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实小_国学吟诵社团教案

一实小_国学吟诵社团教案

1. 认读《所见》;
2. 吟诵《所见》。
教学重点:
1. 认读《所见》;
2. 吟诵《所见》。
教学难点:
吟诵《所见》。
教具准备:
一体机、U盘、录音笔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本课内容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1.温故。
2.跟读录音。
3.授书,字字单吟。
4.学生试读。
5.指字、画调合读。
一、学习本课内容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温故。
2.跟读录音。
3.授书,字字单吟。
4.学生试读。
5.指字、画调合读。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静夜思》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教学目标:
1. 认读《蜂》;
2. 吟诵2. 吟诵《蜂》。
教学难点:
吟诵《蜂》。
教具准备:
一体机、U盘、录音笔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本课内容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2课《静夜思》(唐李白)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教学目标:
1.认读《静夜思》;
2.吟诵《静夜思》。
教学重点:
1.认读《静夜思》;
2.吟诵《静夜思》。
教学难点:
吟诵《静夜思》。
教具准备:
一体机、U盘、录音笔
教学过程:
1.温故。
2.跟读录音。
3.授书,字字单吟。
4.学生试读。
5.指字、画调合读。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蜂》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9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读《元日》;
2. 吟诵《元日》。
教学重点:
1. 认读《元日》;
2. 吟诵《元日》。
教学难点:
吟诵《元日》。
教具准备:
一体机、U盘、录音笔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本课内容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tú)苏。
千门万户瞳(tóng)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温故。
2.跟读录音。
教具准备:
一体机、U盘、录音笔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本课内容
凉州词
(唐)王翰(hàn)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温故。
2.跟读录音。
3.授书,字字单吟。
4.学生试读。
5.指字、画调合读。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10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10课《咏鹅》(唐骆宾王)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教学目标:
1. 认读《咏鹅》;
2. 吟诵《咏鹅》。
教学重点:
1. 认读《咏鹅》;
2. 吟诵《咏鹅》。
教学难点:
吟诵《咏鹅》。
教具准备:
一体机、U盘、录音笔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本课内容
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1.温故。
2.跟读录音。
3.授书,字字单吟。
4.学生试读。
5.指字、画调合读。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咏鹅》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风》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16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16课《江雪》(唐柳宗元)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3.授书,字字单吟。
4.学生试读。
5.指字、画调合读。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元日》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8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8课《蜂》(罗隐)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1.温故。
2.跟读录音。
3.授书,字字单吟。
4.学生试读。
5.指字、画调合读。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游子吟》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望庐山瀑布》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4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4课《绝句》(唐杜甫)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教学目标:
1. 认读《绝句》;
2. 吟诵《绝句》。
教学重点:
1. 认读《绝句》;
2. 吟诵《绝句》。
教学难点:
吟诵《绝句》。
教具准备:
一体机、U盘、录音笔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本课内容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1.温故。
2.跟读录音。
3.授书,字字单吟。
4.学生试读。
5.指字、画调合读。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所见》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7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7课《元日》(宋王安石)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绝句》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5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5课《小池》(宋杨万里)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教学目标:
1. 认读《小池》;
2. 吟诵《小池》。
7.敛身正坐,缓视微吟。
8.上书,正误。
9.再上书。
二、作业
1.吟诵《小池》21遍(一周7天,一天早、中、晚各一遍)。
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6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6课《所见》(清袁枚)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 认读《小池》;
2. 吟诵《小池》。
教学难点:
吟诵《小池》。
教具准备:
一体机、U盘、录音笔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本课内容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温故。
2.跟读录音。
3.授书,字字单吟。
4.学生试读。
5.指字、画调合读。
6.男女分读(男刚女柔)。
课题名称
第9课《游子吟》(唐孟郊)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教学目标:
1. 认读《游子吟》;
2. 吟诵《游子吟》。
教学重点:
1. 认读《游子吟》;
2. 吟诵《游子吟》。
教学难点:
吟诵《游子吟》。
教具准备:
一体机、U盘、录音笔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本课内容
游子吟(yín)
2.把老师教的吟诵给父母或者小伙伴们听。
教后反思(红字)
第一单元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第3课《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练习设计等)
教学目标:
1. 认读《望庐山瀑布》;
2. 吟诵《望庐山瀑布》。
教学重点:
1. 认读《望庐山瀑布》;
2. 吟诵《望庐山瀑布》。
教具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