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及作者的感情变化,感悟中心。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掌握生动的词汇。
3、体会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4、学习并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思考的学习方法。
5、体会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体味人生,感悟生命。
●学习重点:
1、朗读;揣摩、品评优美语句、词语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2、体悟作家对生命的感悟和赞美。
●学习难点:通过想象,将抽象的写景文字感知为生动的景物描写;
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扫除字词障碍,初读感知,理清结构层次,感悟主旨。
课前自学
一、自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作者及背景,熟读课文,弄清字音、字形、字义;
2、感知文意,读懂作者的感情变化及对生命的感悟。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精华,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1994年出版的《宗璞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散文集。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2、相关背景:
宗璞家人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在作者的心头。
在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生命的永恒。
于是在其弟逝世前写成此文。
三、学法指导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三、知识积累
陶渊明—菊花: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
周敦颐—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四、自学检测
1、文学常识检测:
本文选自《》,作者,原名,本文体裁是。
2、字词积累
①给下列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迸.溅伫.立伶.仃.忍俊不禁.仙露琼.浆盘虬.卧龙酒酿.嚷.嚷.沉淀.
依傍.笼.罩.挑.逗船舱.繁望稀围蝶阵
②多音字、形近字辨音组词。
伫绽浆槐
禁嚷桨魅
贮淀奖魁
③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忍俊不禁:伶仃:
盘虬卧龙:挑逗:
课堂探究
一、自主探究
1.世界上的花儿千姿百态,说说你喜欢哪种花儿,为什么喜欢?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提示:作者围绕什么写?接着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第一段( - 自然段):先写之美;
第一段( - 自然段):然后写之美;
第二段( - 自然段):再写之美;
第三段( - 自然段):最后写之美。
二、合作探究
快速浏览课文,小组合作解决:
a.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b.作者对生命感悟到了什么?
c. 试着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
说说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d.从全文
..来看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来行文的?
三、研读中间及首尾
1、本文还特别写到十年动乱中藤萝的情形,这有何用意?
2、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要独立成段?
3、结合全文意思品味最后一段的含义及作用。
第二课时
学习要点:揣摩、品评优美语句、词语的含义修辞方法及表达效果。
课前自学
一、自学要求
1、从修辞方法入手,重点品读课文2-9段内容。
二、学法指导:修辞方法——通感
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举例子来说吧: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举个例子:
通过自读理解,你能从文中找到使用通感的句子吗?
课堂探究
一、研读赏析2-6段
从第2段开始,作者开始正面描写紫藤萝,描绘非常形象、优美,同学们读2-6段,要求读顺畅。
1、合作探究:
按顺序说说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这5个自然段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的?)
按到的顺序描写藤萝花的、、
2、品读与交流:
本文从形、色、味、神等多方面对紫藤萝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分别找出一些句子,试着用“我欣赏的佳句是,它运用了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于”的句式说说你的体会。
(1)整体形状——“我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也不见其终极。
”
体会:它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表现出了藤萝“瀑布”气势
非凡,给人生命绵远流长之感。
(2)局部形状——
体会:
(3)整体颜色——
体会:
(4)局部颜色——
体会:
(5)香气——
体会:
(6)神情——
体会:
二、独立分析“忆花”部分
请同学们自己欣赏、分析“忆花”部分,赏析时要注意:
弄清描写顺序、角度、语言,重点分析一两个精彩的句子,谈体会。
1、作者回忆起十多年前的紫藤萝采用了什么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
2、试理解“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一句。
三、体验反思——倾心美读,交流感受。
作者由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或不幸?四、拓展延伸,妙笔生花。
1、写法总结:{
2、课后练笔:
学习作者,细细观察一种花(梅花、玫瑰花、菊花、荷花、梨花、栀子花等),写出对生命、对人生的一点感悟吧!
题为“我看花”,不少于300字。
. .
花→不幸→藤萝瀑布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