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PPT课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PPT课件
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 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 龙川、博罗四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秦朝 制度的规定,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
D、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课堂练习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
反映的问题 演变趋势
皇权 与
相权 的
矛盾
皇相 权权 逐逐 渐渐 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演变
线索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演变
朝代
地方措施
反映的问题 趋势
秦朝 郡县制
西汉
郡国并行 王国问题 削藩 推恩令、刺史
隋唐 节度使 藩镇割据
收精兵、削实权(文 北宋 官任知州、设通判监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 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始皇帝”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了解中国古 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 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郡县制
西汉内外朝 唐三省六部 宋二府三司 元中书省
汉郡国并行 刺史制度
唐节度使制 宋文官分权 元行省制
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一、先秦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
夏: 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 力;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商: 内外服制度;神权色彩浓厚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 2、以血缘为纽带,家国一体 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
特点: 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
线索四: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度的演变
区别概念:1监、察秦的朝对:象御是史百大官夫,
监 察
2谏、议汉的中 地对央 方象: :是御 刺皇史 史帝大的夫言行和决策。
制 度 3、宋:通判
中央:“科道” 4、明清
地方:按察使司
谏 议
1、隋唐: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制 2、宋代:有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2、实行原因及条件: 经济: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政治: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思想:法家思想是其理论基础。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演变
线索一:中枢机构(中央官制)的变化
朝代 秦 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中枢权力机构或制度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 尚书台(代三公)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一省制
委中正铨第等级” 科举制
•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5、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统治阶级的权欲 B、地主阶级的要求 C、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法家思想的启示
6、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 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 B、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 C、以编户为基层单位 D、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
督)、制钱谷
元朝
行省制
中央 与
地方 的
矛盾
地中 方央 权权 力力 不不 断断 削加 弱强
线索三: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时间
制度
标准
西周—春秋
世卿世禄
血缘
战国—秦—西汉初 军功爵制
军功
汉武帝—东汉末 察举制征辟制 东汉末—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行 门第
隋唐—清末(1905) 科举制
才学
(明清)
(八股取士) (八股文)
日益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 制是其基本发展趋势
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2、人治高于法治;
3、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
4、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 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
5、始终充斥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 的矛盾;呈现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 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 弱的趋势。
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 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 “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 B、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C、疆域的拓展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4、“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 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 登上第。”下列史料与“此制”直接相关 的是
A.“立嫡以长不以贤世,卿立子世以禄贵制不以长”
• B.“武帝即位察,举举征贤辟良制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
• C.“以吏部不九能品审中定正核制天下人才士D庶,故
的高度集中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含义: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专制主义指决策方式。即皇帝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 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 地 方政府在各方面都不具独立性,必须严格 服从中央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它是我国封 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
A、古代的分封制度 B、血缘亲族关系
C、西周礼乐文明 D、文字契约的承诺
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 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 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 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得以维系的关键 C
• B.分封制中的等级制度凸显了君主集权 •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走向集权统治 • D.东方六国仍然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古代早期
政治制度 夏商周:王位世袭制、宗法分封制
中
国 古 代
皇 权 为
秦建立
政核
治 心 汉至元
制的
度
中 央
成熟
集
权 制
明清
度 强化
中央
地方
度 3、明清: 谏议机构消失
总结:中央集权制度基础、矛盾和趋势
经济基础 (分散的自给自足的
1、两大基础
自然经济)
理论基础 (韩非子中央集权和以 法治国的思想)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2、两对矛盾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总结:中央集权制度基础、矛盾和趋势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3、三个趋势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势力削弱
7、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8、西汉初的中央集权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区 别在于
A、中央机构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制度 D、独尊儒术
9、刘邦建立西汉后,将异姓王铲除,设置许多同 姓王,并约定此后“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 之”。在这里,刘邦特别看重的是