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第1课陈仲举礼贤(实词“为”+虚词“之”)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练习:1.字词翻译:1)“至,便问徐孺子所在”中的“至”字:________2)“欲先看之”中的“看”字:_______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吾之礼贤,有何不可!__________________《世说新语》第2课黄叔度有多牛(实词“造”+“测量”)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
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
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
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练习:1.字词翻译:1)“吾时月不见黄叔度”中的“月”字:________2)“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中的“复”字:________3)“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中的“造”字: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1)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2)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世说新语》第3课李元礼的名声(“以为”的用法)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
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练习:1.翻译字词:1)欲:_______2)后进:_________3)尚:________4)尝:_______2.翻译句子: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世说新语》第4课两位贤士的儿子们(实词积累)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
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
长文尚小,载箸车中。
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
文若亦小,坐箸膝前。
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练习:1.字词翻译:1)诣:_________2)使:_________3)尚:_________4)亦:_________2.句子翻译: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
《世说新语》第5课泰山里的桂树(“为......所”)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练习1.字词翻译:1)荷:________2)足下:________2.句子翻译:1)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2)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世说新语》第6课难兄难弟(成语典故)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
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练习1.字词翻译:1)争:_________2)咨:________2.句子翻译: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
《世说新语》第7课荀巨伯一言退军(多个实词积累)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练习1.字词翻译1)值:________ 2)语:________ 3)贼:________ 4)既:________ 5)班军:________ 6)获:________ 2.句子翻译1)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2)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世说新语》第8课管宁割席(小事看人)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练习1.字词翻译1)共________ 2)尝________2.句子翻译1)华捉而掷去之2)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世说新语》第9课王朗和华歆1(“之”和“所以”)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
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
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练习1.字词翻译1)推____ 2)燕___2.句子翻译1)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
2)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世说新语》第10课王朗和华歆2(不要半吊子和虚词“以”)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练习1.字词翻译1)辄___2)尚___3)“宁可以”的“以”___4)“世以此”的“以”___2.句子翻译1)幸尚宽,何为不可?《世说新语》第11课阮籍和嵇康(“臧否”和“喜愠”)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练习1.字词翻译1)“每与之言”的“言”_____2)“言皆玄远”的“言”_____3)臧否_____4)居_____2.句子翻译1)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2)未尝见其喜愠之色。
《世说新语》第12课生丧和死丧(“不”和“以”)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
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
”练习1.字词翻译1)“俱以孝称”中的“以”_____2)备_____3)不_____2.句子翻译1)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
”《世说新语》第13课损有余而补不足(实词积累)梁王、赵王,国之近属,贵重当时。
裴令公岁请二国租钱数百万,以恤中表之贫者。
或讥之曰:“何以乞物行惠?”裴曰:“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练习1.字词翻译1)岁_____2)请_____3)或_____4)讥_____2.句子翻译1)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
《世说新语》第14课王戎其人(不同等级的“死”)王戎父浑,有令名,官至凉州刺史。
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练习1.字词翻译1)薨_____2)没_____3)率_____4)悉_____2.句子翻译1) 浑薨,所历九郡义故,怀其德惠,相率致赙数百万,戎悉不受。
《世说新语》第15课帮人就是帮自己(“岂”表示反问)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
同坐嗤之。
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
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练习1.字词翻译1)请_____ 2)焉_____3)施_____ 4)左右_____2.句子翻译1)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2)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世说新语》第16课百里奚值什么价(典故积累)祖光禄少孤贫,性至孝,常自为母炊爨作食。
王平北闻其佳名,以两婢饷之,因取为中郎。
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
”祖云:“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练习1.字词翻译1)自_____ 2)饷_____3)取_____ 4)于_____2.句子翻译1)有人戏之者曰:“奴价倍婢。
3)百里奚亦何必轻于五羖之皮邪?《世说新语》第17课漏雨的船(“何以”和“至”)周镇罢临川郡还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
王丞相往看之。
时夏月,暴雨卒至,舫至狭小,而又大漏,殆无复坐处。
王曰:“胡威之清,何以过此!”即启用为吴兴郡。
练习1.字词翻译1)及_____2)往_____3)卒_____4)“暴雨卒至”的“至”_____5)“舫至狭小”的“至”_____6)殆_____2.句子翻译1)胡威之清,何以过此!《世说新语》第18课善良是不自私不害人(“之”字的用法)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
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
效之,不亦达乎?”练习1.字词翻译1)或_____ 2)令_____2)而_____ 4)达_____5)“古之美谈”的“之”_____6)“效之”的“之”_____2.句子翻译1)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
2)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世说新语》第19课借车(“何以........为”)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练习1.字词翻译1)借者_____ 2)闻_____2)“意欲借而不敢言”的“而”_____2.句子翻译1)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世说新语》第20课喝酒也是一种惩罚(实词积累)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太傅时年七、八岁,箸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练习1.字词翻译1)乃至_____ 2)犹_____ 3)年_____3)谏_____ 5)念_____ 6)遣_____2.句子翻译1)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
2)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世说新语》第21课清贫的范宣(实词积累)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
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
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
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裈邪?”范笑而受之。
练习1.字词翻译1)是以_____ 2)约_____ 3)遗_____4)既_____ 5)裂_____ 6)裈_____2.句子翻译1) 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
2) 人宁可使妇无裈邪?《世说新语》第22课身当表率的殷仲堪(实词积累)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
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
今吾处之不易。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练习1.字词翻译1)既_____ 2)俭_____ 3)肴_____ 4)辄_____5)“拾以啖之”的“以”_____6)“勿以我任方州”的“以”_____7)豁_____ 8)易_____ 9)尔曹_____ 10)其_____2.句子翻译1) 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
2) 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世说新语》第23课忠孝难两全(实词积累)桓南郡既破殷荆州,收殷将佐十许人,咨议罗企生亦在焉。
桓素待企生厚,将有所戮,先遣人语云:“若谢我,当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