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PPT课件
7
联想障碍
思维松弛(思维散漫)、破裂性思维; 逻辑倒错性思维、思维中断、思维涌现 (强制性思维)或思维内容贫乏及病理 性象征性思维。
8
情感障碍
情感淡漠、迟钝; 情感不协调(不恰当); 情感倒错; 自笑(痴笑)。
9
意志活动减退
少动、孤僻、被动、退缩; 社会适应能力差与社会功能下降; 行为离奇,内向性; 意向倒错等。
遗传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躯体生物学因素 神经生化病理假说 脑结构研究
5
临床表现(特征性精神症状)
1.联想障碍 2.情感障碍 3.意志活动减退 4.其他常见症状
6
前驱期症状
症状前,常常伴有行为方式和态度的变 化。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不太引人注 目,回溯病史时才能发现。 前哨症状主要表现为:注意减退、动力 和动机下降、精力缺乏、抑郁、睡眠障 碍、焦虑、社交退缩、猜疑、角色功能 受损和易激惹。
13
青春型精神分型症(乱)
较常见。多在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 病情发展较快。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离 奇,难以令人理解,思维破裂。情感改 变突出,喜乐无常,表情做作,傻笑、 不协调。行为幼稚、愚蠢、作鬼脸,常 有兴奋冲动行为及本能意向亢进。幻觉 妄想片断零乱,精神症状丰富易变。预 后较差。
14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僵)
10
其他常见症状
妄想:特点多为不系统、泛化、荒谬离 奇;原发性妄想(妄想知觉); 幻觉,以言语性幻听多见,评论性、命 令性幻听; 其他精神自动症(被控制、被强加的被 动体验)等一级症状; 紧张症症候群等。
11
临床表现 (常见临床类型 )
1.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2.青春型精神分型症 3.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4.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5.未定型精神分裂症 6.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7.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 8. 其他类型
精神分裂症
1
概述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
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以及精神活
动与环境不协调为特征的一种最常见的 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一般无意识 障碍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2
流行病学
在我国终生患病率为6.55‰,城市患病率 为7.11‰,农村为4.26‰,城市明显高于 农村;两性患病率大致相等(女性稍 高);发病率和家庭经济情况呈负相关; 本病多在青壮年发病,发病年龄与临床 类型有关 。
16
未定型精神分裂症
临床上不符合上述四型,部分症状同时 存在或难以分型者。也称未分化型或混 合型。并不少见。17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当精神分裂症症状部分或大部分已控制 后,部分病人出现抑郁状态,可持续较 久。
18
精神分裂症I型和II型的分类
I型精神分裂症
主要症状 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对抗精神病 药物的反应 良好 认知功能 良好 预后 良好 生物学基础 DA功能亢进
12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疑)
又称妄想型,最常见的亚型。一般起病 较缓慢,起病年龄较青春型及紧张型晚, 多在30岁以后。其临床表现相对稳定, 常以偏执性的妄想为主,妄想泛化,结 构系统,日益荒谬,往往伴有幻觉(特 别是幻听)。而情感、意志和言语障碍 不突出,无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自 发缓解者少,治疗效果较好。目前年龄 有年轻化趋势。
II型精神分裂症
情感淡漠、言语贫乏等阴性症状
差 有改变 差
额叶萎缩、DA无特别变化
19
阳性症状 & 阴性症状
阳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 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 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
阴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 包括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 误快感体验、注意障碍。
3
流行病学
起病以亚急性与慢性居多。病程多呈持 续进展,可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甚 至精神衰退。 50%的病人曾试图自杀,10%的病人最 终死于自杀。 早期给予充分合理的治疗,多数病人可 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故预后尚可乐观。
4
病因和发病机理
精神分裂症发病的有关因素:尽管病因未完全明确, 但个体的易感素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疾病 发生、发展的作用已经被大家所共识。
23
诊断要点
包括可靠的病史与精神检查,病人表现有特征性 的思维和知觉障碍,情感不协调、平谈以及意志 活动缺乏等症状 社会适应能力下降,包括社交、日常生活、工作 和学习 意识清晰,智能完好,但自知力不全或丧失 病程有缓慢发展,迁延不愈的趋势,活动期精神 病性症状持续不短于1个月,包括前驱期症状不 短于3个月 无特殊阳性体征
一般起病急,多在青壮年期发病。主要临床相 为病人言语运动受抑制,表现为木僵状态或亚 木僵状态,紧张性木僵可与短暂的紧张性兴奋 交替出现,主要症状有言语缄默,紧张性木僵、 违拗、蜡样屈曲、倔强症、被动服从和持续言 语、紧张性兴奋表现为突发而短暂性剧烈的兴 奋发作,无目的地砸破东西。本型可有自发缓 解,治疗效果也较其他型好。目前有减少趋势, 而以亚木僵多见。
22
预后
起病较急,有明显的诱因,起病年龄较晚,病 前性格无明显缺陷,家族遗传史不明显,病程 为间歇性发作,阳性症状占优势者以及偏执型 和紧张型预后较好。 慢性起病,无明显诱因,发病于儿童或青少年, 病前性格内向,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病程 呈迁延进展,单纯型或青春型,阴性症状占优 势者等则预后较差。
15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懒)
较少见,青少年起病,起病缓慢,持续进行, 病情自发缓解者少,早期可出现类神经衰弱症 状,但自知力差,不主动就医。主要临床表现 为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生活懒散、思维贫 乏、主动意志减退(懒散、丧失兴趣)、情感 淡漠及行为古怪。由于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 症状不明显,往往不易早期发现,是难于确定 诊断的一个类型。在治疗上较困难,对抗精神 病药不敏感,故预后最差。
20
分裂症5维症状群描述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认知症状 行为症状(攻击、敌意等) 情感症状(焦虑抑郁)
21
起病形式、病程
起病可急、亚急或慢性,以慢性和亚急 性者居多。 病程经过有持续和间断发作两类,前者 病程慢性迁延,逐渐出现精神衰退;后 者病程在精神症状急剧出现一段时间后, 间隔以缓解期。 少数发作一次缓解后终生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