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二册第71、72页的例1和“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四的第1至3题。
教学目标: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和对以往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过程的回顾,感悟转化的含义,初步掌握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转化的目标、转化方法,会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与动手操作,体会转化策略的内在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涉及了旧知,更要学会如何运用转化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技巧,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知
1.观看《曹冲称象》的画面。
提问:同学们,这是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曹冲称象。
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称什么?在称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个细节,为啥要画这条线?一定得转化成石头吗?
2.在我们解决问题(板书)的过程中,有时要把复杂未知(板书)的事情,换个角度思考(板书),从而转化(板书),为简单已知(板书)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探究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转化。
【教学目标:以情激趣揭示课题感知策略】
二、感受策略、直观演示
(一)出示例1比较两个稍复杂的图形
1.问: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你是怎样想的,在小组里交流。
2.学生汇报。
学生介绍如何转化。
3.借助白板进行演示。
将半圆剪裁平移,将两个小半圆剪裁旋转平移,都转化为了相同的长方形,解决了问题。
左图:两种(上移下,下移上)
右图:三种。
(旋转平移、翻转平移、平移)
(二)小结:解题时,往往不对问题进行正面解决,而是不断地将它变形(板书),直至把它转化为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教学目标:利用电子白板的移、转、翻、隐等交互功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
操作便能理解本课的重点知识,成功地突破学习难点。
】
三、回顾策略、随机演示
教师讲解:回顾一下,我们曾经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图形问题呢?
(一)平面图形
1.面积
(1)平行四边形: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沿高剪下,平移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从而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2)三角形: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拿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旋转、平移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3)梯形: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拿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旋转、平移后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4)圆: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从而把圆转化成长方形。
2.练习:练习十四第2题。
结合我们刚才回顾的知识,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3.练一练:平面图形的周长
(1)观察下面两个图形,想一想,要求右边图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如果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右边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先解答,再在小组里说说你的解题方法。
4.小结: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我们用到了转化,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时,我们也用到了转化。
(三)计算
1.教师讲解: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计算方面的问题呢?(白板演示)
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
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2.练习:试一试。
(1)学生先观察数的特点,再计算。
(2)问:看右图想一想,可以把这个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3.教师讲解: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变形、画图(板书),将复杂未知的问题转化为简单已知的知识。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这种策略。
【回忆学过的转化实例,让学生对转化策略有一个完整、系统的再体验和升华。
】四、提升策略、解决问题
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具有应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设计了4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叶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足球队比赛问题。
【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五、总结收获: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
复杂→简单
未知已知
变形
画图
换个角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