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解:根据叠加原理,设
代入已知条件有
求得:
故当 时,
得
分
六、如图5所示电路中, , 。试用相量法计算电流 。(10分)
解:电压源相量和电流源相量分别为
电容和电感的复阻抗分别为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为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响应为
总的响应为
写成瞬时值形式即为
得
分
七、一串联谐振电路,L=50µH,C=200pF,回路品质因数Q=50,电源电压Us=1mV,求电路的谐振频率f0、谐振时回路电流I0,和电容上的电压UC0以及带宽B。(8分)
则节点电压方程为
补充一个方程
得
分
四、如图3所示电路中,已知 , 。问负载 为何值时能获得最大功率?此最大功率是多少?(12分)
解:先用叠加原理求RL开路时端口电压 。
= V
再求等效电阻 。
根据最大功率传输条件,当 时可获得最大功率为
答:当负载 为Ω时可获得最大功率为。
得
分
五、如图4所示电路,已知电路N为不含独立源的线性电路,当 时, ;当 时, 。求 时 的值。(12分)
(a)1A(b)2A(c)2.828A(d)1.414A
6、电感和电阻与正弦电压源串联,且正弦电压源频率正好满足电感的感抗等于电阻的阻值。如果频率减小,则(a)。
(a) (b) (c) (d)
7、RL串联电路中,功率因数为(a)的电路将有最少的能量与外界交换。
(a) (b) (c) (d)0
8、串联RLC电路中若工作频率高于谐振频率,电流将(b)。
解:根据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变换作用,有
(1)
(2)
(3)
(1)和(3)式组成Z方程,故Z参数为
(a)与电源电压同相 (b)滞后于电源电压 (c)超前于电源电压 (d)无法确定
得
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谐振电路具有选频特性,品质因数越高,选频特性越好,而通频带越窄。
2、RLC串联电路谐振时阻抗为R,谐振频率为 。
3、由于感抗的存在,使电感电流相位滞后于电感电压;由于容抗的存在,使电容电流相位超前于电容电压。
4、在电压和电流中,电感电流具有连续性,电容电压具有连续性。
5、线性电路的全响应可分为强迫响应和固有响应,前者的函数形式取决于激励,后者的函数形式取决于电路结构和参数。
得
分
三、用观察法直接列出图1所示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和图2所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12分)
图1图2
解:图1所示电路的网孔电流方程为设独立节点为a、b、c,如图2所示。
1、电路中某电阻器可能消耗的最大功率为,其额定功率应该是(c)。
(a) W(b)2W(c)3W(d)5W
2、在某个三支路并联电路中,R1中有10mA电流通过,R2中有15mA电流通过,而R3中有20mA电流通过。测得总电流为30mA,则可以断言(b)。
(a)R1开路 (b)R2开路 (c)R3开路 (d)电路运行正常
解:电路的谐振频率为
谐振时回路电流为
谐振时电容上的电压为
电路带宽为
得
分
八、如图6所示电路中,当t<0时,开关S位于“1”,已达稳定状态。t=0时,开关S由“1”闭合到“2”。试用三要素法求t≥0时的电压uC(t)。(10分)
解:根据题意,先求出三要素
代入三要素公式,有
得
分
九、如图7所示电路中含有理想变压器,求其Z参数。(10分)
湘潭大学2013年上学期2012级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考试试卷
(A卷)适用年级专业电子信息、通信工程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院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阅卷教师
得分
………………………………………………………………………………………………………………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3、当线性电容器上的电压增加一倍时,其上储存的能量(c)。
(a)维持不变 (b)减半 (c)增加到4倍 (d)加倍
4、串联RC电路中,电阻上的电压(c)。
(a)与电压源同相 (b)滞后于电压源90°(c)与电阻上电流同相 (d)滞后于电阻上电流90°
5、并联RL电路中,电阻和电感支路的电流有效值均为2A,则总电流有效值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