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分类介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抗菌药物分类介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014-9-16
克菌霸 悉能
第二代 第三代 第三代
限制 限制 限制
氨基糖苷类的共同特点
• 结构相似,均为有机碱化合物。 • 脂溶性小,口服难吸收。 • 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 大部分以原形从肾脏排泄。 • 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有杀菌作用。 • 阻碍细菌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对静止期细菌也有
作用。 • 易产生耐药性,各药间有交叉耐药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
2014-9-16
主要内容
•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分类及特点 • 氨基糖苷类的抗菌作用机制 • 抗菌活性和临床应用 •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 • 耐药机制和控制策略 • 合理用药与注意事项 • 常用氨基糖苷类药物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类
基本结构: 氨基环醇环通过糖苷键与一个或多个氨基糖 结合。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按其来源、化学结构及抗 菌作用分类见表:
2014-9-16
常用氨基糖苷类类药物
奈替米星 • 对肠杆菌科大多数菌有强大抗菌活性。 • 对钝化酶稳定,对耐其它氨基糖苷类
的细菌也有较好活性。 • 耳、肾毒性为氨基糖苷类最低。
2014-9-16
知识点
• 对绿脓杆菌作用最强的是:妥布霉素 • 临床唯一适应症是无并发症的淋病的是:大观霉
素 • 可治疗结核病的氨基糖苷类药物是:链霉素、卡 那霉素 • 鼠疫首选:链霉素 • 氨基糖苷类中耳肾毒性最低的是:奈替米星 • 氨基糖苷类中肾毒性最大的是:新霉素
注意:氨基糖苷类与青霉素混合有体外灭 活,两药不可混合注射或滴注。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7
其他:
链霉素或庆大霉素亦可用于土拉菌病、鼠疫及布
鲁菌病。 庆大霉素或新霉素口服可用于肠道感染或结肠手 术前准备。 庆大霉素局部滴眼可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眼部感 染。 新霉素局部应用可用于化脓性皮肤病、烧伤、溃 疡面的感染及眼部感染。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活性
主要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有强大杀菌作用 。 对某些革兰阳性也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氨基糖苷类为杀菌药,对静止期细菌也有较
强的作用。 与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合用,常可取得协 同作用。 其杀菌活力在一定范围内为浓度依赖性,并 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PAE)。
2014-9-16
• 控制耐药的策略包括1)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进行
结构改造。(2)使用钝化酶抑制剂。(3)合理的临 床用药。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合理用药
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避免局部给药,
实行个体化给药,必要时需作血药浓度测定。 采用一种长间隔给药法(1日1次给药法),其将传 统的 1 日多次给药的总量 1 次给予。此法能获得较 传统给药法相同或更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相当,甚 至更安全。 对于肾功能减退者,给药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
菌作用较强。 • 可致少数儿童不可逆迟发性耳聋。
2014-9-16
常用氨基糖苷类类药物
阿米卡星(丁胺卡那) • 卡那霉素半合成衍生物。 • 抗菌谱是氨基糖苷类最广的。 • 对细菌产生的钝化酶稳定。
2014-9-16
常用氨基糖苷类类药物
妥布霉素 • 抗绿脓杆菌作用比庆大强2—4倍,且
对庆大耐药的绿脓杆菌也有效。 • 常与羧苄西林合用治疗耐药绿脓杆菌。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5
大观霉素仅适用于单纯性淋病(无并发 症) , 限于对青霉素、四环素(第一线药 物)等耐药的淋病或患者对青霉素过敏者。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6
预防性应用:庆大霉素与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联用于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腹部手术或盆 腔手术前后,以预防心内膜炎(尤其肠球菌所 致者)。青霉素过敏患者可改为与万古霉素 联合应用。
2014-9-16
氨基糖若类杭生素的分类
产生菌 化学结构
链霉菌 假三糖类:链霉素类 假三糖类:新霉素类
第1代
第2代
第3代
链霉菌 新霉素 巴龙霉系 核糖霉索 假三糖类:卡那霉素类 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 地贝卡星
阿米卡星 阿贝卡星
小单孢菌 假三糖类: 庆大霉素类
假三糖类:西索米星类 假二糖类:阿司米星类
主要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 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红细胞尿等 , 严重者可致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等。其损害程 度与剂量大小、疗程长短成正比。大多数为可逆 性,应注意及时停药。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可引起心肌抑制、周围血管性血压下降和呼吸衰 竭等。若肾功能减退、血钙过低、合用肌肉松弛 剂或同时患有重症肌无力者较易发生,虽然少见, 但是有潜在的严重性。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耳毒性
