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要培养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问题是缺乏语言环境,许多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兴趣,产生畏难情绪,导致整体水平不高。

这种情况在每所学校都同样存在。

针对学生学会了英语语言知识,却不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现状,我们选择了这个情景教学研究。

本课题的提出意在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境学习中锻炼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及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

二、核心概念界定:
情景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指的是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根据教材,用语言、教具及各种教辅设备,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concrete settin gs),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充分体现语言的实践性和交际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语言的记忆和巩固。

“情景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

”情景教学法运用于英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是通过引入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所含的意义,从而达到在交际中运用英语的目的。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情境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并非现在才有,在我国和西方的教育史上,都有情境教学的萌芽。

教学中运用和创设情境形式在美国教育家杜威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他是最早在教育学意义上运用“情境”一词的,他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并把情境列为教学法的首要因素。

他说,“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

”所以,思维起于疑难是他教学过程的理论基础。

这里的“疑难”意即相对学生认识程度而言的有困难的情境。

他认为,要使这个有困难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必须使这个情境和学生经历过的情境有相似之处,而学生对付这个情境又有一定的能力。

教学的艺术就在于能够创设恰当的情境。

因而杜威的教学过程就是创设情境、引起动机、确定目的、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评价成果。

在现代教学思想中,情境教学的形式得到了较系统的反映。

四、选题的理论依据:
(一)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考虑
小学生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具体形象思维好,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在课堂教学中,如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就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作用。

重情趣是情境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各种方式创设各种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教材的编排上考虑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均采用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体系,以结构为主体,辅以情景,将交际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

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交际情景,如公园、学校、动物园等。

语言教材也较多地采用日常用语,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考虑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

五、预期成果:
(一)改变“哑巴英语”的学习方式
我们将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情境教学法的相关理念出发,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通过各种方法,创设真实或仿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交际实践机会,让学生在交际的需要中说英语,学英语。

(二)全方位地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让学生能在较为自然的情景中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无意识中习得语言。

六、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
课题组的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且有多位老师的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

老师们经常外出听课培训,教学理念新颖,教学经验丰富。

这些都为此课题的研究及推进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七、主要研究方法
1、准备阶段: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法。

2.实验学习阶段:拟定课题实验方案;学习相关资料。

3、实施阶段:案例研究法为主,以分析法和比较法为辅。

先将在一个班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景,带领学生走进具有浓浓生活气息的情境中,并在轻松的氛围中习得英语。

4、总结阶段:分析研究总结去粗取精,并推广到其它年段。

十、研究的主要阶段及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年3月—7月)
学习有关理论及文章,如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英语语言学》、《教育心理学》、《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等以及一些相关的课题与文章。

第二阶段:实验学习阶段(2013年9月—12月)拟定课题实验方案;学习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实施操作阶段(2014年3月—2015年7月)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5年9月—12月)汇总、整理实施操作阶段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推广经验,撰写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课堂情景教学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假设
(一)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考虑
小学生听觉灵敏,善于模仿,具体形象思维好,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在课堂教学中,如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就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发挥作用。

重情趣是情境教学法的一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各种方式创设各种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教材的编排上考虑
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均采用了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体系,以结构
为主体,辅以情景,将交际功能的训练贯穿始终。

教材内容的选
择符合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交际情景,如公园、学校、动物
园等。

语言教材也较多地采用日常用语,如问候、道谢等。

让学
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知识
水平,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三)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考虑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
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
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
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

二、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研究过程以实验法为主,辅以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法,统计法。

实验前对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实验过程中进行调查总结、比较统计,实验结束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

三、预期的效果及研究目标
通过本次实验研究,改变英语课堂教学的呆板、单一,单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的传统模式,代之以课堂教学的英语化,情境化和学习的活动话,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提高,在任务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英语化的课堂环境,设置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语言知识,运用语言知识,要突出实际,提供情景,贴近生活,学以至用。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
六、活动措施
预设情境与生成情境相结合,教师设置与学生自创相结合。

为学生创造全面开放的语言实践环境。

(1)直观情境。

减少母语的介入,促使学生用英语思维。

a、实物情景。

b、图像情景。

包括照片、挂图、简笔画、录像、投影片、多媒体软件等。

(2)体态情境。

如面部表情、手势等,可以对信息的某些方面加以强调,有助于口头信息的产生和理解。

(3)模拟情境。

即借助现有条件,部分地模拟教材所呈现的语言内容和交际场面,要求学生在模拟环境的启示下,寻找自己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角色。

七、成果表达形式
论文、研究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