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法律术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摘要】俄语中的法律术语在法律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内,对法律语言学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而且法律术语在法律语言学的研究下,是最具有专业特色的对法律语言学的研究。
在了解了俄语法律术语的专业性之后,对其进行翻译和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中国和俄国两国的关系日益融洽以及商业上的往来,深刻理解对俄国的法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本文着重研究俄语的法律术语的翻译方法及其法律术语的特点,分析和比较中国和俄国的法律术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
为中国和俄国两国的关系奠定法律基础,在实际生活当中对俄语的法律术语的理解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俄语;法律术语的特点;翻译方法法律术语(правовойтерминологии)简而言之就是法律知识里面的一些专用的名词。
法学是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和法相关的专门学问,是关于法律问题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法律语言(Языкзакона)一般是在法律范围内使用的语言,也可以被指为某些具有法定法律意义的词语。
“法律语言”之一术语的提出与逐渐明确是随着立法与司法工作面临的许多与语言应用有关的问题出现而形成的。
法律语言与其他科学技术语言一样,是因为全民族的语言演变而来的。
由于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重大作用,所以这决定了法律语言终将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语言使用领域。
而法律术语的逐步提出与形成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法律术语具有术语的意义单一性(значениеединого)、准确性(точность )和所表达的概念严格化 (концепциястрого )等特点[2]。
在历史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发展时,我国的法制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因此需要我们的翻译人员对相关法律文献等作品翻译清楚、明白、易懂,以便于我们能够学习。
而法律术语的翻译是翻译领域内的一块断短板,需要我们使用有效而又简便的方法达到翻译的目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更需要注意法律术语的特点及翻译的窍门。
因此,为了提高翻译的水平和翻译的质量,我们必须首先得了解法律术语的特点再对其进行研究翻译。
1.俄语法律术语的特点及其来源构成1.1俄语法律术语的特点①法律术语所表达出来的意义完整性:法律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对全社会成员的法律关系的调整方面,法律术语表达的基本意思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或者某一件具体的事物更甚者某一类具体的案件,法律术语要表示的是对同一件事物或者同一个种类的所发生的现象,而这个同样的事物或者这同一种的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就是法律术语所要研究的本质。
一般来说法律的条文是一种强制性的严格要求的对人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影响力。
所以,作为一种神圣不容侵犯的法律专业术语,要求它的本身语言的意思表达清楚、明白、逻辑性强,规定人们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一些是不允许做的。
在此严格规定下绝不允许任何一点模糊的意义或概念出现。
②法律术语所表达的语义单义性: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法律术语里所用的名词词汇必须表现出一种意思,不能有多种意义或者概念的出现。
因为每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在其相呼应的理论基础上应该只有一个名称,能指的概念或者被指的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概念,两者完全一致以产生严格定义。
单义性的实际意义在于它可有效地防治误解,即使在很小的语境中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单一性的法律术语的同义现象还是会出现[3]。
③法律术语所表达的词语对应性:有很多词语的意义较为相反,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中国的普通话出现的“这时”“那时”,“买家”“卖家”等即为相对概念,我们给它定义为对义词。
在俄语的法律术语中也有“Общиеположения”“подправило”总则与分则之间的相反概念,为此来表达相应的法律条文。
④法律术语所表达的没有情感色彩:法律术语所用的词汇都不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成分,词汇所表达的意思也一般是属于中性含义,举个例子来说,就像约定成俗的语言,在修辞的角度来说体现的都是具有公文事务语的特殊用语的法律部分。
它在一定的法律基础上约定成俗,体现公文性语言程式化或者非个人化的特点。
这既体现了法律语言的特殊性,也表现出了法律语言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1.2俄语法律术语的来源和构成据资料显示,法律术语的基本来源是由各个民族的共同创造的语言基础,然后具体表现在法律的领域里,从而像其他科学语言一般,形成了科学完备的法律专业术语。
俄语的法律术语的来源包括外来语(иностранныхязыков)、俄语古旧词(русскийстаринноеслово)、普通词汇(общийязык)和其他学科,还有对术语的创新使用等、根据法律术语所表达的不同意思以及成分构成等类型,不一样的角度看到的不同的法律术语也有不一样的特征、特点[4]。
