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I百科知识与中文写作备考资料【郑重声明】鉴于易研近年来辅导北大行管等专业上的卓越成绩,某机构开始对学生谎称跟易研教育是一家,跟易研资料共享、师资共享,以图达到混淆视听,浑水摸鱼的目的。
易研教育在此郑重声明:易研教育在北京地区仅有一家,是独立实体,完全独立办学,同其它任何机构均无瓜葛~~~在辅导北大行管等课程中,全部采用独家资料,独家老师,欢迎实地考察,谨慎考察或者咨询已经考上的学弟学妹。
谨防被某些不负责任的机构打着易研的品牌旗号对考生进行误导、欺骗!
第六章道家文化精神与理想人格
第一节先秦道家的文化精神
一、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著作:《道德经》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和最高范畴:道
◆老子社会观的目标:入世进而治世;根本途径:法自然,
以道立天下。
二、庄子
◆《庄子》33篇,内篇7篇
◆庄子在道之下提出了“理”的范畴。
◆庄子的社会观:治国以道
第二节道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
◆老子的道学同原始宗教有渊源关系
◆有道家思想的著作:《尚书》《易经》《道德经》《庄
子》《列子》《老莱子》
◆稷下黄老学派
1.稷下先生包括:杨朱、田骈、慎到、彭蒙、宋钘、尹
文、关尹、列子
2.黄老之学是汉初政治的主导思想
3.《淮南子》(黄老之学的集大成之作,代表了汉代道
学最高成就)
4.《老子指归》:后期黄老中严遵其逻辑形上推理,是
魏晋玄学的先河
◆魏晋玄学
1.由三国曹魏何晏、王弼开创
2.经典理论支柱: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3.前期:以道统儒
前期著作:何晏著《道论》,集解《论语》;王弼注《老
子》,解说《周易》
4.中期人物:阮籍(《大人先生传》《释私论》),嵇康
5.后期:向秀、郭象注《庄子》,把玄学推进到一个新阶
段
◆道教
1.中国本土最重要的宗教,形成于东汉
2.早期道教代表人物:张陵、张角、张鲁
3.魏晋代表人物:葛洪、葛玄
4.南北朝(成熟时期)人物:寇谦之(北魏)、陆修静(南
朝)、陶弘景(南朝)
5.唐宋(更大发展)代表人物: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
马承祯、吴筠、钟离权、陈抟、张君房、张伯端
6.金元(道教活跃):太一教(肖抱珍)、大道教(刘德
仁)、全真教(王重阳、马钰、刘处玄、丘处机)-----
势力最大,成为官方宗教、净明道(周真公)
7.明清(停止发展)代表人物:张正常、张三丰、王常月
第三节道家的理想人格
◆道家理想人格总倾向:顺任自然、长生久视、修性养生、
超迈逍遥
◆实现方法:自足的生活态度;学会守气;注重内修
◆庄子人生观的最高目标:“死而不亡”
第四节道家与儒家的互补
一、理论发展
◆董仲舒“天人合一”,开始了儒道互补的尝试
◆王弼提出:“名教出于自然”,扬道抑儒
◆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道非儒
◆郭象提出:“名教即自然”,以儒解道,引道归儒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确立了理学行上思维的基本框
架
二、历史实践
◆汉初,刘邦“文武并用”
人物:陆贾著《新语》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唐,把道教提升到首位
人物:魏征著《十思疏》、唐玄宗撰《御注道德真经》
和《御制道德真经疏》
◆宋代:《混元圣纪》
净明派:儒道互补的代表,周真公、刘玉为代表
三、人格精神的熔铸
◆积极进取VS自然无为
◆道德践履VS精神超越
◆尚刚主动VS贵柔主静
第七章墨、法、兵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第一节墨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墨家风靡于战国时期的原因是:殚心当务之急,守城救弱,
兼爱非攻。
◆墨子鼓动诸侯变革政治最为引人瞩望的内容:“尚贤之为政
之本也”(即打破贵贱的界限,从各个阶层中选拔德才兼备
的贤人)
◆墨家的十项命题: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
天志、名鬼、非乐、非命。
◆墨家认为,天下大患有三:“饥者不择食,寒者不得衣,劳
者不得息”
◆墨子提出检验言论需靠“三表”法则的逻辑思想:有本之者,
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墨子死后,其派分三:“有相里氏之墨,有相父氏之墨,有
邓凌氏之墨”
◆墨家最著名的书:《墨子闲诂》(清孙)
第二节法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起源:春秋时的管仲、子产
发展:战国时的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
集大成:战国末期的韩非
◆《法经》(李悝):中国古代第一部成文法
◆商鞅最大的贡献:将《法经》传至秦国
商鞅著《商君书》
◆申不害以“术”而闻达于诸侯,即为君主之权术。
◆韩非提出了以法为主、法术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标志者
法家的文化内涵与人格理想的成熟。
◆慎到提出“势”,即权势,从而构成了法家思想的法术势相
结合的思想体系。
第三节兵家文化及其理想人格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作者是孙武
◆其他兵书:《吴子兵法》(与《孙子兵法》齐名)、《司马
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唐李对问》《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概括(P220-224)
1.智慧人生
“智慧”是兵家理想文化的核心内容
2.道德人生
3.求之于己的生活理念
求之于己就是把成功奠基于不断完善自我的基础上,
是兵家理想人格的灵魂。
4.积极进取的心态
