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题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题练习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1 )nāji间不容发(â)y弃甲曳兵()nàzhu经传(ɡ)n.供养(ɡōAbi.便宜(B )oáqi翘足而待()nàzh皮开肉绽( ì)sh吞噬()nàl蹂躏()iâb.惫懒(C ɡ)nãl模棱两可(ɡ)n少不更事(ɡē )nìnàp心宽体胖()oǎd祷告( à)t.朱拓(D )oáb厚古薄今(ɡ)).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âf沸反盈天( â)y笑靥( ì)j骐骥( ì)ch.敕造(A )i ī)ch鞭笞天下()nǔs榫头()nìl蹂躏( ì)sh.蚕噬(Bch踌蹰(.贾人(ɡǔ)C )iàl百无聊赖()iáh形骸( ú) n) àuɡ (盥沐) â (qu怯弱n) ǔ (c.忖度D ì)q度长絜大()、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万乘之势()o á xi崤函()ī y舟楫()uǒy、瓮牖绳枢(A )ng ã ch) ù c亡矢遗镞() ú d句读()ǔ n驽马() ì q、跂而望矣(B )o á 六跪二螯()ng á h行伍()ǐ gu跬步()ng á y、庠序之教(Cqi、锲而不舍(D )ù l割地赂秦()n á t郯子() ì t孝悌() â ).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斟茶A 间或一轮孽根祸胎监生放诞波涛汹涌咀嚼赏鉴偏僻朱拓.诧异B 锲而不舍括噪寒喧.烟霭C 难以捉摸冰雪消融丰富多彩调剂渣滓.反馈D ).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 不测之渊群山万壑地崩山摧潦倒.钩连A 约从离衡篮田生玉冲波逆折嫡居.峥嵘B 追亡逐北海誓山盟扪参历井惘然.咨嗟C 司马青衫整顿.崔嵬D 锲而不舍杜鹃啼血).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6.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A 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本来雌凤蝶生了很多的后代。

可是这些后代,能够长大的却如数家珍。

B 科学家”就会讲述一个真正令它们惊诧不已的传奇故事。

.待神志镇定之后,这位鲤鱼“C .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D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7. 成为行为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领域。

动物的游戏行为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近二十年来,A. 从宏观来看,人类所关心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

B. 鸟类和人类,从凤蝶产卵到成虫的时代,一直都在跟凤蝶作对。

C.而这正是加速一束电子所必需万多倍,2仪器成功产生了比地磁场强使我感到欣慰的是,D. 的。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8。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A 。

,称李白为“谪仙”道难》。

.短篇小说的艺术表现特点是“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B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论》选自《新书》.C“蓝田玉烟”等典故的使用烘托“沧海泣珠”“望帝春心”.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D 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9.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A. 篇。

32,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荀子》B.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论》选自《新书》C.。

欧阳修称他“韩昌黎” ,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D.文起,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八代之衰” (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10.而忽“人们往往只看到了鲜花和掌声,”姚明苦笑了一下说:“夺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A. ”!视这背后的汗水和辛苦呀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更无豪杰怕熊罴”“独有英雄驱虎豹,毛泽东有两句诗:B.畏精神。

假如有这样一本书,能给“下海”或将要“下海”者以警示,告诉他们何处可能有陷阱,C. ! 怎样才能达到金光灿烂的彼岸,那该多好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斑斑,方言,即斑鸠(“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东家说:D. ”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11. .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A.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B 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齐白石画展在开幕后,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C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2.两国外交达俄罗斯不愿与美国发生新冷战和全面对抗,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A. 成某种妥协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

把农全面实现小康,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B.业放到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

C. 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市广电局宣布:未来三个月将在市区居民小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 D. 神,居民小区电视信号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3、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A 。

苏”。

苏洵著有《嘉祐集》、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

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B 。

诗坛独树一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赋是介于散文与诗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C以寄托讽喻之意。

赋常常侧重于写景,借景抒铺陈夸张之能事,而结尾处往往发一点议论,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情,刘勰的《文心雕龙国亡族灭,由鼎盛时的轰轰烈烈到覆灭时的烟消云散,一扬一抑,先抑后扬,《阿房宫赋》、D 两者形成巨大的落差,构成心理张力,给人以震撼。

)下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4.qi翘首(A. ì)zh投掷(ì)y亚裔()oǎnēf气氛(ã)ju厥功( í)sh拾级(B. ))ngáqi强迫()nāf藩国()náqi湔雪(C.)iǎz装载()nùx殉难()náxu舷梯(D. )以下句子标点符号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15.!“九一八”我猛然一震,A.年又1933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18月9年1931 分。

18点9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毫米口径的机关枪上临时搭起的木台上,离开签字桌约两、三丈远。

20我站在一座在B.“上帝饶恕我们吧,愿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C. ”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1931这套由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育厅推荐的历史教材名为《D.亚太地区的人权:1945—。

社会责任与全球公民权责》)下列各项有语病的一项是(16.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A. 德国人赎罪、认罪。

这套推荐教材的出版,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主席列国远表示欣慰。

B.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C. 起伏交流,笑声不绝。

12年级、11这套与抗日战争史实有关的教材,将供D.年级以及社会学研究和法律课教学的教师使用。

)下列词语中有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17. 连带责任归咎凛冽A. 矢志不逾桅杆赎罪B.一愁莫展应酬撰写C. 不可一世勋授虔诚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18 .铅、锌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A .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B 法行为。

.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法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C 的教育手段。

.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并D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19 危如累卵累积连累.累赘A 咎由自取内疚灵柩.马厩B竣工骏马.险峻C 怙恶不悛锲而不舍栖身收讫.休憩D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20 莫可明状寥廓撤消.铮友A慧星.传颂B 至理名言树阴万古长青形销骨立俯首帖耳.怄气C 坚忍不拔激流勇退真知卓见.志大材疏Dó)b—oáb;náp—ngàp(D .1“怯”读(2. D ã)xi“絜”读,âqi3.D (喧应为暄,括应为聒)4. C (嫡—谪,篮——蓝)5.B B .6)万多倍”后加“的磁场”2(在“7.D )。

“白居易”为“贺知章”;“贺知章”为“杜甫”(8. A )。

“欧阳修”为“苏轼”(9.D ;””应该为“,项说后的“:(A,10.C项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B项括D其实不然。

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应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号的内容是对斑斑的解释,应紧接在“斑斑”后。

句“趋之若鹜”C,形容众多的学生,此处只指一位,使用有误。

中的“莘莘学子”A(,B11. 句“万人空巷”是指很多人都出来了,挤在一起;此处用于D多用贬义,在此处使用不当。

)在家看电视节目不恰当。

项,前一分句“诚C;“站在”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小康”后加“的高度”项,B(,A12. 与“迫在眉睫”“已成为”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句式杂糅,“推动”与“精神”搭配不当)项,D相矛盾,后一分句“它”应指代诚信,偷换主语; 13.C .A14 )载(náxi舷(D.)ngǎqi)强(nāji湔(C.â)sh拾(B.解析:)iàz C15. D教材名应用引号B表示概数时中间不用顿号解析:A感叹号应在引号内C16. 解析:A、语序不当,应为“认罪、赎罪”B、句式杂糅,应在“这套教材的出版”前加“对”D、成分残缺,应在“社会学研究”前加“从事” 答案:A17. D授(绶)C愁(筹)解析:B逾(渝) 18.D 19.B 20.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