法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法律术语,法律术语是一种特殊形式表现在民族共同语里的法律领域。
它的形成与基本的形态是以民族共同语的词汇为基础的,并且植根于民族共同语的土壤里。
而大部分的法律术语基本上都来自其他语言,除了一些很原始的法律术语之外。
举例子来说,只用于法律领域内的词汇(一个单词一个意思)有:法律制裁─привлечениексудебной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и,政令─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енноепостановлениеилиадминистративный,执法─блюсти(исполнять,выполнять,применять)законы,承担刑事责任─нести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зауголовноедело等等。
俄语法律术语的构成:①外来词语。
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而导致各国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彼此融合,所以随着文化的日益昌盛,在法律方面的用词也会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化。
在交通用语的方面借鉴的尤其多。
所以,俄国也不例外,其法律术语也多为借鉴其他国家的文字。
尤其以拉丁语和法语为主要借鉴,而且使用的次数也很频繁。
自然而然,我们国家也不例外,我国法律用语中的“公民”、“专利”、“仲裁”、“破产”等也是借鉴他国的文化。
②日常的生活用语。
日常的用语对于普通公民来说,是用的比较习惯而且意思概念表达的比较清楚的。
而法律专业术语正因为人们已经对法律这个专用名词的用法已经普遍接受并且明白,所以要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也显得没有那么困难。
俄语的法律术语由普通用语作为基础,从而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一系列的法律专用词汇。
其基本概念并没有逃脱掉日常用语的使用,既是来源于此也是服务与此的一种用法。
但是,由于法律用语的特殊性,这些日常用语的使用还是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理解并明白法律的真正含义,而这些变化的主要方面是语义内涵范围受到限制这方面以及日常的用语进入到法律范围之后意义及含义的范围扩大了许多这方面。
2.俄语法律术语的翻译方法法律术语的翻译在翻译界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以及对翻译人员理论知识水平的重大考验,法律术语的专业性,词义的单一性以及国家要求法律的准确性不容许有一点差错。
在此基础上,翻译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研究出俄语法律术语的翻译方法是我们首先要重视的问题。
首先,我们注意的问题和方法是,在翻译时要找到两种语言的词汇,既要从法律方面的概念来进行对比,又要遵循在使用法律内涵时的专业术语的对等的原则,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容易理解,不易混淆他们之间的概念。
其次,我们仍需注意的问题是,在翻译法律术语时不应该像翻译文学作品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翻译法律术语时最重要的原则便是遵循它原本的意思。
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忠实于它自己在原文当中的意思,翻译的结果应该是言简意赅,语义清晰明白。
然后,由于法律术语的翻译概念特别单一,所以我们应该把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社会背景、改革制度、语言习惯等因素考虑进去。
在此基础上,能够做到翻译的基本要领。
所以我们应该采取的翻译方法是:①功能性的对等词法。
不管是汉语还是俄语都有它的特定意义以及一些不成文的规定用法,在翻译时千万不能按照自己的医院随便改变它的形式和语法习惯。
为了让语言之间的功能对等,我们的翻译原则是在挖掘法律中的原词的同时寻找到与其意思非常接近的功能相同的正式用词。
既不是自己的任意发挥,也不是引起读者的误会从而发生争执的用语。
在此基础上那个,翻译的时候也不要只看字面意思不去究其所以然就把它给翻译出来。
翻译的时候真正做到的便是将上下文的语境语义结合起来,不要只看表面意思便下定论[5]。
②释义法。
具体来讲就是把功能对等法中的有效地方法扩散开来使用。
翻译的原则是把不是专业用语的意图的含义表现的淋漓尽致,使更多的人理解清楚它的原文意思,从而让读者明白法律术语的真正含义。
③音译法。
音译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之间的交往频繁以及法制的不断完善而不断发展的。
简单来说就是进行回归本质的处理,让它和本土的语言进行相似的处理。
综上所述,法律术语的翻译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翻译工作。
法律术语的翻译方法也有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翻译人员自身的理论知识水平要非常之高。
因为法律术语的特殊性规定了翻译的时候准确性要特别高,所以在结合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翻译法律术语的工作会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1]于银磊;;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2]吴鹏;张璘;任晓霏;;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法律翻译——论法律翻译中效力对等原则的理论依据及其实现[J];保山师专学报;2013年06期[3]Michael Tool-an;;全球语境下英语法律术语所面临的问题(英文)[A];北京论坛(2013)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13年[4]周静敏;;活跃在法律实践领域的话语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13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5]谢潇;法律语言学·立法语言——从宪法看立法语言的特点[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