生齐读:“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还有描绘花形的。
(生齐读:“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多美啊!还有美段,像由花到人,写出作者的人生感悟的段落。
没有这样的语句,文章就没有情感的深度。
咱们再看,这篇文章美在对盛开的藤萝花的“渲染”──这个词学会──作者用了渲染的笔法,从各个方面来写它的美。
我们还可以发现,美在“紫色”在文中的弥漫。
全篇文章我们读下来,感觉它描述的色彩的基调就紫色的。
那么,这个“紫色”给人以什么样的感觉呢?一种诗意的感觉,就像刚那个同学说的,有一种“朦胧的”、梦幻般的诗意的美。
第三,美在那充满生命力的流动。
注意,作品一开始就写流动,流动,流动……,到结尾还是在流动。
这种花的色彩,花的美,花给人的感受,都在我们面前流动,在作者的心中流动,这种流动着的东西,就给人一种动感,就有力度,同时也能够表达作者心里的感受。
第四,美在对可爱的小花的描绘。
这些句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第五,美在对曾经有过的那一大株紫藤萝的描写,这就是第8段。
前面写那么美好的花,为什么这里还要写很久以前的、凋零了的紫藤萝?这就是暗示时代的变化。
我们的时代进步了,现在这花才能开得这样美好。
所以这一笔很重要。
还美在对人生感悟的点题段,就是第10段,它给人以深深的感受。
你们看,这篇文章从整体来看,从大的方面来看,有这样一些美点被我们发现了。
那么,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篇文章揭示了一种文章写作的规律。
它首先是写花之美:啊!生命是如此的辉煌灿烂!然后写情之美:生命的喜悦荡漾在我的心头,给我宁静感,给我喜悦感。
然后是立意之美,就是文章的立意出来了:啊!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它是由“物”到“情”到“意”。
所以我们读这样的文章,首先心里就有这样一个轮廓:这类的文章是是由“物”写到自己的“情”再写到它的主旨,它的含义。
因此,这样的文章,就是写景抒情、托物寓意的文章。
好,同学们可以把“写景抒情,托物寄意”这八个字标注在课文的标题处。
4、(延伸)一般地来讲,写“物”的,如写花呀,写船呀,写船帆呀,写松树呀,写白玉兰呀;写鹰呀,它都是有意图的,都是先写“物”,然后再写情感,最后再点题。
因此,咱们学习一篇文章,要知道这一类文章怎么读。
四、欣赏文章的美1、好!咱们“品读──发现课文的美点”就进行到这儿,咱们再来欣赏文章的美。
欣赏美,就要采用特殊的方法。
本来我们刚才的活动也是欣赏美,老师刚刚讲过,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
现在请你们用横线画出写花的美句,然后再把作者点题抒情的句子画出来,这样就把一篇长文章浓缩为一篇简短的、200字左右的短文,就把课文中最美好的句子集中起来,成为一篇小小的、我们能够更容易记诵的美文。
好,下面我们就开始画那些句子。
我建议这样画:第一、画出整个紫藤萝瀑布的句子:第二,画出小花的句子:第三,用出表达自己情感的句子;第四,画出点题曲句子。
咱们现在进行的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学生开始边默读边画)2、师:现在我们是在进行浓缩课文的工作,很多同学都已经画完,哪个同学先起来说说?好,你说。
生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师:嗯,这是总写藤萝花。
生2:(学生接着念)“还有淡淡的芳香i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师:写感觉。
生3:还有第9段:“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师:嗯,还差一点什么呢?生4:“花好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我抚摸了一下那个小小的紫色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师:好!这是点题的地方。
是课文由实到虚的表达。
你还有要说的吗?生5:还有第6自然段:“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
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3、师:嗯,菏泽市写小花的。
你们看:总写藤萝花,写小花,写情感,点主旨。
赞美就把它浓缩成了一篇很漂亮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