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极杆质谱原理

四极杆质谱原理

虽然现实中使用的四级杆质量选择器大多使用圆柱形,然而理想的质量选择器外形为双曲线形。

质量选择器的大小通常在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之间。

四级杆质量选择器的四根极杆被对应的分为两组,分别施加反相射频高压。

其中两组电压的表达式分别为:
两组电压只有符号相反。

其中U为直流(DC)分量,V为射频(达到发射频率的交流电,RF)分量的振幅(在此处用到的是V_rms而不是Vp-p)。

在通常情况下,U的值为500-2000 V,V为0-3000 V 。

[1]
在这样的电场环境下,离子会根据电场进行震荡。

然而,只有特定荷质比的离子可以稳定的通过电场。

当极杆上的电压被指定时,质量过小的离子会受到很大的电压影响,从而进行非常激烈的震荡,导致碰触极杆失去电荷而被真空系统抽走;质量过大的离子因为不能受到足够的电场牵引,最终导致碰触极杆或者飞出电场而无法通过质量选择器。

质量稳定区间函数
在四级杆质量选择器的硬件中,通常的做法是调整射频工作频率w来选择离子的质量,调整U与V的比值来调整离子的通过率。

本节对应的图片可见,三角形区域为该质量的离子稳定的区域。

U与V的比值在此体现为斜率。

可见,U/V越大,离子的选择精度越高,仪器的解析能力越强,但是能稳定通过的离子数量减小;而U/V比值越小,离子通过的数量多,但是解析度下降。

经过权衡之后,大多数四级杆质谱仪的解析能力大约都是1Th,体现在质谱图上就是半峰宽度大约为1Th或者1Da。

[3]
值得指出的是,当U值为零,即四级杆上仅施加射频电压时,所有离子均可通过。

这样操作的意义是,可以使离子束更加聚拢。

通常当作离子镜(Ion Lens)使用。

最典型的扩展就是八极杆和六极杆的出现,实际是源自四级杆的基本工作特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