2016北京大学翻译硕士专业考研复习经验指导
立足2100余位成功学子的辅导经验,易研教育将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模块),这六大模块是考研专业课复习成功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是考研专业课成功的坚实保障。
(一)选择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
这一阶段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考研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考研专业必备相关资料等。
易研教育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未来职业规划、本科专业基础、英语水平、报考专业就业状况等因素,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择校、择专业都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一旦决定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易研教育认为,这种摇摆不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考研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
理解是记忆和运用的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
将主要的知识点全部理解,不必刻意记忆,达到心中有数、理解参考书目的主要
内容,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即可。
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的话,切不可过分细致,以免浪费太多时间。
需要辅导的同学这一阶段的复习也是日后辅导取得切实效果的基础。
(三)重点清扫阶段(7月初——11月上旬):
这一阶段是整个专业课复习的最关键环节之一,该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扫清重点。
重点知识点的最大特征是考察的分值与概率要远远大于一般知识点和次要知识点。
对于重要概念、知识点、公式一定要反复强化。
抓住重点专业课的复习就会事半功倍,这就是易研教育提倡的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
要抓住重点,通常情况下,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最近关注问题等。
专业不同,情况也会不同,要做具体分析。
抓住重点之后,关键要在这一阶段强化记忆和运用。
(四)框架专题阶段(11月上旬——12月上旬):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系统化。
之前的复习知识点的掌握都是呈零散状态,最大弊端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片面,影响后面答题能力的生成。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按照书中知识点的章节架构和专题将知识系统化。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易研教育总结了各学校专业课的考研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较短时间内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五)模拟考试阶段(12月上旬——1月初):
这一阶段也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关键环节之一,此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查漏补缺、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
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之间不存在自然而然的等同。
换句话说,掌握的好,不一定答得好,更不一定意味着得高分。
知识掌握上的盲点要通过全真模拟来暴露,答题思路上的缺陷要通过全真模拟来纠正,临试前的心态也要通过全真模拟来使之平和下来。
必须通过2——4次全真模拟,经历一个盲目——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答题能力和得分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状态调整阶段(1月初——考试):
这一阶段的复习基本已经定型,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
此前的基础理解、重点清扫、框架专题、模拟考试等环节已经把该掌握的知识点和答题方法都掌握了,复习基本已成定局。
但是,这不是说这一阶段就应该完全放松下来,将专业课的复习完全扔到一边,只顾公共课,保持状态和热度很重要。
只是说,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可过分纠缠于课本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查漏补缺。
此外,保持信心、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多喝水、注意饮食健康也很重要。
易研教育提醒,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功亏一篑的结果,广大考生一定要在最后阶段积极调整,保持最好的身心状态!
此资料由易研教育权威团队独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