可分为: (1) 前庭功能损害。有眩晕、恶心、呕吐、眼球 震颤和平衡障碍。
(2)耳蜗神经损害, 有听力减退或耳聋。其程度、
发生率与剂量及疗程大致成正相关。早期变化为 可逆的,但超越一定程度时,此种变化即不可逆转。
2014-9-16
4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肾毒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1
主要用于敏感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 包括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严重全身感染, 如胆道、骨和关节感染,肺炎、败血 症、尿路感染、脑膜炎、皮肤软组织 感染等。常需联用广谱半合成青霉素 类或头孢菌素类。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2
治疗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 : 预计以需 氧革兰阴性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起 者可能性较大时可采用此类抗生素, 常需联用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或青霉 素类与B-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方,或第3 或第4代头孢菌素,或氟喹诺酮类等。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 其它 : 药物过敏(抢救链霉素过敏性休克宜用葡萄糖酸
钙) 造血系统毒性反应 二重感染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和控制耐 药性的策略
• 主要耐药机制为:(1)氨基糖苷类钝化酶的产生,是
临床上耐药性的最重要原因。2)细胞壁渗透性改 变或细胞内转运异常 , 多见于对阿米卡星耐药的 细菌。(3)作用靶位的改变 ,使药物进入菌体后不 能与核糖体结合而发挥抗菌作用,较少见。
2014-9-16
常用氨基糖苷类类物
链霉素
• 口服难吸收,肌注给药。 • 与异烟肼或利福平联用,对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杀
菌作用。 • 首选鼠疫和兔热病治疗。 • 易产生耐药性,且持久不变,甚至出现耐药菌株。 • 有单向交叉耐药性 2014-9-16
常用氨基糖苷类类药物
庆大霉素 • 口服不吸收,硫酸盐易溶于水且稳定。 • 绿脓杆菌有效,对革兰阳性菌中金葡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能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整个环节:
起始阶段,抑制始动复合物的形成。 选择性地与30S亚基上靶蛋白结合,使mRNA上的密码错
译,导致异常无功能的蛋白质合成。 阻碍终止因子 (R) 与核蛋白体 A 位结合 , 使已合成的肽链 不能释放并阻止70S核蛋白体的解离,最终造成菌体内核 蛋白体的耗竭。 可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菌体表面造成胞膜缺损致使 胞膜通透性增加 , 细胞内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酶等 重要物质外漏 ,导致细菌死亡。 2014-9-16
2014-9-16
庆大霉素 小诺米星 西索米星
异帕米星 依替米星 奈替米星 阿司米星 达地米星
我院现有品种分类及使用分级
药品名称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商品名 分类 第一代 第二代 典舒 科恒 使用分级 非限制 非限制
阿米卡星 妥布霉素滴眼液
硫酸新霉素滴眼液
第三代 第二代
第一代
非限制 非限制
非限制
妥布霉素 硫酸奈替米星 硫酸依替米星注射液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3
严重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治疗的联合 用药之一。如庆大霉素可与青霉素或 氨苄西林联合治疗肠球菌心内膜炎。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4
抗结核治疗:
链霉素主要用于结核病初治病例,与异烟
肼、利福平等联合应用。 阿米卡星亦可用于结核病的联合治疗, 以阿 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为主的多药联合的方 案,治疗肺结核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不用作轻中度感染和门诊一线用药。 •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引起先天性耳聋,孕妇避免使用。 •肾功能减退者应采取较小治疗量。 •新生儿和婴幼儿应慎用,因为药物在内耳停留时间更长。 •疗程不宜超过 2周,应用时应监测听力、尿常规及肾功能、
前庭功能,有条件的应监测血药浓度。 •出现药源性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可应用血管扩张药、能 量合剂、多种维生素和钙剂等治疗。 •尽量避免与加重毒性作用的药物联用 ,如呋塞米(速尿)、 万古霉素、肌松药、碱性药物(碳酸氢钠、氨茶碱)等。 (8)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停换药。
2014-9-16
2014-9-16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
吸收:胃肠道不吸收或极少吸收,胃肠疾病时 , 吸收增
加。肌注吸收迅速且完全 , 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静脉内 给药 , 浓度随剂量而异。难以进入细胞内、中枢神经系统 和眼部。 分布:除链霉素外 , 很少与血清蛋白结合。分泌液和组 织中的浓度低, 肾皮质和内耳内淋巴及浓度高。脑脊液药 物浓度则不到血药浓度的 1%, 胎儿血药浓度约为母体的 25%。 代谢:肾功能正常时 , 血浆 T1/2 为 2h~3h ,肾功能减退 时,其浓度与T1/2均明显增加。 排泄:氨基糖苷类几乎完全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出, 其排泄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 ,尿药浓度极高 ,但肾功能减退 2014-9-16 时尿药浓度可显著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