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冲刺最后30天:高考热点课5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高考冲刺最后30天:高考热点课5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26
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像
已知不同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的转化率 α(或百分含 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推断温度的高低及反应的热效应或 压强的大小及气体物质间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以 A(g)+B(g) C(g)中反应物的转化率 αA 为例说明]
27
[方法突破] 1.“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分析反应由开始(起始物质相同时)达到平衡所用时间 的长短可推知反应条件的变化。 (1)若为温度变化引起,温度较高时,反应达平衡所需 时间短。如甲中 T2>T1。 (2)若为压强变化引起,压强较大时,反应达平衡所需 时间短。如乙中 p1>p2。 (3)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达平衡所需时间短。如图丙中 a 使用催化剂。
C.反应开始到 10 s,Y 的转化率为 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g)+Y(g) Z(g)
8
解析 A 项,由图可知,10 s 内 Z 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1.58 mol,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Z)=1.58 mol÷2 L÷10 s =0.079 mol·L-1·s-1,错误;B 项,由图可知,10 s 内 X 的物 质的量变化量为 0.79 mol,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Δc= n÷V=0.79 mol÷2 L=0.395 mol·L-1,错误;C 项,反应开始 到 10 s 时,Y 消耗 1.0 mol-0.21 mol=0.79 mol,Y 的转化 率=0.79 mol÷1.0 mol×100%=79.0%,正确;D 项,由图 像可知,随反应进行 X、Y 的物质的量减小,Z 的物质的量 增大,X、Y 是反应物,Z 是生成物,10 s 后 X、Y、Z 的物
高考热点课5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解题方法 命题分析:化学平衡图像类试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该 类试题经常涉及的图像类型有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像、恒温、恒压曲线等,图像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具有简 明、直观、形象的特点,命题形式灵活,难度不大,解题的 关键是根据反应特点,明确反应条件,认真分析图像,充分 挖掘蕴含的信息,紧扣化学原理,找准切入点解决问题。
9
质的量为定值,不为 0,反应是可逆反应,且 Δn(X)∶Δn(Y)∶Δn(Z)=(1.20-0.41)mol∶(1.00 -0.21)mol∶1.58 mol=1∶1∶2,故化学方程式为 X(g)+ Y(g) 2Z(g),错误。
10
2.在一定温度下,向 2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1 mol A, 发生 A(g) B(g)+C(g)反应。反应过程中 c(C)随时间变化 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7
18
[真题例析] 例 2 (安徽高考)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 反应为 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 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 是( )
19
20
21
解析 A 项,由图像可知,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 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正确;v(NO2)=ΔcΔNtO2=1.0-0.34smol·L-1=0.2 mol·L-1·s-1,B 项单位错误;使用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 但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C 项错误;D 项,若 x 为 c(O2), 则 O2 浓度增大,NO2 的转化率减小,与图像不符,D 项错 误。
12
解析 A 项,在前 50 秒,C 的浓度变化量为 0.08 mol·L-1,所以反应速率=0.08 5m0osl·L-1=1.6×10-3 mol·L-1·s-1,正确;B 项,在 250 秒达平衡,C 的浓度为 0.10 mol·L-1,根据方程式计算,平衡时 A 的浓度为 0.4 mol·L-1, B 的浓度为 0.1 mol·L-1,则平衡常数 K=0.10×.40.1=0.025, 正确,C 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平衡时 B 的浓度比 原来多,则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 D 项,再充入 1 mol A,相当于加压到原来的 2 倍,平衡逆向 移动,C 的浓度比原来的浓度大,但小于原来的 2 倍,正确。
32
[题组训练] 5.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 ΔH =-1025 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起始物 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33
解析 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 逆向移动,NO 的含量降低,故 A 项正确;该反应的正反应 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NO 的含 量增大,故 B 项正确;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NO 的含 量减小,故 C 项错误;催化剂的使用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 能使平衡发生移动,NO 的含量不变,故 D 正确。
