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是能在轴间夹角及相互位置经常发生变化的转轴之间传递动力。
1.万向传动装置主要由万向节,传动轴组成,有的装有中间支承。
2.普通万向节允许相邻两轴的最大交角为15度~20度。
3.当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的主动叉等角速转动时,从动叉是不等角速的。
4.等角速传动的条件:(1)第一万向节两轴间夹角a1与第二万向节两轴间夹角a2相等,即a1=a2;(2)第一万向节的从动叉与第二万向节的主动叉处于同一平面。
5.所谓等角速传动是指传动轴两端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而言。
对传动轴来说,只要夹角不为零,它就不等角速转动,与传动轴的排列方式无关。
6.双万向节的等速排列方式:(1)平行排列(2)等腰式排列7.等速万向节的基本原理是,传力点永远位于两轴夹角的平分面上。
第十八章1.驱动桥的功用: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传到驱动车轮,实现降速,增大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通过差速器实现两侧车轮差速作用,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
2.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驱动桥壳等组成。
3.主减速器的功用是降速增矩,改变传动方向。
4.主减速器(1)按齿轮副数目分,有单级式主减速器和双级式主减速器。
(2)按主减速器传动比挡数分,有单速式和双速式。
(3)按齿轮副结构形式分,有圆柱齿轮式,圆锥齿轮式和准双曲面齿轮式。
5.主动锥齿轮常见的支承形式有跨置式和悬臂式。
跨置式——主动锥齿轮前后方均有轴承支承。
负荷较大的单级主减速器,多采用这种形式。
悬臂式——主动锥齿轮只在前方有支承,后方没有支承。
多用负荷较小的汽车单级主减速器。
5.主减速器的调整装置(1)轴承预紧度的调整装置(2)齿轮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的调整装置(3)从动锥齿轮的止推装置的调整6.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必须在齿轮啮合印痕调整之前进行。
7.锥齿轮的啮合印痕和间隙是通过齿轮的轴向移动改变其相对位置来实现的。
8.双曲面齿轮的主要特征是主,从动锥齿轮轴线不相交。
9.双级主减速器主要有如下结构特点:(1)第一级为圆锥齿轮传动,第二级为圆柱斜齿轮传动,圆柱齿轮多采用斜齿或人字齿,传力平稳。
人字齿轮传动消除斜齿轮产生轴向力的缺点。
(2)由于双级主减速器,减小了从动锥齿轮的尺寸,其背面一般不需要止推装置。
(3)主动锥齿轮后方的空间小,常为悬臂式支承。
(4)第一级的调整装置与单级主减速器类同。
(5)双级主减速器的减速比为两对齿轮副减速比的乘积。
10.差速器的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驱动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
11.普通差速器主要由4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两个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等组成12.普通圆锥齿轮差速器的工作原理(1)差速器的运动特征:左右两侧半轴齿轮的转速之和等于差速器壳转速的两倍,而与行星齿轮转速无关,此即为差速器的运动特征。
(2)差速器的转矩特征:普通锥齿轮差速器无论何种工况,都具有转矩等量分配的特征(M特征)。
13.普通差速器的特殊工作情况举例(1)当把驱动桥架空,传动轴固定,转动一驱动轮,另一驱动轮必然反向等速转动。
(2)当一侧驱动轮打滑(或悬空)时,即使另一侧驱动轮在好路面上,汽车也不能行使。
从差速器的n特性可知,若n1=0,则n2=2n0;从差速器的M特性可知,M1=M2=0。
