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

第二章 单元过关检测

第二章单元过关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地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答案 A解析煤油的密度比水小,则煤油在上层,水在下层,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因此金属钠位于水和煤油的交界面,而钠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在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后被氢气带离水层,进入煤油层后停止反应,氢气逸出后,钠又下沉,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故A正确。

2.人们在用自来水养金鱼时,经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主要目的是(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答案 D解析自来水常用2消毒,2与水反应生成,有强氧化性,它的存在对金鱼的生长有害,而见光易分解,故选D项。

3.某同学用23配制0.10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你认为该同学的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23A.①⑤⑥B.②④⑦C.①⑥D.⑤⑥⑦答案 C解析称量23固体时,应将被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①错误;定容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⑥错误。

4.下列关于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B.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体积C.同温同压下,1 任何物质所占有的体积均相同D.等质量的H2,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所占体积越大答案 C解析A项,从微观角度来说,物质的体积由粒子数目、粒子大小和粒子间距决定。

B项,粒子数相同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则相同条件下体积也相同。

C项,该结论只适用于气态物质。

D项,压强越小、温度越高,气体体积越大。

5.将金属钠投入到熔融的烧碱中,发生的反应是2+(熔融)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是还原产物C.既被氧化又被还原D.每转移1 电子,则生成1答案 B解析2+(熔融)2O+反应中,单质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1价,氢氧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成-1价,则是还原剂,被还原生成,是还原产物,故B正确,A、C错误;反应中每转移1 电子,则生成0.5 ,故D错误。

6.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②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救火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④-K合金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⑤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2溶液中置换出铜⑥钠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为2O2A.①③④⑤⑥B.③④⑥C.③④D.全部答案 B解析钠性质活泼,能够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①错误;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助燃的氧气,所以金属钠着火,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救火,故②错误;钠放置在煤油中沉在底部,密度比煤油大,故③正确;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K合金可作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④正确;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故⑤错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2O2,故⑥正确。

7.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5 O2所含氧元素数为B.0.2 H2O所含氢原子数为0.2C.0.1 4所含电子数为D.2 2中所含离子数为4答案 C解析A项,所含氧原子数为。

B项,所含氢原子数为0.4。

C项,每个4分子含10个电子,即0.1 4所含电子数为。

D项,所含离子数为6。

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B.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C.配制1 L 0.1 的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 固体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答案 A解析B项,水和酒精互溶,应用蒸馏法分离;C项,托盘天平最多只能精确到0.1 g,应称量5.9 g 固体;D项,滴管紧贴试管内壁,会污染滴管,进而污染试剂。

9.若m g 在足量2中燃烧,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 g,则m g 与O2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可能为( )①(m+0.8) g ②(m+1.0) g ③(m+1.2) g④(m+1.6) g ⑤(m+1.4) gA.①④B.①⑤C.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 D解析由题可知,的物质的量为0.1 ,与O2反应可能生成(m+0.8) g 2O,也可能生成(m+1.6) g 2O2,也可以既生成2O,又生成2O2,质量在两者之间。

10.实验室制备2的反应为2+4(浓)2+2↑+2H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作还原剂,2作氧化剂B.每生成1 2,转移2 电子C.每消耗1 2,有4 被氧化D.依据该反应制备的2粗产品中,除含有水蒸气外,还含有气体答案 C解析该反应每消耗1 2,同时消耗4 ,其中有2 被氧化,C错误。

11.某兴趣小组为验证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分析实验原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C.加热后可观察到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整个实验过程中A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都不变浑浊答案 C解析直接加热大试管,温度较高,若大试管中的物质不分解,而小试管中的物质分解,则可判断出大试管中的物质的热稳定性较强,故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A正确;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可证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水,B正确;碳酸钠较稳定,加热过程中不会分解,则A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C不正确,D正确。

12.20 g A物质和14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 g C物质、3.6 g D物质和0.2 E物质,则E物质的摩尔质量为( )A.100 g·-1B.108 g·-1C.55 g·-1D.96 g·-1答案 B解析物质E的质量=20 g+14 g-8.8 g-3.6 g=21.6 g,其摩尔质量=21.6g÷0.2 =108 g·-1。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测定23和3混合物中23质量分数的是( )A.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固体质量减少b gB.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C.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其质量增加b g D.取a g混合物与足量()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答案 C解析A项,3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利用差量法可计算出混合物中23的质量分数;B项,23和3均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氯化钠,b g固体是氯化钠,可计算出混合物中23的质量分数;C项,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会混有水蒸气,即碱石灰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故不能测定混合物中23的质量分数;D项,23和3都与()2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3↓、+-+2+↓+H2O,因此最后得到的固体是3,可以计算出混合物中23的质量分数。

314.将一定量的、2O、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aL混合气体。

将该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2O 、2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2∶1∶3 B.1∶1∶2C.1∶2∶1 D.2∶3∶1答案 D解析2+2H22+H2↑,2O+H22,22O2+2H24+O2↑,由于产生的混合气体是H2和O2的混合气体,两者在电火花引燃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H2)∶n(O2)=2∶1,再依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n(2O2)=2∶1,2O可以是任意值,故D正确。

15.在一定条件下,钠与O2反应可生成1.5 g固体,若将相同质量的钠与80 0.50 的盐酸反应,钠恰好完全转化生成,则1.5 g固体的成分是( )A.2O B.2O2C.2O和2O2D.2O2和2答案 C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最后所得溶液为溶液,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n(+)=n(-)=n()=0.50 ×0.08 L=0.04 ,若被氧化后生成的产物为2O,其质量应为0.02 ×62 =1.24 g;若被氧化后生成的产物为2O2,其质量应为0.02 ×78 =1.56 g。

现被氧化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为1.5 g,介于1.24 g与1.56 g之间,应为2O和2O2的混合物。

16.质量分数为的溶液蒸发掉b g水后,得到V 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蒸发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L-1·L-1·L-1·L-1答案 A解析设原溶液质量为x g,则=2(x-b),解得x=2b。

则蒸发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2分)17.(12分)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仪器和药品来制取纯净的无水氯化铜。

图中A、B、C、D、E、F表示玻璃管接口,接口的弯曲和伸长等部分未画出。

序号①②③④⑤⑥仪器及装置图(1)如果所制气体从左向右流动时,上述各仪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装置的序号)( )接( )接( )接( )接( )接( ),其中②与④装置相连时,玻璃管接口(用装置中字母表示)应是接。

(2)装置②的作用是;装置④的作用是;装置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实验开始时,应首先检验装置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处的酒精灯。

(4)在装置⑤的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③⑤④②①⑥ C B(2)除去2中的水蒸气除去2中的气体+2--+-+H2O2(3)气密性①(4)2+4(浓)2+2↑+2H2O解析纯净的无水2应由和纯净的2加热制得,欲制得纯净的2需③和⑤组合制得2,再经④除去2中的气体,经过②除去水蒸气,最后排出的尾气用碱液吸收以防止多余的2污染环境。

18.(10分)根据如图所示装置(部分仪器已略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甲在加热过程中能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的烧杯是(填“Ⅰ”或“Ⅱ”),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通过实验甲可证明(填“23”或“3”)更稳定。

(2)实验乙用来探究2O2与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包有2O2的棉花着火。

写出2O2与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棉花着火说明该反应的特点是。

(3)取10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将生成的2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0 g。

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Ⅱ2++2-+23↓+H2O 23(2)2O2+22223+O2有氧气生成,放出大量的热(3)32.8%解析(1)3受热易分解:2323+2↑+H2O,产生的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3较稳定,加热时不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