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分类和幼儿学习策略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分类和幼儿学习策略
• 二、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提取
• (三)图式的形成、改进及教育指导 • 1.图式的形成与改进 • (1)图式的形成 • 图式的形成实际是寻找个别样例的属性与表象的共同之处。 • (2)图式的改进 • 多数情况下,个体最初形成的图式往往缺乏精确性而过于泛
化,这种现象在幼儿中更为常见。只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 习者才慢慢学会对图式做出更精确的分化。 • 2.图示学习的教学要点 • (1)同时呈现图式的正反例证。 • (2)选择匹配的反例 • (3)创设不一致的事件
• (二)命题的获得、提取及教育指导 • 1.命题的获得与提取 • 对新命题的习得将激活与新命题有关的就命题,即人是通过
已习得的命题来理解新命题的意义,最终将新命题与知识网 络中的有关知识储存在一起。 • 2.命题学习的教学要点 • (1)鼓励幼儿记忆所学材料,加深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 • (2)教学情境中提醒幼儿注意将新信息与已有信息建立联 系。
• 陈述性知识基本单元间能够产生联系,是因为这些单元 分享某一相同观念、或同属于某一观念。
• 程序性知识其基本单元间能够建立起联系,是因为一个 产生式的活动将给出另一个产生式所需满足的条件。
13
教师处理不专心学生的产生式系统
p1 如果 目的为使儿童专心,但不知何 物可强化儿童
那么
建立了解何物能强化儿童的子 目标
• (五)图式 • 1.含义
• 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是人随自己 熟悉的范畴、时间、文本或其他各种实体中的命题、 次序及知觉信息所做的综合。
• 2.基本特征 • (1)图式含有变量 • (2)图式具有层次 • (3)图式促进推论
• 二、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提取 • (一)概念的获得及教育指导
如果 那么
图形为两维图形 且该图形有三条边 且该图形是封闭图形 将该图形划归为“三角形” 且说出“三角形”
11
产生式3:观看房内的东西
如果 那么
目标是观看房内的东西 且房间是暗的 且点灯开关就在旁边 打开点灯开关 然后观看房内的东西
12
1.2 产生式系统
• 人类活动是复杂的,绝大多数活动并非单一产生式就可 完成的,需要诸多产生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产生式系统。
且建立只要儿童专心就予以强 化的子目标
p2 如果 子目标是了解何物能强化儿童 那么 建立考察儿童在何种条件下会 表现出不专心的子目标
p3 如果 子目标是考察儿童在何种条件 下会表现出不专心
且儿童在我注意他时会有专心 的表现
且儿童在我忽略他时有不专心 的表现
那么 建立“儿童可以用我的注意来 强化“这一命题”。
1. 程序性知识的表征
• 所谓产生式(production),是一种“条件-行动” 的规则;一个产生式正对某一或某些特定条件得到 满足时发生的某一或某些行为编了程序。
产生式1:使用强化
如果 目标是增强儿童的注意行为 且该儿童已表现出比平时更 长的注意行为
那么 表扬这个儿童
10
产生式2:鉴别三角形
p6 如果 子目标是在儿童专心时强化他
且儿童可用同伴的注意来强化
且儿童已表现出注意行为
那么 我便让儿童与他喜欢的同伴待
在一起
14
• 产生式的行动结果,可以是内在操作,也可以是外 化行为。
• 产生式可产出两类信息:可以是一个命题;也可以 是对实现任务的总目标之前必须满足的某个或某些 子目标的陈述。
• 一个产生式的产出,提供了另一个产生式的条件。
p4 如果 子目标是考察儿童在何种条件 下会表现出不专心
且儿童在别的孩子注意他时会 有专心的表现
且儿童在别的孩子忽略他时有 不专心的表现
那么 建立“儿童可以用同伴的注意 来强化“这一命题”。
p5 如果 子目标是在儿童专心时强化他 且儿童可用我的注意来强化
且儿童已表现出注意行为 那么 我便给予该儿童以我的注意
(三)表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 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讲,表象 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 这种表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在心理学中,表象 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 (四)线性排序
• 是在一系列元素中间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关系, 即这些元素是按某一维度来排列顺序的。
16
一、幼儿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界定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有目的、 有意识地制定出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 策略。
第四章 知识分类和幼儿 学习策略
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
(一)概念
(二)命题
1.含义
命题是指实际表达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定 义并观察的现象。命题不是指判断(陈述)本身, 而是指所表达的语义。一个命题是由一个关系和 一个以上的论题构成。
2、命题网络
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形式,是由具有共同成 分的两个命题彼此联系起来形成的。
15
• 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 (一)一般领域与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 一般领域的程序性知识是指适用于不同领域,而与任何一特殊领域不
具有紧密的联系,如事先做计划,探讨各种可能性等。一般领域的程 序性知识被称为弱方法,适用范围广,但对于要达到的特定目标来说, 这类知识并不是最有效的。 • (二)特殊领域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 1.认知阶段 • 2.联系阶段 • 3.自动化阶段 • (三)程序性知识学习的教学要点 • 1.掌握技能的前提知识和子技能 • 2.对技能进行练习和反馈 • 3.形成自动化
陈述性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静态性,代表了
人对某些事物的状况有所知晓、理解,但并 没有涉及人知道如何去做某件事的另一类知 识。因此,我们需要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示能 使人产生一定行为的知识,即所谓的程序性 知识。对两类知识的表征形式有所了解,便 能更全面地了解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作为一个 统一的整体是怎样运作的。
• 1.概念的获得 • 概念的获得即理解一类事物共同的关键属性。 • 2.概念学习的教学 • (1)在教学情境中大量使用例子 • (2)将例子与定义规则相结合 • (3)区别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 (4)将新学的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 • (5)运用概念关系图
• 二、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