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摘要 (1)引言 (1)一.嘀嘀打车 (1)(一)“嘀嘀打车”的产生背景 (1)(二)“嘀嘀打车”的运用原理 (2)二、问卷调研 (3)(一)调研方法 (3)(二)调研内容 (3)三、“嘀嘀打车”与传统打车方式比较分析 (6)(一)优势体现 (6)(二)劣势体现 (8)四、小结与政策建议 (10)(一)小结 (10)(二)政策建议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1)我国打车软件市场分析-以嘀嘀打车为例摘要:中国的打车软件起源于2012年,由最开始的摇摇招车再到嘀嘀打车以及快的的出现,其中体现着我国出租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出租车行业,向来存在着空载多,打车难的现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商关注打车软件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以嘀嘀打车为例,分析我国的打车软件市场。
最开始介绍了嘀嘀打车的产生和运营,并对嘀嘀打车进行了一定的调查工作。
进而总结出打车软件的优劣状况,并对打车软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我国的打车软件市场,帮助人们了解打车软件,帮助我国打车软件的推广。
关键字:嘀嘀打车打车软件市场分析引言根据国际惯例,出租车的数量以千人拥有量来表示。
例如新加坡的出租车千人拥有量为5.2辆,北京的千人拥有量为3.9辆。
我国对各大城市提出的要求为,千人人均拥有量为2辆。
而我国大部分的城市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这不仅要我们发展出租车的数量,同时也要求我们将有限的出租车资源,更加充分的应用起来,降低空载多,打车难的矛盾。
由此,我国的打车软件应运而生,缓解了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矛盾,而我国的打车软件究竟有着怎样的市场,本文以嘀嘀打车软件为例,向大家介绍我国打车软件的产生与发展。
一.嘀嘀打车我国是一个出租车贫困的国家,出租车拥有量少,也存在着打车难,空载多等矛盾。
而打车软件就在矛盾最为激化的时候应运而生了。
打车软件由2012年在我国出现,第一款软件是摇摇招车,继而出现了嘀嘀打车,大黄蜂打车,快的打车等三十多款打车软件。
随着出租车与乘客之间的矛盾缓解,各个打车软件的矛盾开始激化,竞争持续升温,到2013年年底,众多打车软件被兼并,嘀嘀和快的两款软件占领了我国打车市场80%的市场。
究竟我国的打车软件市场大不大,嘀嘀和快的为何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取得胜利,我们通过本文去研究了解。
(一)“嘀嘀打车”的产生背景现如今的“嘀嘀打车”已经遍及大江南北,用户早已过亿,每日订单量超过了530万单。
可以说,嘀嘀打车在经过了烧钱大战之后,已经在打车软件市场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而“嘀嘀打车”当初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当“嘀嘀打车”刚刚出现之时,我国的打车软件还是非常少的,打车软件也是一种新鲜事物。
新鲜事物代表着这方面我国还是空白市场,做打车软件有着极大的市场等待他们去开发。
软件并不难做,难做的是在于,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大家往往具有着防备心理,往往不想花力气去了解这个东西。
尤其是作为软件当中的主要客户——出租车司机来说,更是没有条件去了解。
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所使用的手机也往往是价值几百块钱的非智能手机。
作为一款智能手机软件,是需要安装在智能手机上的,出租车司机不会在一个软件还没有流行开来的时候,为了安装一个软件而花几千块钱去更换智能手机。
所以,嘀嘀打车在产生初期,有着事物新鲜,虽市场巨大,但难以进行推广的背景。
幸而我国有许多的投资商认识到我国的打车软件市场巨大,有着巨大投资的支持,打车软件的推行难度才变的稍低。
(二)“嘀嘀打车”的运用原理可以说,嘀嘀打车改变了许多的出租车司机。
作为一款目前占领着主要市场的打车软件,嘀嘀打车已经深入人心了。
而在两年前,使用打车软件来打车,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事物,嘀嘀打车更是鲜为人知。
“嘀嘀打车”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是如何运行的呢?在出现初期,嘀嘀打车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难以推广。
出租车司机接触网络不多,所使用的手机也不支持他们使用嘀嘀打车软件。
在巨大资金的支持下,嘀嘀打车开始培养出租车以及乘客的消费习惯,不仅要让他们学会使用嘀嘀打车,也要让他们习惯于使用嘀嘀打车。
在推广时期,嘀嘀打车采用给予一定的奖励政策,来鼓励大家使用嘀嘀打车。
在众多的人安装了嘀嘀打车之后,就方便了嘀嘀打车接下来的市场推广活动。
在打车软件推广时期要结束的时候,嘀嘀打车改变了策略,将占有打车软件市场作为主要目标。
他们采用与众多出租车公司合作的方式,与出租车司机取得联系。
到目前为止,与嘀嘀打车合作的出租车公司超过了五十多家,其中包括北京的96106出租车调度中心。
对于嘀嘀打车这个软件,其运行机制则非常的简单。
首先出租车司机和乘客的手机上必须安装嘀嘀打车软件,乘客通过自己的手机,用软件发送信息,如果急需用车的话,可以在发送的信息当中选择多给予一定的报酬,用于吸引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司机当看到合适的单子,可以选择接单,而乘客在接单之后只需要在原地等待即可。
车程完毕,乘客通过嘀嘀打车向出租车支付费用。
二、问卷调研为便于了解我国的出租车市场,我针对嘀嘀打车这个软件,在街头进行了一定量的问卷调查。
其中主要包括乘客对软件的了解程度,以及司机对软件使用的体会和行车安全性的判断。
(一)调研方法本次软件调查所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
所谓问卷调查,就是向调查者发放统一的问卷向其了解情况或者征求意见。
由于本次的调查,针对两个群体,所以问卷共有两种,一种针对出租车司机,一种针对乘客。
利用问卷调查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且对于被调查者有着很好的隐私保密能力,能够避免主观偏见。
