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主任工作技能最新

班主任工作技能最新

最新
考试科目:《班主任工作技能》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过程中要注意那些问题?(10分)
1. 要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班上的实际。

2. 要经过全体师生的反复酝酿,认真研究。

3. 要严肃、慎重,有关规定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否则会丧失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使学生无所适从,以致造成班级的秩序混乱。

4. 班级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就应组织学生反复学习,坚决贯彻执行,使其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并通过检查监督,评比表彰等措施,使其充分发挥规范学生行为、调节各种关系、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作用。

5. 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思想教育工作为主,决不能以班级规章制度代替班主任应该做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如何教育经常说谎的学生?(10分)
1•要了解儿童撒谎的原因。

大多数撒谎得学生并不是天生就会的,有时候无意性撒谎,有时候因虚荣心及害怕受惩罚而
撒谎,有时候是出于报复心而说谎,有时候则是成人的影响。

2•尊重学生,注意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发现学生撒谎,先不要责备,要帮他分析危害,可用形象的事例来帮助学生了解撒谎是一种不良行为,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会失去朋友,并
鼓励他、帮助他改正。

处理说谎行为时,老师可以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避免难堪,又可以赢得
对老师的信任。

3•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

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对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是非常
重要的。

4•循循善诱、旁敲侧击。

一定不能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自暴自弃。

我们相信没有天生的坏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真无邪的,只要我们正确他们的行为,适时进行教育,相信学生们在我们的关爱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班主任批评学生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10分)
班主任的批评,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以表扬为主,但适当的批评也是不可少的。

1、批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耐心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便于师生之间
的沟通,才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最终解决问题。

批评要有针对性。

2、班主任的批评要有针对性,就事论事,少讲“套话、空话、大话、大道理”,批评的内容
最新
和方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易于被学生接受。

批评要有针对性,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批评要“实事求是、态度真诚” 。

要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老师,是在真诚地帮助他们,这样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4、批评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地点” 。

批评的时间、地点不同,效果也不一样。

有的时候,班主任在课堂上的针对某些同学的严厉的批评,不一定奏效;此时可以变换时间和地点,例如:在办公室单独批评教育,说不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或者隔一段时间,再处理该事件(这叫:冷处理)。

学生是有自尊心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们,学生觉得“颜面扫地”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问题可能也不会很好地解决。

总之,班主任批评学生应该注意方式方法,灵活处理,切忌“简单粗暴” 。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多积累好的经验和方法。

四、请谈谈培养教育优秀学生的思想方法与技能技巧?(10 分)
1. 全面分析,正视问题,严格要求。

2. 高标准,严要求,严而有方,严慈相济。

3. 采用极限催化,促其幡然悔悟。

4. 教育优秀学生正确对待荣誉和“掌
声” ,严于解剖自己。

五、请分析班主任了解学生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心理偏差。

(10 分)
1、情感效应偏差。

这是由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关系生成的。

当班主任与被了解学生有着某种特殊的良好感情关系时,或对于那些与自己的感情关系较差的学生,都容易产生效果的失真。

2、定势效应偏差。

班主任在了解学生过程中,易受定势的心理支配。

班主任常根据往常的经验,头脑中固有的同类情况的印象,在了解学生过程中,极易把了解对象纳入主观固有的某种类别中,不顾了解对象的实际情况,因而易得出与实际不相吻合的结论。

3、从众效应偏差。

指班主任受从众心理支配,主动放弃自己在了解学生过程中感知得来的看法,自觉接受多数人的意见,从而产生对学生认知的偏差。

4、参照效应偏差。

班主任在了解某个学生或学生集体时,同其他学生或学生集体形象的参照而影响了对被了解学生或学生集体的看法:如果面对的学生多数是好学生,再面对那些表现平平的学生时也会产生不好的印象;相反,如果班主任面对一个班的多数是差生,再面对那些平平的学生也会产生良好的印象。

所以,参照效应也会影响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5、求全效应偏差。

班主任有时凭借自己的地位和权威采取过高求全的眼光去衡量学生,或者把学生或班级预想的十分完美,但结果并非完美无缺,因而多看到学生的缺点和毛病,难以形成全面的看法。

受这种心理影响,在班主任的眼里好学生变成了一般学生,较好的学生成了差生。

六、案例:初二(1)班有五个学生来自同一个小学,都热爱体育活动,尤其喜欢打篮球,并自发在班上组织了一个篮球队,该队成员在全校颇有名气。

这几个学生除了打球,平时对班上组织的活动不屑一顾。

经常迟到旷课,学习成绩平平,还时常与人打骂斗殴,很令班主任头疼。

一次,为了惩罚外班一名欺负本班女生的男同学,他们冲进男生所在教室,对他一顿拳打脚踢。

还有一次,为
了考验一位新来的老师,他们合伙想出了一个办法:由“小头目” 把一个装满粉笔灰的盒子放在教室门的横框上,当老师推门进来时,全身被落下的粉笔灰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