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 跨国金融机构(聂)-50页PPT精品文档

第五章 跨国金融机构(聂)-50页PPT精品文档

的规模依然不小,据英国《金融时报》 2019年10月22日报道,截至目前为止, 全球对冲基金总资产额已经达到1.1万亿 美元。
1.对冲基金的特点
对冲基金比其他机构投资者受到较少的 管制。受能力。
对冲基金往往大规模地使用财务杠杆, 从而大大增强了其市场影响力。
跨国金融机构还充分发挥金融中介的作用, 对推动国际投资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节 跨国银行
一、跨国银行的概念和特征 指以国内银行为基础,同时在
海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 过这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 际业务,实现全球性经营战略目标 的超级银行。
基本特征(P104)
1、具有派生性 2、机构设置具有超国界性 3、国际业务经营具有非本土性 4、战略制定具有全球性。
跨国银行海外机构比较

与母行的 法人

隶属关系
地位


缺点
代 表 处
母行拥有 全部资产
不独 立
运营成本、退出成本低;母行完全 控制;搜集信息,联系客户,为进 一步国际化作准备,避免决策失误
需一定投资;不能从 事盈利性业务
代 理 行
无隶属或 股权关系
独立
可从事一定的盈利性业务;成本较 低,无须固定投资,也不用负担员 工的工资及福利开支;无须持有存
我国银行业开放的时间表 (1): 人民币业务
加入时,开放上海、深圳、天津和大连; 加入后1年内,开放广州、珠海、青岛、南京
和武汉; 加入后2年内,开放济南、福州、成都和重庆 加入后3年内,开放昆明、北京和厦门; 加入后4年内,开放汕头、宁波、沈阳和西安; 加入5年后取消所有地域限制


跨国银行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1.就跨国银行母行与其分支机构的组织结构 设立的形式选择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其国内 银行业的发展状态。
2.就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具体形式选择 而言,主要取决于东道国及母国的政策和法规 限制。
五、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 用
(一)跨国银行是国际直接投资者跨国融 资的中介
(二)跨国银行是投资者跨国界支付的中 介
(三)跨国银行是为跨国投资者提供信息、 顾问服务的中介。
六、外资银行在中国
概况:

1979年,第一家外资银行机构——
日本输出入银行经批准进入北京设立代
表处,拉开了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
序幕。
1982年我国开始引进外资金融营业 性机构的试点,当年批准香港南洋商业 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
(二)跨国投资银行
指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进行 跨国经营的大型投资银行,是投资 银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跨国投资银行发展原因
从70年代末起,各国金融壁垒的拆除;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国际证券业的发展; 跨国并购的发展。 分析P117表4-6
跨国投资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
支持跨国兼并与收购; 对跨国投资的信息、咨询等服务; 国际证券的发行承销; 金融衍生工具的创造与交易; 国际证券的自营买卖及基金管理。
以证券承销、经纪为业务主体,并可 同时从事兼并与收购策划、咨询顾问、 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
投资银行的业务体系
一级市场业务 :为企业融资 ;为市政机关融 资 ;为财政部融资 ;
二级市场业务 :充当做市商 、经纪商 、交易 商;
企业重组 :兼并与收购 ;企业扩张 、收缩 ; 金融工具 :资产证券化 、衍生工具业务 ; 其他:基金管理 、信息服务、顾问咨询等。
业务范围有限;缺乏 市场渗透,无法建立 品牌
款准备金
以总行的资产和声誉为后盾;提供 资金投入大;从建成

母行拥有
不独
较广泛的国际业务;对外融资能力 到获利需要比其它组

全部资产

和抗风险能力较强;能够向客户提 织形式更长的周期;
供安全方便的金融服务
母行连带经营责任
子 行
母行拥有 全部或大 部分股权
独立
如:国际金融公司(参股南京商业银行、兴业 银行和上海银行)、汇丰银行(参股上海银行)、 花旗银行(参股浦发银行)、德国施威比豪尔住 房储蓄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合资成立中德储 蓄银行)、恒生银行(参股兴业银行) 。
外资入股案例
2019年,新桥收购深发展。 同年,汇丰入股交通银行。
2019年3月25日ING银行签约北京银行,购买 其19.9%的股权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区别
项目内容 投 资 银 行 商 业 银 行
本源业务 融资功能
根本利润来源 业务概貌 经营方针
保险制度
证券承销 直接融资,且侧重于长 期融资 佣金 无法用资产负债表反映 在控制风险前提下更注 重开拓性 投资银行保险制度
存贷款 间接融资为主,侧重 短期融资 存贷款利差 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 稳健原则,注重“三 性” 存款保险制度
1、世界经济发展造就了一批有优势的跨国银行主体 2、全球跨国公司扩张要求跨国银行提供服务 3、各国对银行业的政策鼓励刺激了跨国银行的发展 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跨国银行业务拓展开辟了
新天地 5、近年跨国银行业的重组和发展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四、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 (一)母行与海外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