对于调查之后的结果分析也方便处理。
在调查问卷当中,我们的答案选项为是否式和多项选择式。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能够从司机和乘客两个角度去客观的他们对待打车软件的态度,并且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我国打车软件的市场如何。
在调查报告当中,我综合了调查对象的整体情况,对他们的态度进行了总结。
(二)调研内容本次问卷调查是以了解我国打车软件的市场而所做的研究,针对乘客,主要包括一下几个问题:乘客:1. 你使用过打车软件吗?如有,使用频率如何?2. 软件发出信息后等待时间多长?3. 如果没有优惠措施,你还会使用打车软件吗?4. 你认为使用软件打车的好处是什么?(多选)A.乘客省钱,司机多赚钱B.方便,节省时间C.有利于找回遗失在出租车上的物品D.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E.可以减少出租车的空驶率F.其他(可进行描述)5. 使用某款打车软件的原因?6. 您认为打车软件使用中的问题是?(多选)A.肆意加价,影响市场秩序B.司机爽约C.担忧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D.司机行车时操作手机不安全E.手机终端支付有问题F.等待时间过久G.年轻群体用手机抢车,导致某些中老年人无法及时打到车针对司机,包含以下几个问题:司机:1. 相较于扬招,打车软件是否增加了你的客流量?2. 自从有了打车软件,月工资有了如何变化?3. 一天之中,你服务的客人使用打车软件的频率?4. 使用了打车软件后,是否有考虑过行车时使用手机不安全?本次调查共投放120份儿,收回有效问卷97份儿。
根据所收回的问卷,我们了解到以下几种情况。
1.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司机是打车软件的客体,同时也是打车这单生意的服务主体。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出租车司机是打车软件完成一个订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了解出租车司机的真实情况,对滴滴打车是至关重要的。
(1)客户量情况根据调查报告可以发现,在使用了打车软件之后,客流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之前的空载情况变少,能够有目的性的去驶往某个地方。
可以说,在使用了打车软件之后,司机师傅的工作模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他们不再到处乱跑,而是更喜欢在某处等待生意的到来。
客户以往的叫车方式是招手叫车,这样的方式,只能使得乘客不得不到路边去等车。
现如今有了打车软件,乘客就可以在出发地的室内,打上十分钟的提前量,从某种角度来说,缩短了乘客的行程时间。
对于司机来说,这样一来,原本需要半个小时完成一单,现如今可能只需要二十分钟就可以完成了,增加了载客的次数,同时也降低了空载率。
(2)补贴情况根据软件的实际实施,补贴分为对乘客的补贴和对司机的补贴。
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每一单都可以收到2块钱的补贴。
按照每天从软件上接到十单的生意来说,一天就可以收到20块钱,一个月就是600块钱。
再加上如此一来增加了每天的客流量,可以说,补贴状况是非常可观的。
在实际调查中,司机师傅对补贴是非常满意的,由补贴而来的钱大约能占到他们以前工资的三成,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资水平。
这也刺激了司机师傅更喜欢使用软件去载客,这能够使他们收到更高的收益。
(3)收入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司机师傅在使用了打车软件之后,收入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一情况促使了司机师傅去使用打车软件,同时也培养了司机师傅载客的习惯方式。
大部分的司机师傅表示,在打车软件的影响下,他们的收入得到了近乎一半的提高。
从出租车角度来说,打车软件受到了司机师傅极大的欢迎。
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两点:1.使用软件,能够更加便捷的接到乘客,降低了在路上行驶的燃料费用,增加了客流量;2.使用软件能够收到补贴,这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从目前形势来看,前一种原因,随着乘客和司机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得到巩固和加强。
而后一种情况,随着各个打车软件之间的竞争结束,则会慢慢削弱,直至消失。
但是,即便后一种情况消失了,司机师傅以及乘客的习惯已经养成,其为取得便捷,则会继续使用打车软件,所以,从司机师傅的角度来说,我国的打车软件有着很大的市场。
2.乘客乘客不仅是软件的客体,也是乘车服务的客体。
从乘客角度的调查情况,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软件使用情况大部分的乘客回答在使用嘀嘀打车软件,并且表示会继续使用下去。
对于使用的感受,他们则认为还是相当方便的,尤其是在半夜时分,街上的车辆稀少,又必须乘坐出租车时候。
以往的情况是,得等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才能够等到车。
但是使用软件,可以在室内就叫车,打上十分钟的提前量,就可以不必忍受风吹日晒。
唯一令乘客烦恼的是,有时候某些司机接单后迟迟不来,遇见了出租车,为了避免被投诉,又不能乘坐。
他们希望软件的后台能够及时的处理这一矛盾。
(2)便捷程度(支付方式等)对于乘客来说,使用软件,可以非常方便的叫到出租车。
但是软件的支付渠道应当更多一些,避免某些乘客没有相关的账户以及习惯。
许多乘客都希望能够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这样就能够在手机出现故障,或者目的地没有网络等情况下及时支付车费。
(3)补贴情况针对补贴情况,乘客都表示不太满意,认为使用软件没有能够起到太多的“打折”效果,所以使用软件并没有让他们感觉到实惠。
虽然他们会继续使用软件,但是完全是出于能够打提前量的情况下,如果他们正在街头,可以随手招到一辆车,那么他们就不太乐意使用软件叫一辆车过来了。
因为随手一招,可能要比软件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