这是因为,在泥泞路面上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很小,路面只能对半轴作用很小的反作用转矩,虽然另一车轮与好路面间的附着力较大,但因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平均分配转矩的特点,使这一个车轮分配到的转矩只能与传到滑转的驱动轮上的很小的转矩相等,以致总的牵引力不足以克服行驶阻力,汽车便不能进行。
此时若加大节气门开度,在好路面上的驱动轮也原地不动,打滑(或悬空)的驱动轮将高速空转。
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等零件因高速旋转而产生摩擦热,易烧坏零件,所以在此情况下发动机高速运转时间不宜过长。
(3)当中央驻车制动器工作时,n0=0,汽车会出现两种情况:1)若两车轮附着力相同时,n1=n2=0,因惯性作用两轮的轮胎滑拖,直至停车。
2)若两车轮附着力不同时,n1=-n2,差速器的行星齿轮自转,两侧驱动轮会出现横向侧滑现象。
14.全浮式半轴是指半轴除受转矩外,两端均不受任何弯矩。
15.半浮式半轴是指半轴外端既承受扭矩,又承受弯矩。
16.驱动桥的主减速器,差速器和桥壳,半轴等都安装在一个独立的驱动桥壳中,与其他动力总成相互独立存在,称为独立式驱动桥。
17.变速驱动桥:把变速器和驱动桥两个动力总成合为一体,布置在一个壳体内,变速器输出轴也就是主减速器的输入轴,称此种桥为变速驱动桥。
第十九章1.承载式,半承载式车身的定义: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汽车车架。
2.汽车车架的结构形式有:边梁式,中梁式,平台式,综合式和承载式车身。
3.边梁式车架:由两根纵梁和若干根横梁组成。
4.中梁式车架:只有一根位于中央贯穿前后的纵梁,又称脊骨式车架。
5.平台式车架:汽车车身中的地板与车架组成一体形成一个平台,这样的车架叫平台式车架。
第二十章1.车桥可分为转向桥,驱动桥,转向驱动桥,支持桥,随动转向桥。
2.转向桥主要是由前轴,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4部分组成。
3.转向节围绕主销转动。
4.转向驱动桥特点:(1)即具有转向桥结构,又具有驱动桥的结构;(2)主销分上下两段;(3)转向节轴空心;(4)半轴内外半轴用等角速万向节连接。
5.车轮包括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
(1)主销后倾:1)定义:主销装在前轴上,其上端略向后倾斜,这种现象称为主销后倾。
在汽车纵向垂直平面内,注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r叫做主销后倾角。
2)作用:主销后倾的主要作用是在汽车转弯后,前轮能自动回正,以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3)原理:主销后倾使注销轴线的延长线与路面的交点a位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b之前,这样b点到a点之间就有一段垂直的距离l。
若汽车转弯时,则汽车产生的离心力将引起路面对车轮的侧向反作用力Y,Y通过b点作用于轮胎上,形成一个使车轮回转的转矩M(M=Yl),其方向与车轮偏转方向相反,它有使车轮恢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趋势,此转矩也称为稳定转矩。
4)后倾角愈大,车速愈高,前轮的稳定效应也愈强。
5)主销后倾角的获得一般是前轴,钢板弹簧和车架3者装配在一起时,使前轴向后倾斜而形成的。
(2)主销内倾:1)定义:注销安装到前轴上后,其上端略向内倾斜,这种现象称为主销内倾。
在汽车横向垂直平面内,注销轴线与垂线之间的夹角β叫主销内倾角。
2)作用:主销内倾角的作用是汽车转弯后,使车轮自动回正,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
3)原理:当转向轮在外力的作用下绕注销转动时,假设车轮旋转180度,若前轴在空间位置不动,则前轮将由A位置旋转到B位置,因为注销是内倾的,故车轮旋转到B位置时,它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一下h距离,但事实上车轮是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的,而只能是将汽车前部向上抬起相应的高度h,这也就是说,在转向过程中由于注销内倾,将汽车前部抬高了h高度,这样,在转向过程中,始终有一个前轴中立的分力作用在车轮上,使车轮自动回正。
