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分教学设计
课件播放一分钟音乐,学生活动。
全班汇报结果。
师:一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充分利用它却可以做很多的事情,银行点钞机一分钟能点1500张人民币,工人叔叔1分钟能印刷一千多份报纸。
3.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分针走1小格是……?
问:(实物钟)现在分针从12走到了1,走了几分呢?你是怎样想的?分针从12走到了3呢?从12走到了7呢?
1.咱们到达的第一站是“单位城”。这里有两个时间单位找不到家了,小朋友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单位城:在括号里填上“小时”或“分”。
(1)小朋友每天晚上要睡9()。
(2)小文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10()。
(3)做一套眼保健操大约用了5()。
(4)乘公共汽车从靖江到江阴大约要1()。
2.师:下一站咱们要去的是“时间吧”。
问:时针走多远是1小时?
师: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也就是说时针从几走到几就是1小时呢?我们每天早上6时起床,7时到校,中间也是经过了1小时,谁来说说这一小时里你能做些什么事情呢?
学生汇报。问:能按顺序说一说吗?
师:看来1小时的时间还是挺长的,咱们在1小时里可以做许多的事。我们知道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那时针从12走到4要经过几小时呢?你是怎样想的?从12走到8呢?时针走1圈需多长时间呢?(拨钟)
(课件播放钟声)问:是什么声音?
师:因为咱们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时间,要想知道时间,就得学会看钟表,所以时间老人给咱们带来了许多钟面上的知识。
二、认识钟面
1.(课件显示钟面)关于钟面的知识,大家已经了解了一些,谁来告诉大家钟面上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大家了解得可真不少,小朋友刚才说钟面上有数字,都有哪些数字呢?
2.想一想:(课件出示)
(1)时针从2走到4是几小时?从4走到7是几小时?从7走到12呢?
请小朋友拿出钟来拨一拨。
(2)如果时针走了4小时,它可能从几走到了几?
学生拨一拨后再回答。
四、认识分针的计时
1.分针的计时
师:观察完时针,咱们再来看一看分针。
师:(分针拨1小格)分针也是从12出发,看看它走了多远?
2.大格
师: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一格咱们称为1大格,那也就是说哪些数字之间就是1大格呀?请小朋友数数看,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
3.小格
师:咱们发现每个大格又被分成了好多小格,谁知道每一大格之间有多少小格吗?
师: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那你能算出从12到2之间有几小格吗?你是怎样算的?12到3之间呢?咱们接着往下说,好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依次显示小格数)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小格呀?
4、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和计算,咱们知道了:(课件出示)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三、认识时针的计时
1.时针的计时方法
师:钟面上除了数字、大格和小格外,还有时针、分针和秒针,这节课咱们先来跟时针和分针交个朋友,你们还认识哪根针是时针?哪根针是分针吗?
师:时针和分针就像运动员一样,在钟面这个跑道上不停地走,现在它们都站在了起跑线上,该往哪个方向走呢?这个方向咱们称为顺时针方向。(实物钟:时针、分针都指着12)
师:(时针走动一大格)它们开始走了,先观察时针,看看时针从12起走了多远?
师:时针走1大格所用的时间就是1小时。[板书: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
模块二作业表单
省市县名称
江苏省启东市
网络班级
小数5班
任职学校
启东Hale Waihona Puke 圩角小学姓名姜承张
作业要求
根据现代教学设计要素,结合任教学科,从4个课例中选择一个课题编制一份教学设计,填写作业表单(抄袭原教案者不得分)。
作业内容
认识时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第三册88—89页。
教学目标:
l.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师:分针走1小格用的时间是1分。(板书:分针走1小格是1分。)
问:分针走多远是1分钟?
2.感受一分钟
师:到底1分钟的时间有多长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我们来听1分钟的音乐,看看在1分钟内,能做多少事情。请女小朋友准备好口算纸,看看你们在1分钟内能做多少道口算题,男小朋友准备好写字用的纸,试试1分钟能写几个字,另外,老师还想请一位小朋友来拍球,边拍边数一数,1分钟能拍多少下。当音乐开始时你们就开始,音乐停止时你们也停止。准备好了吗?
师生共同验证。
师:咱们一起来看一下,好吗?(拨)分针走了60分的同时时针走了1小时。刚才时针和分针是同时开始,同时停止的,那就说明时针和分针所用的时间是怎样的呢?这就证明了60分就等于……
(板书:1时=60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这个知识了。乐乐在学了这个知识后,思考了一些问题,小朋友想看看吗?
时间吧:4个小朋友都做了一张数学试卷。
小青:我用了40分钟。小宁:我用了50分钟。娟娟:我用了1小时。小刚:我用55分钟。
谁做得最快?谁做得最慢呢?
3.师:最后我们要去“知识林”逛一逛。
知识林:古代,原始人白天到外面去打猎,晚上回到山洞里休息,他们计算时间,只知道“日”和“夜”。后来,人们利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人们也利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再后来,人们发明了钟表,计时就越来越准确了。
师:分针走一圈要用多少分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一圈有60小格,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
五、认识时分关系
1.初步认识时分的关系
师:谁知道分针走60分钟时时针走多长时间呢?
师:咱们来做个小试验,好吗?拿出你们的钟,先将时针和分针都拨到12上,然后同时出发,看看当分针走了60分时,时针走了多长时间。
学生活动,汇报。(分针走了60分的同时时针走了1小时。)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2)时针走2大格是()小时,在这段时间内,分针会走()圈。
请小朋友拿出钟来拨一拨,再回答。
六、拓展练习(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老师很满意,时间老人也非常满意,因此他决定带我们到时间王国去遨游一番呢,你们愿意去吗?那咱们就出发了。
2.使学生在熟悉的活动中,具体感受1分、1时持续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3.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观察能力、探索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具准备:课件、实物钟
学具:每人准备一个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时间老人(课件出示),他给大家带来了一份见面礼,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