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赏识孩子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欣赏、赞赏,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
一、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少说逐渐少。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是不是?最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好多家长跟我讲:累死了、气死了、急死了、烦死了、苦死了、愁死了……一句话——全死了!活泼乱跳的孩子给我们越教越死:上学前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有的变成暗淡无光;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有的一个也不会问了;上学前都感到自己是好孩子,有的孩子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坏孩子。
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那么多的孩子感到是一种无尽的灾难。
更令人痛心的是孩子本来应该是父母最天然的朋友,怎么一个个变成了我们最亲密的敌人。
为什么?——我们中国家长太爱孩子,可惜他们并不会爱孩子。
何以见得,每次家长会之后都是衡量一位家长会不会爱孩子的分水岭。
信不信?我这里有一个孩子和一位家长写的文章,名字就是《家长会之后》,您听一听:《家长会之后》暴风雨又要来了!这是我会前的预感。
家长会的降临预示着灾难,不论我是好还是不好,父母总能用最锐利的目光觉察出我最丑陋的一面,因为在他们心里,对我永远是恨铁不成钢、恨钢不成钻。
每次家长会之后,妈妈都不会平静,我也不会。
妈妈总认为不争气的我——该死!是的,我该死,可我没有勇气去死,因为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找到一种死的方法:我想过被汽车撞,当我付之行动时,又从车轮边逃走;我想过从楼上跳下来,当我爬上阳台时又退回来;我想过吃安眠药,可是家里找不到一片安眠药;我还想过用煤气炸、用火烧、用被子捂、用水呛……可每次难受的经历和恐怖的想象又让我退缩了。
妈妈总是让我去死,不管她说的是不是气话,她说出的话毕竟收不回来,何况她不只一次对我这样咆哮。
妈妈问我为什么不去死掉,我也问自己为什么不去死掉,可我更想问妈妈——你为什么要生下我?我妈妈说我会把她气死,但我想,在她被我气死之前,也许我已长埋地下或是露尸荒野。
从记事起,我听到父母对我的夸奖,全部要通过他们的同事来转述,而父母对我的批评和抱怨全从他们嘴里毫不保留地说出来。
我就是一个顽固、愚蠢、调皮、讨厌、无能、懒散的鬼婆。
所有这些都是自己造成的,也是从父母嘴里吐出来的。
我感到我的人生不仅是可悲的,甚至是可耻的!我的恨、我的痛、我的烦永远长得比我快,我无法应付它。
面对其他人,我照样装作开心的样子,可是只要一见我的爸爸妈妈,我只有两种脸——苦瓜脸、木瓜脸。
我承认我很笨、我承认我无能,我的确对所有的事物都不抱希望。
家长会的结果彻底让我对这个世界失去信心,对自己也绝望了。
我活着等于死了!我死了,许多人也就解放了;也许,我应该为许多人的解放牺牲一点,毕竟那不但给了那些人自由也给了我永恒的自由。
好吧,为死的舒坦一些而努力奋斗吧!听了有什么感觉?下面还有一位家长写的《家长会之后》,我们也听一听:《家长会之后》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
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5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
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
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
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
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
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
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
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
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
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大家听了又有什么感受?是不是在衡量自己是怎么教育孩子的?(那好,我们来举个例子)“白见黑”的例子……这麽大的一张白纸家长们没看见,怎么只盯住一个黑点看呢?现在家长看孩子不顺眼,就是白见黑,注意力都集中在孩子的短处和不足上。
让孩子在“我是差生”的感觉中沉沦;其实越是成绩差的孩子,越是渴望成绩好;越是粗心的孩子越渴望细心;越是动作慢的孩子越渴望动作快;如果我们还讲他们的成绩差,粗心,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是负面强化。
就像跟头发少的人谈秃子的问题,谁受得了?对于孩子,其实无好无坏,全在心态,就看怎么去诱导。
所以赏识孩子要找出孩子可以发展的一面,鼓励孩子说“你行”!“行”这个字为什么这麽灵?因为它满足了孩子无形生命最大的需求——赏识。
孩子在家长们的赏识激励下,潜能就会像火山爆发。
孩子的无形生命就像一棵棵的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也有疯枝(缺点),家长抱怨的目光盯着不长果实的疯枝,疯枝就会疯长,家长赏识的目光盯在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硕果累累。
比如:在考砸的孩子面前,您要做到①你不能让孩子泄气,所以要鼓励孩子,要让他感觉到家长对他的能力和水平深信不移。
②要让他知道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是常有的。
③帮助他分析原因,克服困难。