A.该反应的焓变 ΔH>0 B.图中 Z 的大小为 a>3>b C.图中 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nnHCH2O4=3 D.温度不变时,图中 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 φ(CH4) 减小
43
解析 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甲烷的体积分数逐渐减
小,说明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焓变
ΔH>0,A 正确;增大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
34
6.可逆反应 2A(g)+B(g) 2C(g),根据下表中的数据 判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
35
36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T 不变时,压强由 p1―→p2,α(A) 增大,说明可逆反应正向移动,故 p1<p2,依据增大压强平 衡正向移动判断 D 项错误。
37
转化率(或含量)—温度—压强图 这类图像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 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以 mA(g)+nB(g) xC(g)+ qD(g)为例]
2
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 某温度时,在一个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x+Y 2Z,前 2 min 内 v(X) =0.075 mol·L-1·min-1。
3
[方法突破] (1)一般,将物质的量(或浓度)减少的物质作为反应物, 将物质的量(或浓度)增加的物质作为产物。 (2)依据物质的转化量之比一定等于方程式系数比来确 定化学方程式。
6
[题组训练] 1.一定温度下,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 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 的是( )
7
A.反应开始到 10 s,用 Z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158 mol·L-1·s-1
B.反应开始到 10 s,X 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 mol·L-1
28
2.正确掌握图像中反应规律的判断方法 (1)图甲中,T2>T1,升高温度,αA 降低,平衡逆向移 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2)图乙中,p1>p2,增大压强,αA 升高,平衡正向移 动,则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
29
[真题例析] 例 3 (重庆高考)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X 并发生反 应:2X(g) Y(g),温度 T1、T2 下 X 的物质的量浓度 c(X) 随时间 t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41
[真题例析] 例 4 (2016·四川高考)一定条件下,CH4 与 H2O(g)发生 反应:CH4(g)+H2O(g) CO(g)+3H2(g)。设起始nnHCH2O4= Z,在恒压下,平衡时 φ(CH4)(CH4 的体积分数)与 Z 和 T(温 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2
13
平衡移动图像 以 N2(g)+3H2(g) 2NH3(g) ΔH<0 为例,t1 时刻改 变条件
14
15
16
[方法突破] (1)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增强,曲线在原图像 的上方;条件减弱,曲线在原图像的下方。 (2)反应物之一改变浓度时,图像中一条曲线连续,一 条曲线不连续;其他条件改变,图像中曲线不连续。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的反应, 改变压强时,v 正、v 逆同等倍数增大或减小,速率变化曲线 如图:
22
[题组训练] 3.合成氨反应:N2(g)+3H2(g) 2NH3(g) ΔH=- 92.4 kJ·mol-1,在反应过程中,正反应速率的变化如图。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23
A.t1 时降低了温度 B.t2 时使用了催化剂 C.t3 时增大了压强 D.t4 时增加了 NH3 解析 催化剂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4
[真题例析] 例 1 (全国卷Ⅱ节选)在容积为 1.00 L 的容器中,通入 一定量的 N2O4,发生反应 N2O4(g) 2NO2(g),随温度升 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
在 0~60 s 时段,反应速率 v(N2O4)为____0_.0_0_1_0____ mol·L-1·s-1。
5
解析 由题图可知,0~60 s 时段,N2O4 的物质的量浓 度变化为 0.060 mol·L-1,v(N2O4)=0.0606m0 osl·L-1=0.0010 mol·L-1·s-1。
m+n>x+q,ΔH>0
m+n<x+q,ΔH>0
38
m+n>x+q,ΔH<0 m+n>x+q,ΔH>0
39
m+n>x+q,ΔH>0 m+n<x+q,ΔH<0
40
[方法突破] (1)“定一议二”原则:可通过分析相同温度下不同压 强时反应物 A 的转化率(或 C 的含量)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 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与产物气体物质间的 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 (2)通过分析相同压强下不同温度时反应物 A 的转化率 (或 C 的含量)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从而确定反应 ΔH 的正、负。
24
4.对于反应 2SO2(g)+O2(g) 2SO3(g) ΔH<0 已达 平衡,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反 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产生影响,下列条件与图像不相符的是 (O~t1:v 正=v 逆;t1 时改变条件,t2 时重新建立平衡)(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