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孝道文化争做孝心少年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孝文化及其内涵。
2.能力目标:培养知孝行孝意识,提升辨析孝文化能力。
3.情感目标:传承孝道文化,争做知孝行孝好少年。
二、重难点:
1.重点:了解孝文化及其内涵。
2.难点:辨析及传承孝文化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导语
7分钟感恩父母视频,学生谈体会(陪伴、赡养、懂事、诚实、善良)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孝”文化并了解其内涵。
(二)识“孝”义
1.字体中辨识:
PPT展示:“孝,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
——《说文解字》许慎(东汉)“孝”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子”字,意为子在下面侍奉上面的老人,说白了,就是儿子要背着老子,
3、经典中了解:
《尔雅》:善事(传承)父母者为孝。
《孝经》: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译文: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
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
小结:“孝”是善事父母,“孝”是敬老爱亲,“孝”是理解传承。
(三)悟“孝”理
自古至今,以“孝”治天下早已成了大家的共识。
“孝”文化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
为什么要尽孝?我们从经典中找寻答案!
(PPT)《孝经》有云: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译文:孝道,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那么我们又如何将它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呢?
(1)学生谈感受。
(2)教师补充。
A《弟子规》总纲: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爱。
百善孝为先,圣人之言,足见孝之重要性!
B舜接收尧的禅让成为帝王的故事。
C传统文化《弟子规》早有指导,几千年来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人们生活的标准。
让我们一起诵读《弟子规》,再次感受“孝”的真谛!(学生诵读)怎样去尽孝?
理解其一:父母责,须顺承之“顺承”?
那么一味的顺从父母就是“孝”吗?我们该怎么做?(学生探讨,师生共议)《都挺好》大儿子一味顺承!
小结:《弟子规》其实早有定论: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文: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
行孝要及时,敬亲有底线!
理解其二
A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论语》
供养及时,面面俱到,但脸色难看是尽孝吗?(学生讨论)
《都挺好》里面派出所训斥父亲一节,父亲气晕?
B曾子曰:“孝有三:大小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
译文: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理解其三学生书写,并与家长讨论!
(1)孝心故事(学生讲,教师补充)
成年人:
A.马成银:世界那么大,带八旬老父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儿子带你去看看。
山东单县50多岁的他放下手中的一切活计,制造了一辆人力大篷车“感恩号”,拉着80多岁的父亲踏上了徒步游览天下的征程。
B.田世国,当代孝子捐肾救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
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身体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
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获慰藉。
成年人尽孝理所应当,小小少年尽孝也是当仁不让!
少年:来自上海的隋翼远,12岁至14岁期间,两次为妈妈捐献造血干细胞,让妈妈重获新生。
来自河南的陈坤阳和陈宗阳姐弟,用3年时间“唤醒”妈妈,教失去记忆的妈妈说话识字。
——2018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
(3)滨州90后大学生郁有祥:背起瘫痪母亲上大学——2014滨州好人阅读着这些孝心故事,相信大家也是孝心好少年,下面就讲讲你们的故事!
理解其四
辨析《二十四孝》的故事(资料——课前发至学生)
你对《二十四孝》的哪些孝行有质疑,认为它是愚孝、伪孝?(小组评论评选)为了加深大家对于古人对于“孝”的认知,现补充一些材料,供大家探讨二十四孝时借鉴。
(PPT)
A.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译文:不孝的行为有很多,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不孝。
B.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
译文:人的躯干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小结:二十四孝的故事仔细揣摩后不难发现,“孝感动天”的虚幻,哭竹生笋的迷信,郭巨埋儿的泯灭,尝粪忧亲的恶心,恣蚊饱血的愚蠢。
在很大程度上是愚孝,是伪孝,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的伪命题。
我们只能说他们的孝行精神可嘉,但行为可疑。
迈入新时代,尽孝也要与时俱进,于是2012年8月14日,《新二十四孝》
出炉PPT。
面对新二十四孝,你做到了吗?或者你认为执行时有困难吗?
学生回答,师生共议。
(可以给忙碌的父母提议啊!)
《新二十四孝》是针对成年人提出的建议,大家可以领会在心,做好宣传,尤其是建议父母带着你一起去尽孝。
进入青春期的你们追求独立、自由,但当你们遇到
学生可以谈谈叛逆期如何与父母交流!——青春期碰上更年期!
合适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去沟通!
(四)升“孝”行
其实父母都希望孩子“成龙”、“女成凤”,当然了,所谓龙凤也不一定做出多大的业绩,其实其真谛就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能够幸福快乐的成长。
但古代父母有一个更高、更普遍的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补充习近平孝亲图片及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简单介绍习近平的书信——做人、做事、传承!
中国人“有国才有家”的大一统思想,让“国”与“家”从来就是一个整体,因这种“家国同构”思想,便有了“家国情怀”。
也就是说,当“孝道”达到一种极致后,“孝亲”在一定意义上就与“忠国”一致了。
其根据是——子曰:“夫孝,始于侍亲,终于侍君,终于立身。
”
译文:孝道,最初是指对自己的双亲孝顺,中间的境界是对自己的君主(国家)忠诚,最终境界是作为自己自立处事的根本原则。
而这种故事在历史上也是比比皆是。
学生讲故事。
岳母刺字,岳飞精忠报国;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30年不入家门——对国家最大的忠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孝
抗日名将——佟麟阁,北京南苑大战前,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下令佟麟阁撤军回城,他夫人更来信称其父病重盼归,佟麟阁回信:“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乃集合所部大呼:“此杀敌报国之时也!”后果然求仁得仁,以身殉国。
(五)小结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PPT)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其实这颗“孝心”可以用一个词去概括:爱!(板书)
“二十四孝”因为无爱,所以愚孝、伪孝难以为继;“新二十四孝”因为有爱,所以快乐践行,信手拈来。
爱家人是小爱,而爱大家才是大爱。
但愿我们都能做到,并把它作为终生的追求!
(六)作业
《游子吟》【唐】孟郊(PPT)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课后可以整理有关孝心诗文。
二、学习李密《陈情表》
三、至少做一件《新二十四孝》事情
最后让我们在朗朗诵读中结束这次“孝”文化之旅!
齐声诵读:
有一种孝叫善事父母,不改道;
有一种孝叫推己及人,施爱心;
有一种孝叫忠诚国家,守底线;
有一种孝叫传承发扬,促和谐。
(七)板书
!爱——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