再如对闯祸的孩子也一样,不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在家长心中有了不良的影响或失去了信心,而此时家长应与孩子及时沟通,平息孩子的惶恐心理,让孩子感觉到他在家长的心里依旧充满希望。
同时还可以举自己或名人在小时犯错的典型事例以教育,以此来缓解孩子的心态,并鼓励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这不仅能让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还能让孩子对父母充满信任,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使孩子能更加珍惜一切,奋发向上。
二、孩子为什么没有学习的兴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作报告,把一只老母鸡放到了讲台上,说:“这只老母鸡已经3天没吃东西了,你们看我怎么喂它的?”说着一把抓住老母鸡的翅膀让鸡吃米,老母鸡把头一歪,不吃。
陶行知说:“看来还要加压!”又按住老母鸡的头,使劲让它吃,老母鸡昂着头,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就是不吃!陶行知说:“看来这种方法行不通,要换个方法了。
”他放开老母鸡,捋捋老母鸡的羽毛,摸摸它的头,老母鸡慢慢安静下来了,突然发现前面有些米,冲上去“笃笃笃”很快把米吃光了。
听完这个故事,家长们有没有想说的话?现在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因此为孩子选择了一个个兴趣班,有多少家长是否想过你报的这些兴趣班真的是孩子喜爱的吗?五年级一个学生这样对我说:“其实我很想学竖笛,可是我的妈妈非让我报英语兴趣班不可,还说英语有前途,而且学费也不是很高,现在我看英语就头痛。
”家长们,什么叫兴趣班,当孩子如此没了兴趣,还能学好吗?或许一个音乐天才就这样被简单扼杀了!也有一些孩子,自己选择的兴趣班,时间长了,吃不了苦,这时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许多家长也想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但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做?你不妨这样试试看!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意愿和想法,给孩子一个自主决定的机会,尊重孩子的权利,征求孩子的同意,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并且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引导。
这也是民主家庭中父母为孩子应当负起的一个责任。
求知本来是人世间最大的乐事,却在父母或老师的逼迫下被异化了。
孩子从天生的爱学习,变成了恨学习。
填鸭式的教育,题海战术,强迫孩子学习不感兴趣的东西是典型的强要老母鸡吃米,不想吃的硬给孩子吃,孩子求知的胃口被破坏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不要只盯着分数,教育一定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把求知的快乐带给孩子。
三、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教育不当的家长。
农民对待庄稼的态度,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也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我们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把成绩赶上来的心情是完全一样的。
可做法却往往不同。
农民日夜思考的是庄稼需要什么?怎么满足庄稼的需要?家长为提高孩子的成绩,教育好孩子彻夜难眠;有没有想到孩子心灵深处的需求是什么?怎么满足?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不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孩子学习不好时,许多家长却一味指责,很少想过自己的责任,很少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下面是一位幼儿园的教师写的教学随笔,我们来听听:小军是我们班上最调皮的孩子,一个上午下来,他没有10分钟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听过讲,就连午睡都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开始睡下来.整天像一只猴子一样,上串下跳,甚至他自己不好好上课,还经常影响别的小朋友,我们老师也经常被他气得火冒三丈,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调皮,有时真的拿他没折,如果他哪天不来,教室里就会安静很多!看到大可的表现,我真怀凝他是否有“小儿多动症”,现在才明白,其实那不是“小儿多动症”,而是我们长期对他的否定后让他没有安全感,需要人关心,被人关注,自己内心也不知道需要怎么做才能让老师高兴,这样没有安全感的心一定无法安静。
经过反思,后来经常给他管管纪律,当小班长,他非常有兴趣,也很有成就感,所以自己也做得很好, 我们也经常抱抱他,关心他,对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当他做得很好时,我们就表扬他,所以安静了许多.其实他是一个需要别人特别关注他的一个人,他的打闹就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用爱心感染他,赏识他,当他感受到我们的爱,听到赞美之后,他必须以身作则,自然也会闭嘴了。
从这个实例中,给到我一些启发:赏识的力量远大于批评的力量! 每个学生,总是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这种愿望会比社会上的其他人更强烈。
而教师的每一次表扬不但鼓舞了学生,也巩固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外界环境变化时农民都知道要改变种植方法;当社会环境变革时,家长是否想到要更新教育观念呢?(记得06年我回家时,村里的小学还没放年假,我的小学老师还在学校上课,我就去学校看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