在美国,投资共同基金的往往是在投资意
识、能力、经验甚至年龄上都比较成熟的一个
群体。一项调查显示,美国70%的基金投资
者至少有10年“基龄”,自然年龄中的位数
是48岁,家庭金融资产中位数为12.5万
美元。
市场收益

根据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调查,在
2019年到2019年的10年里,平均有近80%
的受调查基金持有人表示,共同基金优异
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共同基金 ( Mutual Fund ) 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
通过公开发行基金证券(例如,“受益 凭证”、“基金单位”、“基金股份” 等)将众多的、零散的社会闲置资金募 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由 专业人员进行投资操作,并按出资比例 分担损益的投资机构。
二、跨国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萌芽产生阶段(15世纪——20世纪初) (二)逐步形成阶段(20世纪20年代——60
年代) (三)迅速发展阶段(60年代——80年代) (四)调整重组阶段(90年代初——90年代
中期) (五)创新发展阶段( 90年代中期至今)
世界大型银行并购(亿美元)
国别 名称 日本 三菱银行 日本 东京银行 美国 化学银行 美国 大通曼哈顿银
内外资肉搏战一触即发
外资银行的正面效应 1、外资引入效应 2、金融市场发展效应 3、金融国际化效应
外资银行的负面效应 1、对我国银行业形成强烈冲击 2、可能形成市场垄断和行业垄断 3、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产生干扰 4、加大金融宏观调控的难度。
第二节 非银行跨国金融机构
一、跨国投资银行 (一)投资银行

在投资理念上,美国人比较崇尚股神沃 伦·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买进被市场低估的 股票,长期持有以获利”。数据显示,美国基 金持有人自上世纪80年代牛市以来的平均持 有周期是3-4年左右,这反映了美国基金持 有人将基金视为理财工具,而非短线炒作工具, 他们通常不会随短期市场波动而频繁进出。
(二)对冲基金 (Hedge Fund ) 概念见教材第121页 是对少数投资者发行的私人投资基金,
的市场表现是他们青睐共同基金的首要因
素。而美国共同基金的表现确实也不负众
望。2019年美国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高
达15%,是当年银行利息的3倍。其中,
投资中国和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的基金回
报率更是高达36.9%,让基金持有人笑逐
颜开。
安全性高
调查显示,42%的受调查基金持有 人表示,出于股市波动风险太大的考虑, 他们选择了比股票更为安全的共同基金。 用美国投资公司协会新闻发言人爱德 华·戈尔顿的话来说,“当美国人面临太 多股票无所适从时,发现共同基金恰恰 是他们投资股票市场的康庄大道。”
行 瑞士 瑞士银行 英国 SG温伯哥银行 美国 芝加哥银行 美国 底特律国民银

95年排名 6 14 27 37
19 183 76 102
资本 198 125 100 82
116 17 45 32
资产 5477 2712 1714 1140
1618 311 659 147
三、跨国银行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五章
跨国金融机构
第一节 跨国银行 第二节 非银行跨国金融机构 第三节 跨国金融机构与跨国公司、
金融风险的关系
跨国金融机构的特殊性
从广义上来说,属于特殊类型的跨国公司, 即金融行业的跨国公司,因此,也属于国 际直接投资的主体。
多数跨国金融机构都是证券市场上主要的 机构投资者,因此,也属于国际间接投资 的主体。
Continue…
共同基金的种类众多,其中,根据投 资战略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投资于长期资产,如股票、 债券或者实业资产的基金;
另一类是主要投资于短期资产,如 可转让大额存单、商业票据、短期 国库券的基金。
共同基金缘何成为美国人投资最爱
美国投资公司协会的数据显示, 2019年约有48%的美国家庭持有共同基 金,基金持有人达9600万人,即平均每 3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共同基金持有 者。在美国家庭的金融资产结构中,共 同基金占据的比重高达47%。
对冲基金的收益分配机制具有激励性, 从而汇集了投资界许多尖端人才。
其投资对象涵盖证券、货币、期货、期 权、利率、汇率等几乎所有金融产品。 它往往通过财务杠杆,在高于平均市场 风险的条件下牟取超额的收益率。
Continue…
据英国《经济学家》的统计,从
1990年到2000年,3000多个新的对冲 基金在美国和英国出现。2019年后,对 冲基金的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对冲基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