内倾角愈大或前轮转向角愈大,则汽车前部抬起就愈高,前轮的自动回正作用就愈加强烈,但是转向时转动转向盘费力,转向轮的轮胎磨损增加;反之,内倾角小或前转向角小时,前轮的自动回正作用也就小。
一般主销内倾角β在5°~8°之间为宜。
4)主销内倾角是由前轴制造时使主销孔轴线的上端向内倾斜而获得的。
5)主销后倾的回正作用与车速有关,而主销内倾的回正作用几乎与车速无关。
(3)前轮外倾:1)定义:前轮安装在车桥上时,其旋转平面上方略向外倾斜,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外倾。
前轮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a,叫前轮外倾角。
2)作用:前轮外倾的作用在于提高前轮工作的安全性和转向操纵轻便性。
3)作用:由于主销与衬套之间存在有间隙,若空车时前轮垂直地面,则满载后,上述间隙将发生变化,可能引起车轮上部向内倾斜,另外,前轮在满载时也将产生变形,使车轮上部向内倾斜,这就会出现前轮内倾。
前轮内倾后,地面垂直反力便产生一沿转向节向外的分力,此力使外轴承及其锁紧螺母等件的载荷增大,寿命缩短,严重时使前轮脱出。
当前轮预留有外倾角时,就能防止前轮出现负外倾现象。
4)前轮外倾角是由转向节的结构确定的,当转向节安装到前轴上后,其转向节轴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从而使前轮安装后出现外倾。
(4)前轮前束:1)定义:汽车两个前轮的旋转平面不平行,前端略向内束,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前束,左右两轮间其后方距离A与前方距离B之差值(A-B)称为前束值。
2)作用:前轮前束的作用就是消除由于前轮外倾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前轮具有纯滚动行驶的能力。
3)原理:前轮有了外倾角后,车轮在滚动是类似于滚锥,两侧车轮有向外侧滚动的趋势,由于车桥和转向横拉杆的约束,两前轮在向前外侧滚动的同时向内侧横向滑动,车轮在地面上出现边滚边滑的现象,其结果使轮胎磨损增加,俗称“吃胎”。
当前轮前束后,锥体中心前移,两前轮有向内侧滚动的趋势,车轮前束与前轮外倾恰当配合后,车轮在每一个滚动的瞬间都为纯滚动,从而减少了轮胎的磨损。
前轮前束可通过改变横拉杆的长度来调整,使前束值符合规定技术要求。
6.车轮主要由轮辋,辐盘(轮盘),轮毂,轮毂轴承等部件组成。
7.有内胎轮胎由外胎,内胎和垫带等组成。
8.外胎一般由胎圈,缓冲层,胎面和帘布层等组成。
9.帘布层帘线排列方向与轮胎子午断面一致。
10.子午线轮胎的优点是:(1)附着性能好,胎面滑移小,滚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
(2)胎冠较厚且有坚硬的带束层,行驶时变形小,可降低油耗3%~8%。
(3)帘布层数少,胎侧薄,所以散热性能好。
(4)径向弹性大,缓冲性能好,负荷能力较大。
(5)在承受侧向力时,接地面积基本不变,故在转向行驶和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好。
11.子午线轮胎的缺点是:因胎侧较薄柔软,胎冠较厚在其与胎侧过渡区易产生裂口;吸振能力弱,胎面噪声大些;制造技术要求高,成本也高。
12.高压胎一般用两个数字中间用“*”号表示,可写成D*B。
13.低压胎由两个数字中间用“-”号分开表示,写成B-d。
例如:9.00-20,第一个数字表示轮胎断面宽为9in;第二个数字表示轮辋直径为20in,中间的“-”表示低压胎。
第二十一章悬架1.汽车悬架的组成以及各自的公用?答:1弹性元件:使车架和车桥之间弹性连接。
2减振器:汽车震动幅度迅速衰减,使车身和车轮的振动得以控制。
3.导向机构:用来传递纵向力及其力矩,并保证车轮和车身有正确的运动关系。
4.横向稳定器:防止车身在转弯行驶等情况下发生过大倾斜。
二.汽车悬架的分类和定义?1.非独立悬架:两侧的车轮有一根整体式车桥相连。
2.独立悬架:车桥做成断开的,每一侧的车轮可以单独的通过弹性悬架和车架连接,两侧车轮可以单独跳动,互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