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0.七色光-冀人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0.七色光-冀人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研究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
难点
能设计一个准确的表格记录每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后的颜色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节课进行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活动过程,是一节科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模式。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掌握方法——开展实验——分析现象——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等环节。
本课是七色光的第二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颜色的混合引入,通过“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三项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三原色的原理,及其他颜色可以通过光的三原色来混合。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这一知识属于事实性知识,思维要素为观察—分析—比较。
1.观察。凭借眼睛和光的三原色仪器进行有目的、有顺序的观察实验现象。
2、这段灯光秀你们发现了有多啊少种光的颜色?
3、其实这些美丽的颜色的光都是由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你们知道是哪三种颜色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七色光中的红绿蓝。
板书【七色光】【红绿蓝】
活动: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
指导学生设计记录表格
1、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三个色光可以有几种混合方式。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七色光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七色光》这一课位于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光”。三年级下册整本书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光”这一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可以使光源通过,使学生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等,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
你们会用了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提示,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
下面就来就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开始。
交流讨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谁能把你们小组看到的实验现象汇报给大家?
红和绿两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颜色?
红和蓝呢?
蓝和绿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颜色?
那么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颜色?
最后老师布置一个作业,你试着在课下利用三色光制造出更多的颜色吧。好,下课。
红色、蓝色、紫色...
红绿蓝
红和绿
绿和蓝
红和蓝
红绿蓝
学生开始画表格
小组交流设计评出记录表格。
做混合颜色的实验
黄色
粉色
淡蓝色
白色
讨论并猜测
学生发现七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灰白色。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制造出更多的颜色
电视机
学生比较困惑
布置作业
1分钟
利用三色光制造出更多的颜色。
板书设计
七色光
红绿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彩虹的是怎样形成的,以及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构成的这一知识,那七种颜色混合在一起能不能形成光以及对红绿蓝三原色的知识学生还不够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三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尝试设计一个表格,完整记录红、绿、蓝三种光分别进行混合实验的结果。
2.分析。分析各种光混合在一起的实验现象。
3.综合。将各种实验结论进行整理,综合出“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其他颜色可以通过光的三原色来混合。
学情分析
在小学三年级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思维模式以具象思维为主,因此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采用归纳、讨论的形式实施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并最终得红绿蓝三原色的光相互混合可以出现黄、品红、青以及白光等一系列重要结论。
电视机三原色的的应用体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分析,让课堂延伸到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课堂小结
2分钟
通过上节课和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我们发现了: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而这七种光经过一定的配比又会重新组合成白色。
出示课件大屏幕
2、那同学们能不能试着画一个表格,来记录这四种方式混合后所产生的现象。
教师与学生(分析各种表格的优缺点)
现在我们实验结果也猜了,记录表格也它。
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套三色光合成实验仪,老师先介绍这个仪器法。
最后,把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说上两个组。
评价与总结
但是老师要纠正一点就是我们把这种颜色的光不叫做粉光,而是品红。
把你们说的淡蓝叫做青。
也就是说,红绿蓝三原色的光相互混合可以出现黄、品红、青以及白光。
多姿多彩的世界是都由红绿蓝三原色的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你能不能试着制造出更过的颜色?比如橘色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三原色呢?
如果我们把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又会出现什么颜色呢?
也就是说七色光混合在一起又会出现趋于白色的光。
你们知道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这个七色光盘吗?
介绍是由牛顿发现的光的色散的过程。
牛顿是一位非常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发现了光经过三菱镜可以分散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而这七种颜色又经过一定的配比重新组合成了白色。
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我们教室里有一个地方就用到了它
出示ppt
你觉得电视机哪里用到了三原色啊?介绍电视机的三原色原理
可能这对同学们有些困难。我现在给你们降低难度。我把电视机的一点放大好多倍,你会看到什么呀?
哎,看到这个,谁能试着解释一下电视机是怎么利用的三原色。
(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文章,了解三原色在电视机中的应用)
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观察实验、合作探究
三、分析概括、形成知识
四、实践应用、深化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
二.观察实验,合作探究
10分钟
三、分析概括形成知识
10分钟
四、实践应用,深化理解
10分钟
1、播放一段灯光秀的视频。
电视机
看到红灯、绿灯、蓝灯。
学生大致会说出来。
观看七色光盘,转动出来后变成了灰白色。
通过色盘的一段美轮美奂的灯光秀的灯光秀导入新课,既创设了良好地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让学生提出了本课要探究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环节锻炼了设计表格的能力。这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第一次设计表格,学生由迷茫到不断的交流分析总结评价,设计了一个非常准确的记录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